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帝,被誉为西方历史上四大军事统帅之首,是一位令无数人敬仰与尊崇的人物,他不仅在古希腊文明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世界历史上书写了不可磨灭的恢宏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学识渊博又骁勇善战、风流倜傥又渴望征服世界的英武帝王,感受他波澜壮阔却又无比短暂的传奇人生。
01 少年时代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不可能抛开他的成长环境与原生家庭。很多时候,我们会奇怪某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不太理解,甚至无法接受,究其原因,大概率都与其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对于亚历山大而言,他的成长环境可以概括为两个词:溺爱与控制。
亚历山大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腓力二世,腓力早年间曾作为人质派往希腊的底比斯城邦。回国之后,他夺取了年幼的侄子的王位,经过20多年的励精图治,打造了一个强大无比的马其顿王国,马其顿从一个原来内乱纷争不止的小国,崛起成了希腊城邦的首领,在军事、经济等方面都积累了巨大的潜力,为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后面的大征服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亚历山大的母亲是奥林匹亚斯,奥林匹亚斯是伊庇鲁斯最强大的部落之一摩罗西安人的国王涅俄普托勒摩斯的女儿。在公元前358年,摩罗西安人成为登基不久的马其顿新国王腓力二世的盟友,为了巩固双方的长久联盟,一场政治联姻让腓力二世和奥林匹亚斯成为了夫妻。
婚后,奥林匹亚斯先后为腓力二世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叫亚历山大,女儿叫克里奥佩特拉。王子和公主的出生并没有让野心勃勃的奥林匹亚斯的政治影响力有所提升,也没有让她腓力二世的感情有进一步加深。
腓力二世后来又娶了一个马其顿贵族阿塔鲁斯的侄女克里奥帕特拉,这桩婚姻让腓力二世与奥林匹亚斯的关系以及和儿子亚历山大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失宠后的奥林匹亚斯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儿子亚历山大身上,甚至也开始处心积虑地为她的儿子亚历山大谋求王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和腓力二世矛盾的日渐加深,奥林匹亚斯对儿子的这份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附带管控性质的溺爱,一如奥林匹亚斯养的那条时常盘缠在亚历山大身上的蛇。
而腓力二世对于奥林匹亚斯的这种教育方式是十分厌恶的,他认为这让亚历山大没有一点阳刚勇猛的样子。年幼的亚历山大因自小在母亲奥林匹亚斯身边长大,所以跟父亲腓力二世并不怎么亲近,有一次腓力二世醉酒闯入奥林匹亚斯的住处,亚历山大还试图和奥林匹亚斯一起对抗腓力二世,这样腓力二世恼怒不已。
02 师出名门
亚历山大不仅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还是博学多闻、样样精通,他几乎掌握了当时人们能了解的全部知识。而他的老师,正是举世闻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也是两千年来全人类的老师,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每当人们在某一个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就会去查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把他那个时代所知道的一切只是都搜集到了一起,他写过的内容包括自然历史、星辰、动物和植物;关于历史,关于在国家里人的共同生存问题(政治);关于正确的思考——希腊逻辑学;关于正确的行动——希腊伦理学;关于诗歌艺术以及诗歌美;最后,他还写下了自己关于神的想法。
亚历山大把所有这些都学会了。他最喜欢读荷马的英雄史诗。
03 驯服烈马
据《亚历山大之书》记载,亚历山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头发浓密而卷曲,从额头向后梳成中分,鼻子高直,不仅声如洪钟,而且目光如炬,脸色微红,还有天生的体香。他个头不高,但身材匀称,行动敏捷,体力充沛,其脚程之快,据说可以和奥林匹克运动员相媲美。
