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废城市大背景下,集合各个固废要素的静脉产业园区越来越热。为守护好蓝天碧水,推动动脉型产业集群健康发展,陕西太白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全面打造静脉产业园区,实现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静脉产业一词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提出。他们把废弃物排出后的回收、再资源化相关领域形象地称为静脉产业,就如同人体血液循环中的静脉一样。即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
静脉系统的物质流动过程图 静脉产业园是指建立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地把传统的"资源一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的理念不断普及,政策导向日趋明确,国家层面频频发力,并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固废综合园区建设的政策。
2006年9月, 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265-2006),标志着静脉产业在中国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迎来了真正发展。
2017年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5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选址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17〕2166号)鼓励采取产业园区选址建设模式,统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不同类型垃圾处理, 形成一体化项目群。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和原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4月22日发布《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 明确提出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园区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
2011年3月16日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1.前期规划相对完善。废弃物处理处置设施往往存在用地难问题,因此静脉产业园区在进行一次规划、征地以及环评的过程中,前期规划更加完善。
2.产业集中化处理。与传统城市废弃物孤立分散的处理方式相比,静脉产业园区是根据相应废弃物自身的类别以及特点,将不同种类的废弃物集中到一个区域内进行统一化综合处理,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3. 环保与可持续性。静脉产业园区致力于建立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这意味着促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友好的措施,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4.降本增效。在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产生的废水、废热经过统一的回收处理形成水电资源,重新供给整个园区的生产用水用电,让其循环使用,使相应的运行成本降到最低,减少投入资金。
太白县静脉产业园总占地约79亩,包含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餐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渗滤液处理、一般工业固废与农林废物处理以及其他再生资源利用等工程,以循环经济产业为功能主体,以突出自然生态环境为特色,致力于打造综合型、生态型、开放型的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
太白县静脉产业园区效果图 园区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水处理和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通过固体废弃物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实现从消费品到新的消费品,完成物资生产的循环,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的统一。
西部环境太白县静脉产业园流程图 太白县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于2023年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由西部环境提供项目配套设备。项目位于太白县咀头镇方才关村,总投资约6800万元。项目投资计划建设日预处理量为45吨,建成后日预处理量最高可达50吨,垃圾热解车间1600平方米,同时配套烟气、灰渣处理系统。
该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提升太白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水平,推动垃圾处理向规范化、专业化、资源化发展,切实改善太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助推秦岭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促进区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