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山东宁阳,东平与肥城一带有一个古国——遂国,也称古遂国。
《史记》中对舜行踪的阐述,“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舜这一支长期活跃在山东地区,因而山东一带有许多舜的后裔,这些人建立了许多古国,不过传到春秋时期,所剩的就不多了,遂国却是其中一个。
遂国是商代早期(公元前17世纪左右)被商王分封的诸侯国,国君是虞舜后裔,被后世尊称为“遂公”,其统治范围大致在山东东平、肥城、宁阳一带。
遂国的“都城”大概在东平县接山镇,有一个叫遂城的村落,这里经考古确认,是古遂国遗址的中心区域之一。因商朝前期,大多数部落均是迁徙制的,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待太久。
西周初年,遂国重新受封,政权得到了新王朝的认可,这才顺利跨越千年,活到春秋时代。
关于遂国能长存的秘密,《左传》有句话点明了原因——“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世世守之。”遂国继承了舜的德行,以德治国,才得以凭小国之躯,存活千年。
遂国“以德治国”的另一大证据是现存北京保利博物馆有一件国宝级别的青铜器——遂公盨。
“盨”,祭祀时用来装黍稷的礼器,此礼器从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
遂公盨如图呈圆角的长方形,器口沿下饰鸟纹,腹饰瓦纹,小耳上有兽首。盨内有98字铭文,据专家翻译后,内容如下;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绍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无 (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
铭文开头讲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后面则讲“为政以德”…………。
通常来说青铜器有开头的历日,中间再加为什么事,什么人而作此器,结尾再加”子子孙孙永宝用“等套话,可”遂公盨“没有,所以也有人怀疑此器是”假“的。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国在“长勺之战”中战败,齐国只得暂时将兵锋向西,并在公元前684年以谭国无礼为由灭掉了谭国。
之后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其他诸侯,于齐桓公五年(前681年)在山东东阿举行”北杏会盟“,齐、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参入。
因遂国是鲁国的属国,外交上跟随鲁国,鲁国没去,遂国自然也没去。但齐国以”遂人未至“为由,为敲打鲁国,发大军攻击遂国。
同年夏天,齐军兵临遂国城下,遂国国小知道无力抵抗齐国,只能暂时投降,并打算借助鲁国力量复国——“十三年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
齐国灭掉遂国后,并不打算撤兵,而是准备长期占领,所以以兵”戍之“。遂国流亡者借助鲁国力量复国的计划因鲁国不愿意得罪齐国而告终。
遂国决心放手一搏,于公元前677年,“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
即齐国占领遂国四年后,遂人联合自己的家族开始了复仇行动。
这年夏天,遂国的四大贵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用美酒佳肴款待驻守在遂国的齐国军队,待齐军喝醉后,遂人将群齐军全杀了。
此事发生后,齐桓公震怒,又派大军前来镇压,《左传》对此次行动只用了一个“歼”字,“歼”在古义指的是屠杀,将一个族群或者一城人全部屠杀,不留活口。
“齐人歼焉”,即说明齐桓公对遂国进行了一场大屠杀,此事也是春秋时期有记录的第一次大屠杀,因事件震惊列国,遂国这个小国才能被《左传》所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