在亚历山大12岁那年,他做了一件足以让父亲和其他人对他改变看法的事情,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让腓力二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这位从前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儿子。
这一天,亚历山大和他的好朋友们一起来到了驯马场,看见国王腓力二世和他的大臣们正在试图驯服一匹烈马,几位驯马师相继无功而返,经验丰富的腓力二世走到马跟前,只跟那匹暴躁的马打了个照面便回来了,直言谁要敢骑这匹马一定会被它摔断脖子。
就在众人都放弃了这匹烈马的时候,年少的亚历山大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向父亲提出要试一试,父亲则表现出了一副极不信任的样子,认为这孩子一定是疯了。然而,亚历山大并没有被众人的否定声音吓退,他径自走到了烈马跟前,开始尝试着去抚摸它。
烈马同样对亚历山大表现出了敌意,开始闪躲、跳跃,但亚历山大很快就发现了,这匹烈马其实是害怕自己的影子,只要让它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它就不会表现得那么暴躁了。于是,亚历山大轻轻地抚摸着马儿的脖子,在它的耳边轻声低语,随后把它的头转向另一边,不让它看自己的影子,马儿竟立刻变得温顺了许多。
于是,亚历山大一个翻身骑上了马背,在众人的惊叹和掌声中奔向了远方。他还给这匹马骑了个名字,叫布塞弗勒斯,此后的多年,布塞弗勒斯跟随亚历山大在战场上征战杀伐,勇猛无比,直到在攻打印度时死于象战之中。
这一次驯服烈马布塞弗勒斯,不仅改变了腓力二世对儿子亚历山大的固有看法,还展现出了亚历山大身上和腓力二世一样的征服欲望,是的,他们都渴望征服,征服烈马,甚至征服新的世界。
04 父子矛盾
腓力二世后来又娶了一个马其顿贵族阿塔鲁斯的侄女克里奥帕特拉,这桩婚姻让腓力二世与奥林匹亚斯的关系以及和儿子亚历山大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失宠后的奥林匹亚斯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儿子亚历山大身上,甚至也开始处心积虑地为她的儿子亚历山大谋求王位。
在宴会上,马其顿贵族阿拉鲁斯借着酒劲,开始胡言乱语,他完全不顾亚历山大的感受,当中羞辱他的母亲,甚至还说让腓力二世封他为摄政王,立克里奥帕特拉尚未出生的孩亚子为太子,这让亚历山大愤怒不已。
亚历山大拿起酒杯就砸向了阿塔鲁斯,随后二人扭打在一起,场面混乱,一度失控。就在这个时候,腓力二世站在到酒桌上,摇摇晃晃地开始训斥亚历山大,并辱骂亚历山大的母亲是妖精,亚历山大是小杂种,说他这辈子都别想继承马其顿的王位,并让亚历山大向阿塔鲁斯道歉。亚历山大愤然离去。
05 挚友玩伴
在亚历山大大帝短暂的一生当中,有一个人至关重要,这个人是他少年时代的玩伴,是他成年之后的战友,更是他这一生中的同性挚爱、情人。
他,就是赫菲斯提安。
赫菲斯提安是马其顿贵族阿明托尔之子,被认为是亚历山大的挚友、恋人,也是他最重要的辅佐大臣。从亚历山大进军亚洲的第一天起,赫菲斯提安就相伴左右。
斯提安虽然不是一名出色的战士,但却是一个极具天分的“后备军官”,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在亚历山大的军队要横越格德罗西亚沙漠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学家们还曾指出,赫菲斯提安是名出色的外交官,曾数次出使印度。此外,赫菲斯提安还经常为亚历山大的领地规划各类的城市建设和桥梁工程。
传说,当亚历山大的军队经过特洛伊古城的旧址时,亚历山大在古希腊英雄阿克琉斯墓前朝拜,而赫菲斯提安则在阿克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洛斯墓前朝拜。因为阿克琉斯和帕特洛克洛斯是古希腊有名的同性恋人,所以,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安的举动,无异于向亚历山大的军队公开了他们两人的亲密关系。
在此后多年的战争中,赫菲斯提安一直都是亚历山大极为信任的人,甚至连自己的私密书信都可以让赫菲斯提安一起阅读。就连生性多疑的母亲奥林匹亚斯在告诫亚历山大要小心他身边的众人时,也将赫菲斯提安排除在外,认为唯有赫菲斯提安是亚历山大可以信赖的。
在征服了波斯之后,波斯太后误以为高达英俊的赫菲斯提安就是亚历山大本人,但亚历山大并没有任何生气的迹象,反而笑着说:“赫菲斯提安也是亚历山大。”言外之意,赫菲斯提安在亚历山大心目中的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他自己本身。
当压力山大于苏萨集体婚礼迎娶波斯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蒂拉公主时,他也将其妹妹的德莉比娣丝公主许配给了赫菲斯提安,两人因此亲上加亲,赫菲斯提安就成为了亚历山大的“内弟”。
然而,天妒英才,赫菲斯提安在亚历山大的军队在哈马丹扎营过冬期间,因病去世。传说赫菲斯提安去世的当晚,这位年纪轻轻就征服了大半个世界的帝王英雄,在夜里泪流满面,哭得像个彻底绝望的孩子。那个唯一理解自己懂得自己理想的人魂归天际了,人生从此黯然失色,即便再取得什么样的瞩目成就,又还有谁能与供给举杯相庆、共享欢愉呢?
