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

snoring


鼾症,又称为“鼾眠”,是一种由于气道受阻、气息不畅,导致在睡眠时出现打鼾、气涩不利甚至呼吸暂停等系列症状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鼾症包含单纯性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其中又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为常见,对患者的影响也最大。OSAHS在全球成人中的发病率为9%~38%,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引起全身系统性的功能损害,为脑卒中、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20余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OSAHS的一线治疗方式,但存在价格昂贵、受益人数少、不良反应大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局限性。而针刺治疗鼾症的临床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对鼾症发病及治疗的经络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经络诊断为针灸临床的一大特色,从经络入手分析本病,有助于理解、把握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以调摄经气为主的治疗手段亦有利于消除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

笔者从经络学说出发,对鼾症的病因病机及以经络学说指导针刺治疗鼾症的思路进行浅要分析。在中医理论中,鼾症的病因多与气道不利、痰湿内阻、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而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与各脏腑器官组织密切相关。因此,从经络学说入手分析鼾症的病因病机具有重要意义。



气机失常与鼾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打鼾症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气滞、痰浊和瘀血等病邪相互作用所致。其中,“痰”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病邪相互作用,导致痰湿内阻、气滞血瘀和神机失用等主要病机。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与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功能都有密切联系。因此,治疗鼾症应以经络为切入点,通过调气、化痰、祛瘀和调神等方法,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状。

具体来说,调气是治疗鼾症的首要任务。通过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可以促进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缓解症状。结合化痰、祛瘀的方法,可以消除痰湿和瘀血等病邪,改善气道阻塞的情况。调神则注重调整患者的精神状态,减轻焦虑和压力,从而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针对气机失常与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的情况,采用以调气为首的综合治疗方法,结合化痰、祛瘀及调神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经络学说与鼾症的关系

《灵枢·经脉》中记载的“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明确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络病机实质上是一种综合分析患者症状、体征,判断邪气侵袭体表何部位、通过何经传入体内,病属何脏、何腑,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病理机转的辨证方法。它能够反映病邪传变的轨迹及证候变化规律,说明病位、病性、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走向以及传变关系。从经络学说辨治鼾症,有利于深入诠释其病因、丰富其治疗原则。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调节人体气血、脏腑功能和信息传导的作用。当经络发生病变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和疾病。因此,从经络学说出发,探讨鼾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经络辨证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判断其病因所在,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如果患者的鼾症与颈部肌肉紧张有关,就可以通过针灸或推拿等方法来放松颈部肌肉,从而缓解症状。此外,根据经络学说,我们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和脏腑功能来预防和治疗鼾症。

总之,从经络学说辨治鼾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深入诠释其病因,还可以丰富其治疗原则。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经络辨证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1 病变部位——喉咽阻塞,气道不利

《诸病源候论》载“迫隘喉间,涩而不利亦作声”,即鼾症病位在喉咽。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咽喉部为一段中空有腔的通道,气流通过此处沟通鼻腔与肺脏,腔内的鼻甲、腭、悬雍垂、舌、扁桃体及会厌等结构中任一部位失其本位,均会导致气道不利。作为经脉循行之要冲,咽喉可通过多条循行于此的经脉与机体内在脏腑沟通。据《灵枢·经脉》可知,经络系统中有14条经脉循行于咽喉,十二正经中除膀胱经外均经过咽喉,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冲脉与阴跷脉亦过咽喉。内在脏腑则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濡养咽喉。因此,任意经络病变均会导致咽喉失其职而发为鼾症,从经络学说辨治鼾症对其诊治意义重大。单就病位分析鼾症与经络、脏腑的联系,似是五脏六腑皆与鼾症有关,然而在治疗时绝非诸经皆治,应谨守病机、综合分析、动态观察,准确分析病变脏腑与经络,择通经调气之法,疏导瘀堵经络,调节病变脏腑,恢复咽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使经脉通、脏腑和、气血调、咽喉利、鼾症解。

1.2 直切病机——疏导经络、化痰祛瘀

痰湿由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成,瘀血为血液停滞所致,气滞与痰湿及瘀血互为因果,常相兼为病。上述病理因素形成与大肠经、小肠经、胃经、少阳经及督脉经脉不通、经气不畅密不可分。《灵枢·经脉》载手阳明大肠经“是主津所生病者”,手太阳小肠经“是主液所生病者”,足阳明胃经“是主血所生病者”,故此3条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受阻均会导致经脉不通,经气不利,使津、液、血停滞而成痰、成瘀,进一步加重经气不通,形成恶性循环。少阳经为气机之“枢纽”,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失调,呼吸气息不畅,则发为鼾症。督脉为阳气汇聚之地,督脉不通则阳气不能达于周身,督脉通畅、阳气四布,痰湿自可消散,疏导督脉之气可交通阴阳、充盛元气、调养元神。故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从上述经脉入手,可直切鼾症核心病机,有效纠正气滞、痰浊、瘀血和神机失用的病理状态。


