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祭祀礼器,几乎每个博物馆都会出现。

宁罍(léi) 深圳博物馆
▲ 大克鼎 西周晚期 上海博物馆藏

▲ 外叔鼎 西周中期 陕历博藏

逛博物馆游玩时,面对被奉为“镇馆之宝”的青铜器们,不懂的人,囫囵吞枣,两眼抹黑,啥都没看出来,回去之后大呼:“太没意思啦,再也不来了。”

看懂的人,觉得个个不同,能驻足细品良久。

不过,你知道吗?

对于,青铜器来说,最最最引人注目的其实就是多姿多彩的纹饰——

▲大克鼎鼎足
亚盉父丁甗 西周早期(公元前1046年-前10世纪上半叶)

作为礼器纹饰,它是祭祀者与鬼神之间沟通的媒介,我们可以在不同地域博物馆,看到不同材质、器型上的纹饰。

上篇介绍了“夔(kui)龙纹”到底是什么纹?看完这篇,明白了!

这篇来说说——饕餮纹、兽面纹是什么纹?

“饕餮纹”or“兽面纹“,可以划等号?

饕餮纹。

常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啥时出现的?

上限还不好说。

有一种观点认为饕餮纹的形象源于龙山时代、二里头文化的神面纹: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兽面纹铜牌


而龙山时代的神面纹也有其更早的渊源,即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

良渚文化的神徽

下限的话,差不多是西周中期。

饕餮纹,这是很怪的一类图案。

一方面,它们没有固定形象,没有一个标准的饕餮纹;另一方面,它们有内在的共性,前面是脸型、双眼很突出。

反正不管怎样,没有哪个青铜器,在上面刻字说这种图案叫“饕餮纹”,但我们就是这样喊了。

比如,下面一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间的纹饰就是一个“饕餮纹” :

饕餮纹


这样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宋代学者称这类图案为饕餮纹

最早的可能是宋代金石学家吕大临,他在《考古图》里写道:“癸鼎文作龙虎,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

吕大临所见癸鼎上的图案

吕大临这样写也是有据可考,或许是因为吕不韦编著的《吕氏春秋》。

因在《吕氏春秋》这样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到了近代,有学者觉得饕餮纹这个称呼不妥:

第一,不合铸造者的本意;

第二,有些饕餮纹并非有首无身;

第三,饕餮传说本身也有多个说法,就别掺和纹饰这个话题了。

那不叫饕餮纹叫什么呢?

有人主张叫“兽面纹”,比如上海博物馆里的说明文字就把“饕餮纹”全改成了“兽面纹”。

划重点:兽面纹以前叫“饕餮(tāo tiè)纹”!

兽面纹鼎

如何找到兽面纹?

兽面纹的名称历经几个阶段:

战国命名“饕餮纹”——汉代命名“蚩尤纹”——北宋命名“饕餮-兽面纹”——现代命名“兽面纹”!

总之,长这样:

青铜器主体纹样

而对于兽面纹有几个要点要知道:

①兽面纹是青铜器最主要的纹饰之一;

②兽面纹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常作为主题花纹饰于器物的腹部和颈下;

③在衰落后,一般作为辅助纹饰出现于器物的耳、足上;

至于,如何找到兽面纹?

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由眼睛、兽角、眉毛、耳朵、鼻子组成一张完整的脸,部分有左右展开的身躯和兽爪。

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是它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对称、大眼!

兽面纹玉牌 河南博物院藏

你掌握诀窍了吗?来试一试吧:

皿方罍上的兽面纹
蟠龙兽面纹罍
兽面纹壶·新石器时代中期
西周早期 亚盉父丁甗
兽面纹鬲 商代晚期

本文参考:
张远山:《青铜之道:解密华夏天帝饕餮纹》 、韩鼎:《饕餮纹渊源研究》

举报/反馈

文博眼

14.3万获赞 1.3万粉丝
畅读文学、文史、文博知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