还有史学家说,亚历山大在赫菲斯提安死后剃光了自己的头发,还下令将所有军马的毛发都剪断,并且全面禁止宴会活动,甚至还处死了赫菲斯提安的主治医生。此后,亚历山大将赫菲斯提安的遗体运至巴比伦,在巴比伦发起史无前例的盛大纪念仪式来追悼亡人。
很多人将赫菲斯提安和亚历山大之死联系在一起,因为亚历山大自己在赫菲斯提安死后八个月也与世长辞了。
这不仅让人想起了苏轼悼念亡妻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真爱,与性别无关,都一样可以爱到情比金坚,至死不渝。
06 继承王位
公元前336年夏天,马其顿王国的旧都皮拉正在举行腓力二世女儿盛大的结婚典礼。她将嫁给伊庇鲁斯国王——她的舅舅,即她的母亲奥林匹娅斯的弟弟。婚礼办得十分奢华、热闹。腓力二世身穿节日的白袍、喜气洋洋,没有佩带武器,在一群喜庆的宾客簇拥下,走进礼堂。
亚历山大表示希望可以跟父亲一起进去,但腓力二世却误以为亚历山大是希望所有人看到他是王位的继承者,冷漠地拒绝了亚历山大。
谁也没有想到,正当腓力通过礼堂入口时,一名卫兵打扮的人突然冲了出来,拔出短剑直往腓力胸前刺去,腓力未及躲闪,转瞬间就倒在血泊之中。
这一幕让全场的震惊不已,许多人被吓得离席而去。亚历山大连忙朝倒在血泊中的父亲狂奔而去,但父亲早已奄奄一息,回天无力。
凶手早已备好马匹,打算事成后立即跃马逃遁,哪知马脚被野藤绊住,使他从马鞍上摔了下来,当场被人击毙。凶手名叫鲍舍尼亚斯,是一个年轻的贵族。
一种意见认为,刺杀腓力二世的是马其顿贵族,因为腓力的中央集权政策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也有人怀疑波斯人很可能也参加了这个阴谋,他们指望杀害腓力得以阻止远征波斯战争的进行。
美国学者富勒认为腓力的前妻奥林匹娅斯有很大的嫌疑。由于阿塔拉斯的侄女约丽蒂有惊人的美色,所以腓力二世决心舍弃奥林匹娅斯而立她为王后。这样也就会影响到亚历山大的继承权,于是接着就引起了一场严重的家庭纠纷。
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则怀疑刺杀阴谋一事与亚历山大直接有关。他认为刺杀腓力的罪行最主要应该归咎于奥林匹娅斯,她被说成是鼓动并激励那愤怒的青年去复仇的指使者。然而直接受到怀疑的应是亚历山大本人。亚历山大即位后,他马上宣布这件谋杀案完全是出自波斯的国际阴谋,是为了阻止马其顿的东征而使出的手段。这种冠冕堂皇的解释是为了掩饰他的真正动机。
国王的去世,就意味着要有新一任的继承者继位。现场有两个人符合继承者的条件:一个是亚历山大,还有一个就是腓力二世的另一个老婆,也就是阿塔鲁斯的侄女克里奥帕特拉刚生下的孩子。
阿塔鲁斯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还没有等他做出任何决策,站在亚历山大身边的赫菲斯提安,忽然举起亚历山大的双手,高呼:国王还活着,亚历山大,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是王。
于是,众人也开始跟着赫菲斯提安一起振臂高呼亚历山大万岁。从那一刻起,亚历山大就正式继任了父亲的王位,成为了马其顿的新任国王。赫菲斯提安随手把腓力二世的王冠戴到了亚历山大的头上。不得不说,在这种关键时期,赫菲斯提安展现出来的沉着冷静、机智敏捷是当场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企及的,这也是为什么亚历山大对赫菲斯提安无条件信任的原因之一,他总是把亚历山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处处为他着想,就像《追风筝的人》里,哈桑对阿米尔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
而彼此的母亲,竟然安然自若地坐在远处,并无任何悲伤的深色。
07 出征波斯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之后,便开始重新整顿希腊城邦,把父亲之死的矛头指向了波斯,以此为由兵临城下,于是就有了四万兵马应对波斯二十万大军的封神之战。
这场战役被称为伊苏斯之战。
