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工厂”24小时运转,“机器人同事”承担繁重的工作,“透明流水线”监控整个生产过程,这样的景象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
重庆富士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重庆市长寿区,目前拥有一条一分钟能生产一辆机车的生产线。厂房内,机器人,无人搬运车,红外线探伤等各种自动装置在忙碌着。
“有了这套智能装备,我们可以对配送、涂胶等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对故障的诊断精度达到了100%,更换时间缩短了67%,生产效率提升了50%。”该公司的负责人凌青海表示,该工厂的流水线生产效率提高了10倍,产品的不合格率降低了89%。
实现“连得上”的工业装备,“看得清”的生产流程,“控得精”的质量管理,是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变的重要保障。
被誉为“铸造之乡”的湖南嘉禾县,是一个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地方。近几年,嘉禾县铸造、锻压产业集群推进中心与树根网公司合作,为园区内的10家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每年节约能源4百万元。
嘉禾县科技局党组书记李建军表示,在大数据平台上,可以对每个企业的能源消耗有一个直观、清楚的了解,并可以进行实时监测、保存,为制定政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源。
贺东东表示:“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为20多个行业、1000多家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服务。”
笔者通过这次调查,深刻地感受到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答题”。尤其是在目前面临着成本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与挑战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向精益管理要空间。
根据工信部的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了将近8000个“数字车间”和“智慧工厂”。在这些企业中,有2500多家企业实现了“两级”或“两级”的智能化,并基本实现了“两级”的数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