【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马晴燕】12月23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 破解百年变局”为主题的2024环球时报年会现场,专家学者围绕“发展、安全与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胸怀”的议题展开讨论。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我们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是想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解决在当前国际秩序格局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刻,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又能够给这个世界提供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激烈的博弈。比如在现有国际秩序的主导者看来,我们是“破坏性力量”,但中国式现代化显然是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我们需要不断地通过观念创新和政策实践来体现出建设性来,要在破与立之间找到合理平衡,为百年变局中的世界格局变化和秩序转移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处理好大国关系,也要处理好和中小国家、非国家行为体乃至这个世界的关系。”崔洪建说,在当今国际秩序和格局的变化中充满了很多二律悖反的现象,比如一方面权力集中、大国竞争;另一方面又是权力分化、多维博弈。在世界秩序向着多极化或者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时候,会释放出很多不确定性的力量,“所以我们的目光不仅仅是盯着大国,很难说中美关系好了中国的外部环境就会陡然好转,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路立马就一马平川。”
崔洪建强调,我们公开表明不寻求对抗,以合作为主,管控竞争。我们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原则,但有些国家却一定是要结盟的。因此“盟伴之间会有长期的博弈”。他认为,今后我们和西方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平衡-失衡-再平衡”的过程。在把握这个规律的情况下,怎样利用不同阶段转换的规律赢得更多解决我们自身问题的机会窗口,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命题下把握内外两个大局、把内外问题和矛盾集中解决的一种非常值得思考的策略。
崔洪建还说,中国式现代化它是一个既体现普遍性,也体现个性的命题。但两者之间需要保持合理有利的原则。如果只强调多样性或个性,结果可能会导致国际社会的碎片化。比如在俄乌冲突过程中,国际社会出现了不接受“非黑即白”二元对立观的分化趋势,但为了停火止战又需要国际社会不断凝聚共识、减少分歧。我们正在探索一个既符合世界共同利益也符合自身国家利益的立场,虽然会面临很大压力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判断和战略定力并付出更大的耐心,就能真正站稳我们的立场并使之最终成为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共识。
举报/反馈

环球时报

1.6亿获赞 837.8万粉丝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环球时报》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