伊苏斯之战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与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伊苏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安纳托利亚到叙利亚和埃及的主要干道今天仍要走这里过。大流士在战前曾经听说说亚历山大已经病入膏肓,而这却是亚历山大的瞒天过海,当波斯人以为马其顿军队将士气低落时,而亚历山大却带着几万大军出现在波斯人面前,这着实给波斯人精神上的打击。
公元前333年11月两军在帕雅斯河开打,战线仅长2600米,因此这是一场密集的混战。亚历山大在得知大流士已经截断他的后方时,他开始孤注一掷。波斯军队虽然在战前被夸大到50万,但实际没那么多,最多应该在20万左右,不过这已经是马其顿军队的3倍多了。
大流士面向南方,他准备把亚历山大挡在河边,把精锐的骑兵放在右翼,用以击破帕米尼欧率领的左翼部队。精锐的重步兵和希腊雇佣兵坐镇中央,其数量不少于马其顿步兵方阵。他们位于马其顿军队的前方的斜坡上,居高临下还立起栅栏加强防御。他们以为在这种情其实倘若波斯军队主动出击,这个战术是完全成功的,在狭长的河谷地带,马其顿军队无法组成完整的阵型,波死人以其人数上的优势,踩都把马其顿人踩死了。但大流士又把主动权交给了亚历山大,他按兵不动等待着马其顿军的靠近。
起先平原太窄,的确如大流士所预料的一样马其顿军队无法展开,但他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进攻,到黄昏时分,马其顿军队终于出现在波斯人的眼前,当他们变换为战斗对形时波斯人开始慌乱了,走道最后两公里时,平原变得开阔了,马其顿人以阅兵一样的精确展开了阵形,从32人的纵队,变为16人,在缩短为8人,骑兵绕到两侧,此时的波斯人看到这么一只精锐的部队开始有些害怕了。亚历山大此时看见波斯人在他的右翼集中了大量的骑兵,于是他马上调动自己的骑兵到左翼增援。而他也发现了一个波斯人的阵形,在他左翼的波斯军队显然战斗力较差,在这边只有一些经验不足的步兵和负责掩护他们的弓箭手,因为此时还没有到帕雅斯河的水季,水还不太深,骑兵能够很容易的通过,因此亚历山大决定从这边发起总攻。
11月的天暗的很快,当亚历山大在下午5点左右发起进攻时,天已经有些暗了,亚历山大一马当先杀入敌阵,他们排成锋失之阵向波斯军队右翼发动突击,很快就把波斯人的防线突破,右翼部队被切割开,而亚历山大长驱直入一直杀到波斯军队后方。
正如亚历山大所预料的一样,防守右翼的波斯步兵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负责掩护他们的弓箭手也没有发挥出他们的作用,由于天气比较暗加上自己的慌乱,弓箭都失去了准头。此时,正面的波斯步兵正游刃有余的对付着马其顿的步兵方阵,而马其顿的右翼更是陷入苦战,正当波斯人以为胜券在握时,他们听到了背后的喊杀声,此时的波斯人真的慌了,那些希腊的雇佣军马上撤退,12000人生还的退出了战场,而大流士却暴露在了马其顿军队的眼前,在亚历山大的穷追猛打下,大流士落荒而逃,万王之王就好像失去了力量一样,而他面对也好象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大流士看着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心中不知是如何感想。
前军的溃败,使后续部队来不及参战就被败军把阵形冲乱,而马其顿军队此时正杀得性起,一路掩杀,一直攻到波斯国王的后方军营,俘虏他的儿子、妻子和母亲……而亚历山大所损失的只不过是1000的士兵,和4000人负伤,大流士则是他的10倍不止,而关键的在那些士兵反乡时,缺乏补给的他们更多的死在茫茫隔壁上。经过次战,大流士的波斯帝国已经元气大伤,无力在阻止亚历山大的东进,而消息传到希腊时人民仿佛还以为在做梦。次后的大流士虽然组织过反击,不过那已经是垂死挣扎了,而亚历山大此时应该相信他将能征服世界。
分析波斯战败原因:
首先,是战略上,大流士可以说是站了上风的,他在战前就已经派遣支队截断马其顿的退路,封锁其补给线,但此时他就不应该与急需速战速决的马其顿军队正面冲突,若使用坚壁清野的办法远征在外的马其顿军队的补给一定更不上。
其次,在亚历山大东进以后,他遣散了他的海军,而波斯却还有许多战舰,在战争前期,波斯将领曼隆曾经用它们给亚历山大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且还差点偷袭马其顿的本土成功,但在曼隆死后,海军就无人率领白白浪费了它们的战斗力,使亚历山大没有了后顾之忧。
