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电站环境权益开发包括三大板块:1、开发绿色电力证书:也就是包括国内绿证GEC、国际绿证I-REC等;2、绿电交易;3、开发自愿减排类碳资产CCER。
其中绿电交易需要实现电力生产方与用电方点对点的电力传输,且所传输的绿电需要使用独立的输电线路,不能与其他电力混合,这增加了传输难度,提升了用电成本,通常由企业通过签订长期购电协议的方式购买。
绿色证书(绿证)是一种可以证明清洁能源产生的证书,通常由独立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和发放。它可以追溯清洁能源的来源和产生,确保清洁能源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它也可以让企业和机构证明自己的清洁能源使用和环保行为,获得更多的市场信任和投资资金。
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每上网1千度电, 则核发1个绿色电力证书。该证书具有独特的标识代码,是对发电量的一种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一种电子凭证。
主流绿证有以下几种:
1、 国内绿证GEC
核发对象:新版的绿证实现了对水、风、光、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全覆盖”
规则特点:认购参与人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后,不得低价再次出售;出售电量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
认购主体:通过信息平台注册、参与自愿认购证书或出售持有证书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
交易方式: 认证平台挂牌出售形式;找绿证咨询,中介公司代采购;找新能源电站持有方购买;通过第三方碳管理系统平台来购买;
GEC的申请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企业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进行建档立卡,申请材料: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情况介绍、发电量和供电方式、补贴情况等;
第二步:省级能源中心进行审核,各地区有所差异,有可能下放到市、县级能源局进行审核;
第三步:中国绿色电力认购交易平台进行进行审核,审核主要包括月度审核、核发审核、账户关联等,通过审核的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绿色电力证书(GEC),并将其出售给电力消费者。
虽然前面国家已经出台众多相应的支持性政策,但从签发量、认购量可以看出就目前而言中国绿证 (GEC)是一个以买方为主的市场。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3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约5,954万张,累计交易数量1,031万张,绿证的自愿认购量仅占核发量的17%左右,绿证的历史核发量仍过剩,整个市场缺乏活力。
2、国际绿证I-REC
国际绿证(I-REC)是一种用于证明电力来源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电力证书,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
IREC的成立促进了各国可再生能源证书市场的发展,但存在标准不统一、互认问题等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IREC推出了国际绿证(I-REC)体系,旨在通过全球认可的可再生能源证书标准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交易。
I-REC体系由IREC授权的各国认证机构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厂提供可再生能源证书,同时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I-REC证书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和转让,使得可再生能源的供需方更容易互相匹配。
目前,I-REC已经获得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支持, 成为了可再生能源市场中的重要标准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1日-2022 年9月30日,全球总计签发I-REC证书量为2.3亿张,实际认购注销仅为签发量的一半,这其中还不包含注册但未签发的量,所以I-REC目前还是一个以买方为主导的市场
3、 国际绿证APX(国内市场流通性不强)
由总部位于北美的非盈利组织APX 机构主导及负责签发,仅限于无补贴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注销前可多次转让交易,受限于使用场景,国内流通性不佳,价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