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冬日暖阳透过层层密林,洒在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的300余个香菇大棚上。大棚内,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肥硕的香菇如小伞一般长势喜人,阵阵菇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采摘。
“我们目前一天能采两吨鲜菇,俏销成都、重庆及大湾区,今年销售额目前在9000余万元,预计年底能破亿。” 在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孟谈说话间,公司的香菇加工车间也在轰鸣作响。
位于黔西市洪水镇新桥村的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培育菌种、工厂化生产菌棒、标准化基地种植、工业化加工产品、线下线上销售、废弃菌棒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食用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企业。
近年来,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该公司牵头建成了黔西市22个食用菌种植基地,辐射18个乡镇参与种植,带动2000余户农民每年增收3万余元,成为助推当地产业振兴的生力军。公司于2021年被评选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动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火车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近年来,毕节市持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以龙头引领带动产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出发!”12月2日上午,在织金县三甲现代农业产业园,随着汽笛的轰鸣声,两辆载有34吨、价值13.6万美元南瓜条的货车缓缓驶出,通过深圳蛇口港中转后,出口到韩国。
“今年以来,我们每个月都在陆续往韩国发货。目前,公司出口的订单都是排起队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预计要一直要生产到春节去。” 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爱生介绍说,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公司不断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开足马力生产。
作为一家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基地种植、进出口贸易和供粤港澳大湾区于一体的大型蔬菜加工销售重点龙头企业,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立足织金,让小南瓜做成了跨国大买卖,填补了多年来贵州省南瓜产业精深加工和出口空白。
“龙头”带路助发展。像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一样的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市民,推动着毕节特色农特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让更多优质农特产品出山入海。
同时,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它们在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并通过产销对接、技术帮扶、提供就业、生产要素入股等多元化的方式,与农民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链有机地嵌入乡村,表现出了极强的联农带农能力,让农民在不同节点参与产业链共建,实现收益共享。
时下,走进纳雍县勺窝镇的乡间路上,成片的桑树刚修好枝,等待着春天的唤醒。这些桑树,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来源。
“去年,在公司的带动下,我把家里两间闲置的房间腾出来养公司发的蚕,又在地里种上桑树,就挣了4万多元。今年比去年挣得还要多。” 提起公司,勺窝镇压落村河边村民组村民陈孝兰感激不已。
陈孝兰所说的公司是贵州纳福瑞蚕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据了解,为了减少养蚕的损失,让蚕农有最大的收益,该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将蚕养大后再发放给蚕农养殖,养大结茧后,公司又统一收购蚕茧。
在纳雍,以贵州纳福瑞蚕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的蚕桑产业从桑树的种植、蚕的养殖到蚕丝加工、成品销售和品牌打造的产业链已逐渐完善,还辐射带动了六盘水、安顺、织金等周边县市的蚕农共同发展。
如今,在毕节,一大批种养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毕节,为乡村振兴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截至目前,毕节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6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23家、市级339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王星
二审 编辑
三审 李凯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1052万获赞 95.7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