其三,实在伊苏斯之战上大流士的战术问题,他没有估计到马其顿的战斗力,而且其征召来的部队军心不稳,士气低落,最重要的是他在有利的情况下没有主动进攻,把主动权完全的交给了亚历山大,采用消极的防御战法,前军与后军相隔太进没有层次,使亚历山大很容易突破到他的本阵,这使得他的人数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战斗就结束了。
亚历山大为什么能打下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
除了他本身具有的极高军事指挥天赋之外,还跟他高超的驭人之术和管理才能有关。
当亚历山大打败波斯帝国后,顺势进入到巴比伦内,在这里,所有的普通民众都列队欢迎,可想而知,曾经的大流失对这些民众到底有多么残暴,竟能把敌对的亚历山大看成他们的救星。
紧接着,所有将领都来到了巴比伦的王宫之内,看到眼前的场景,众人都为之惊叹。这里有数以万计的黄金,还有眼前这座就连亚历山大都未曾见过的豪华宫殿,甚至有人激动的说,这里的黄金完全够马其顿军队活三辈子,然而亚历山大却告诉他,无尽的财富只会令马其顿帝国变得腐朽。
对于一个战士来说,不能只看到这些庸俗之物,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始终记得导师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穷奢极欲只会让人离毁灭越来越近,更何况现在大流士还下落不明。虽然他已经逃离波斯,但此人一日不除,亚历山大就寝食难安。
随后众人又来到王宫的后花园,眼前的一幕简直就是男人的天堂,每个女人都显得那么婀娜多姿,让在场的将士们看了都直流口水。
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身段优美的舞姿中时,忽然有一个身穿华丽服饰,显得异常高贵的女子出现在众人眼前,她就是大流士的女儿斯塔蒂拉。斯塔蒂拉恳求亚历山大放他家人一条生路,话音刚落就引来所有人一顿嘲笑,原来是这位公主错把亚历山大的挚爱好友赫菲斯提安当成了亚历山大。
但亚历山大并没有任何生气的意思,反而微笑着告诉她:赫菲斯提安也是亚历山大。
紧接着亚历山大告诉她,自己不但放过她所有的家人,而且还会承认他们的王权,也就是说这里除了名义上归属马其顿帝国,实际上还是由他们的王族统治,话音刚落不只是公主,就连在场其他人都为之震撼,对此亚历山大只是毫不在意的解释说,自己远征只是为了打造一个大一统的文化帝国,而不是随意对普通人滥杀无辜。
08 进军东方
在城中经过短暂休息后,亚历山大大军再度出发,在波斯东北地区游击整整三年,一直把大流士追赶到大峡,就在差点要抓住他时,却发现大流士已经脱水身亡。看到他的尸体,亚历山大都不禁感叹一代大帝就此陨落,将其厚葬之后,全军接着追赶剩余的残军,他们一直追到一个未知的领域,在这里一望无际,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在遥远的西勒将他们全数歼灭。
现在,他是全波斯的国王了,希腊、埃及、腓尼基以及巴勒斯坦、巴比伦、亚述、小亚细亚和波斯,现在都成了他的王土。他着手寻找新途径,重新安排整个王国的秩序。可以说,他的号令范围西起尼罗河,东到今天的西伯利亚,横贯了整个欧亚大陆。
对你我来说,也许这就够了。但对亚历山大来说,却远远不算满足。他要统治新的、还没有被发现的地方。
亚历山大进入了波斯帝国的东部行省,主要是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地亚纳。在处死了当地的代表反叛的柏萨斯之后,却陷入了斯皮塔米尼斯领导的东部游击战中。斯皮塔米尼斯行踪诡秘,曾经率领一只游牧军队击败了亚历山大的一支别队,并且攻陷了亚历山大的一些堡垒。亚历山大了解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对其展开军事上的围捕,并且对当地的叛乱势力进行残酷的镇压。期间亚历山大在锡尔河之战中还击败了西徐亚人的游牧骑兵,证明了弓骑兵的游牧战术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西徐亚首领马上表示臣服。斯皮塔米尼斯与亚历山大周旋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被亚历山大指派埋伏在当地的部将科纳斯给完全的击溃,被当地人献出后被处死。
主要对手被消灭后亚历山大着手镇压各地的叛乱,在索格迪亚纳岩的战役中展现了他率领的部队的山地作战能力,俘虏了当地的贵族和反叛首领阿克雅提斯的家眷,并且一改其在此地区的残酷风格,接纳战俘,并且打算正式迎娶阿克雅提斯的女儿罗克珊娜。其父得知消息后,亲自上门投降,自此东方行省的战役彻底结束,前往印度的道路已经没有障碍。
然而,西方世界上权力最大的男人居然娶了一个毫无背景的蛮族女子,对此部下自然不认,因为骨子里的血统告诉他们,只有马其顿人才属于贵族,蛮族根本不能与其相提并论,而且他们绝不会承认立一个满族女子为后、但亚历山大依然不惧,他要的始终是万族同属希腊,继而创造一个大一统文明的帝国,甚至还当着众人的面宣布被征服的蛮族,可以接受希腊式的教育和军事训练,未来均可作为帝国的新士兵。
此话一出众将也彻底炸开了锅,他们怎么可能同意让一个战败国和自己平起平坐,三言两语之下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激动的说道,帝国永远不会承认蛮族公主的孩子为王,甚至有些老将还拿腓力二世死后曾力保亚历山大为王说事,以此来对他施压,而后喀山德又说他们只不过是一群蛮族,凭什么能得到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对此亚历山大异常愤怒。
亚历山大又告诉众人,若这点包容之心都没有,还如何远征?难道是打一座城等自己走后,这座城里面的人再全都造反了,何时才能造就一个大一统的文化帝国?
说完便径直离开。
不久后在马其顿大本营的母亲奥林匹亚斯极为担心儿子,不停为其写信,原来帝国内有很多人趁他不在慢慢开始轻视他的权威,母亲催促亚历山大赶紧回到马其顿实施清盘计划,不要再去遥远的东方追逐梦想了,但亚历山大并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因为他更相信人心。
可一夜之后他彻底迷茫了,有人竟然在他的酒里下毒。
原来是经过上次亚历山大迎娶蛮族女子的事情,致使属下怀恨在心,准备以毒酒将其暗杀,遇到这种事情。亚历山大怎么可能轻易放过,盛怒之后就派人把相关人员全都叫到自己的营帐之内,看到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这一刻亚历山大内心犹如一把尖刀被刺入一般,他们可都是自己小时候的玩伴,他痛心的根本就不是刺杀,而是这些随他征战的人居然到至今都不理解自己,亚历山大在小的时候也认为希腊才是真正的开化民族文明,而其他的国度都只不过是一些野蛮文明而已,可当他通过不停的征战,才发现这些所谓的蛮族,居然与希腊人一样具有智慧和才能,同样值得他们尊敬,若想实现大一统只靠蛮力根本无法做到,只有把征服富有新的含义才有可能实现。
把帝国与帝国的战斗改成文明与文明的较量,而较量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相辅相成的交融在一起,而不是轻易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当他把所有民族都整合在一起时,这一刻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全面融合,而亚历山大之所以选择和蛮族女子结婚,为马其顿人做一个表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东方各族之间的融合,大家都是帝国的子民,不分彼此相互之间通婚才有助于国家长久,继而才能建造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纵使这位大帝有着千言万语,可属下众将却依然不理解他,随后亚历山大将此次刺杀的相关人员都已判过罪处决,但紧接着更棘手的问题又来了,原来整件事最大的主谋是帕曼纽,他为了不留下祸根,当即派出手下将其暗杀,经过此时亚历山大帕众将内心慌乱,于是就将每位首领都连升一级,以此稳定军心,至此暗杀事件才得以结束。
紧接着他又带领15万大军继续东征,整个军队犹如一个移动的王国,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亚历山大希望到达世界尽头的梦想,继而完成前人未完成的荣耀。
09 远征印度
就这样,他在波斯的首都没待多久,便于公元前327年率领军队,冒着无法预期的危险,穿越了陌生的山口、无名的高山,南下印度河河谷,到达印度。不过,印度人可不会心甘情愿地屈服,尤其是森林里的忏悔者和遁世修行者们,都主张要抵抗来自遥远西方的入侵者。亚历山大必须得逐个围困、攻占这些被武士种姓勇敢保卫着的城市。
可在未知领域的国度内,他们却见到了生平难以想象的画面。印度的鸟居然可以说话,但人却不行,这些人是一群全身长着毛的小子,他们竟当着众人的面攻然鲁大军与其战斗一番,最终将这些小人尽数捉拿归案。随后赫菲斯提安说道,这那些只不过是一群会模仿人类的动物而已,它们不穿衣服,印度本地人把他们叫做猴子,他们又发现这里有的人竟能神奇般的活到200岁,这是亚历山大在马其顿帝国从未听过的。
此次印度之行也让他的视野变得更加辽阔,随后大雨来临,连续整整下了60天,经过此次大雨很多食物都开始腐烂,甚至一些人死于毒蛇之手,却让他们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但即使在南大军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一直深入到印度的腹地,最终屠杀了这里所有反抗的印度人,夺得一座座城池和无尽的财富,看到这些财富众将也变得异常的激动,可紧接着亚历山大的做法却让众将愤怒,他居然把那些曾经征服过的土地又尽数归还,以此与当地人结成盟友,而且还要派军帮助他们镇守,对此将士们当然不乐意了,在他们眼里镇守无疑就是流放,甚至有些人都在怀疑自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到底是图什么?
是为了财富,还是为了表示对亚历山大的忠心。
所有人都在疑惑时,突然一个心腹克雷斯塔站起身来,在酒精的催促下一吐为快,将众将拼死救主,力保亚历山大为王,最后却个个成为流放之人的言论全都说了出来,紧接着还说亚历山大根本就不如他的父亲腓力二世,要不是腓力二世,他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一支军队,而且腓力二世也不会让他们和战败国当朋友,听到这亚历山大被彻底激怒,自尊尽毁之下失手刺死了克雷斯塔,可下一刻他就后悔了。
这可是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就这样轻易的死在他手里。
亚历山大始终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理解自己,之所以做这么多,都是为了造就一个大一统的文化地位,也许强者永远都是孤独的,总是显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尽管亚历山大再怎么后悔,但这一行为也无疑致使军心开始动摇。当他提及继续出兵征讨之时,除了零星的蛮族人之外,再无其他呼声,一名年迈的老将走了出来,声称自己不愿再继续东征,他们没有宏图大愿,也不愿被世人铭记,要的只是能在死之前回到家乡,看到多年未见的妻儿,因为因为东征这么多年身边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接连离他们而去,取而代之的居然是自己曾经的死敌。
此番话音刚落,群情激奋,心怀不轨之人更是趁机造反,亚历山大勃然大怒,当即将带头人当众处决,以此来震慑众人,众将是震慑住了,可现在的大军早已不是当时的大军又继续向南进发,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印度巨象,险些在此地全军覆没,此战也是他人生中四大战役的最后一战,又称海达斯佩斯河战役,这场战役亚历山大真可谓是惨胜,因为印度国王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
此时马其顿中央军方阵已经集结完毕,正准备进攻时可却隐约听见远处传来巨兽的怒吼声,他们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声音,所以不敢贸然前进,可就在这时突然一群巨型战象一窝蜂地涌了出来,这可把他们整得不知所措,只见战象冲进方阵一顿乱撞,方阵内的士兵也因此乱了阵脚,如果战象要正面对战,按理说方阵的长矛是可以将其克制,但谁曾想他们冲击的方向也不按套路出牌,大象的个头大没错,但是胆子和身材却不成正比,即便经过多年的训练还是很容易受到惊吓。
受惊的结果就是在战场上四处践踏,眼看着战士们被打得节节后退,而与此同时战场的另一面亚历山大亲率左翼骑兵在侧翼迂回,奈何却被敌军围堵,就在这万分危机的时刻,他当即下令将骑兵分成三组,准备伺机突围,可就在他成功突围之后,却看到自己的士兵正在被大象肆意践踏,作为帝王骨子里的傲娇怎么可能答应?
谁知看到亚历山大倒下的那一刻,此时的希腊众军迸发出超强的血性,疯一般地向战象部队扑去,最终将敌军击退。而经过此战,马其顿军却开始厌战,他们再也不想过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无奈亚历山大只能宣布不再东征,在他走之前还特意为布西发拉斯在此立下雕像,紧接着大军就开始西归,经历千难万险,终于赶回了马其顿帝。
10 结束东征
亚历山大也就此结束了6年的东征生涯,可刚回去噩耗就接踵而至,唯一的知心朋友赫菲斯已经奄奄一息,亚历山大犹如发疯般的怒吼,没有人知道只有赫菲斯对他的重要性,他不仅仅是兄弟是知己,更是他心中唯一的一块净土,可偌大的皇城又有谁人能懂这位大帝的心情?
随后在宴会上,亚历山大正准备饮下手中的烈酒时,酒中竟然映衬出母亲的倒影,再看看周围众将满心期待的样子,仿佛一切都有了答案,在挚友爱人赫菲斯提安死的那一刻,他的心早就已经死了,万念俱灰之下将烈酒一饮而尽。
果不其然,第二天亚历山大变重病不起,众星父全都亲自登门,想在其死之前得到亲传口谕,要定谁为第一继承人,而此刻他只是眼角处流出一滴滴血泪,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打下的每一寸疆土。对于谁应该成为他的继承者这个问题,他在高烧的折磨中回答说:“最有尊严的人。”但是哪有这样的人。他身边所有的统帅和王公各个都野心勃勃、奢靡、缺少良知。他们为争夺这个世界帝国争吵不休,直到它分崩离析。于是,一个统帅的家族统治了埃及,这便是托勒密王朝;一个统治了美索不达米亚,这便是塞琉古王朝;一个统治了小亚细亚,这便是阿塔罗斯王朝。印度则完全失手了。
哪怕亚历山大的世界帝国成了碎片,他当初的计划还是慢慢地实现了。希腊的艺术和精神思想渗入了波斯,并更进一步影响到了印度,甚至是中国。希腊人也从中知道了,雅典和斯巴达还不是整个世界,除了多利安人和爱奥尼亚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外,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自从他们将那一点点的政治权力完全失去后,希腊人成了史无前例的最大精神权力的拥有者。这一权力,人们称之为“希腊的教育”。这一权力的堡垒是什么,你知道吗?是图书馆。比如,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有一座希腊图书馆,那里很快就收藏了七十万卷书。这七十万卷书就是征服世界的希腊士兵。它们所征服的这个世界帝国,直到今天还依然屹立。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6年6月13日与世长辞,彼时的他还差一个月才满33岁,在其最短暂的生命之中却取得了和先祖阿克琉斯一样神话般的光荣,甚至超越了他。亚历山大不只是打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还有他对文化思想的影响,他通过不停的征战将希腊文化向其他地区传播,即便对后世也是影响深远,可就是这样的人,属下众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的凌云之志。
也许亚历山大从始至终都只是个孤独的追梦者,因为他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承受能力,即使走得再远也无法得到世俗的理解,他虽用身先士卒的伤痕换来了众将的拥护,但却因自己空前的理想被众将抛弃,到最后唯一不变的赫菲斯提安也离开了他。心已死的亚历山大,宁愿喝下毒酒化成雄鹰随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