2

经络学说对针刺治疗鼾症的指导意义

《灵枢·经别》中明确指出,十二经脉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经络系统不仅能够反映疾病的状况,还能够对疾病进行治疗。在《灵枢·经脉》一书中,针对各经脉的病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分为“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两个部分。王居易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认为“是动则病”是指疾病在经脉上的反应,而“是主所生病”则是表示经脉对于疾病的治疗作用。

本病是一种病位在咽喉的疾病,而咽喉部周围有许多经络通过,这些经络可以作为疾病的反应经脉,即“是动则病”。为了治疗这种疾病,我们可以从气机宣降异常、痰湿内阻、瘀血阻络、神机失用等病机入手,针对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及督脉等经脉进行调气、调神、治痰以及调摄气血等治疗措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犹如君、臣、佐、使一般,共同发挥调经止鼾的作用。其中,调气应当作为首要任务,调神则为辅助手段,再结合治痰、调摄气血等方法,使经络通畅,从而解决鼾症问题。

2.1 调气为首——从少阳经论治

《诸病源候论》载“人喉咙,气上下也”“气有不和,则冲击咽喉,而作声也”,现代专家共识亦认为鼾症的直接病因为气道阻塞、气息出入受阻,可见气与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调气在本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调气时则可从气之“枢”入手。

少阳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少阳枢机不利导致气机不畅为鼾症发病的病机之一。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三焦经主气所生病,主持诸气,为原气之别使也,不仅为一身之气的运行通路,更是人体津液、水谷及气血运行之通道。胆有升发条达之性,又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的重要作用。三焦与胆协同增效,二者功能受损则易引发气流通过受限,呼吸自受影响,进而出现打鼾之症。若外邪侵袭,日久不祛,传入少阳,枢纽涩滞,气行不畅则必然导致气机失调,痰湿阻滞,鼾声时作,症状反复。脾胃所在中焦乃枢纽之枢纽,为调畅气机之关键,脾升胃降,升降相宜,气畅血行,水精四布,鼾声自除。临床治疗时应从两方面考虑:一为取穴,可循三焦取穴,膻中为上焦调气要穴,中脘、天枢为中焦调气要穴,气海为下焦调气要穴;可单取络穴或原络配穴,络穴有沟通表里经的作用,原穴为脏腑原气留止之所,原络配穴能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丰隆、三阴交分属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可沟通表里经脉气血,疏利中焦气机;取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外关,更可通畅上中下三焦之气,外达腠理,内络脏腑,加强气的运动,使其保持通畅。二为手法,不可补泻太过,补之太过易壅塞气血,泻之太过则气虚血少,神形俱疲,不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适宜的补泻手法,针下有得气之感即停,方可调气止鼾。

2.2 调神为辅——从督脉论治

根据鼾症患者阴阳不调、神机失用、脑神失司之特点,治疗时从督脉论治,通过调神、调和阴阳可有效改善相关临床症状。

督脉贯脊属肾,入络脑,又上贯心,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之气。心为君主之官,脑为元神之府,故督脉与“神”密切相关,调节督脉即可调神。督脉通过阴阳跷脉连接阴经,具有交通阴阳、调和营卫之功。这正与失眠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脏腑失调的病机相契合。因此,在调气的同时,从督脉入手,调神行气,可使患者昼精夜寐。根据督脉循行及交络的特点,取风府、百会、四神聪、神庭及印堂,佐以神门、内关、三阴交及背俞穴。其中风府为督脉入脑之处,在通督养神的同时亦可疏风散邪、通利咽喉。百会、四神聪可安神定志,神庭兼具养神安神、疏利头部及心胸气机之效。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性、功用的相似性和解剖层次的特殊性,火针疗法实际操作时仅需快速浅刺百会及神庭2穴1~3mm即可发挥效果;风府进针则尤需谨慎,无论火针或毫针治疗均需向鼻尖方向针刺15~30mm;印堂位于面部,如火针操作不当易留瘢痕,故采用毫针向下平刺10~15mm即可,一般不宜施以火针;神门为心之原穴,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两穴相伍可共奏养心安神之功,二者一般以毫针直刺10~15mm;三阴交与神门相伍具有养营安神、祛邪宁神之效,如用火针点刺需控制深度,以15~25mm为宜,以免伤及神经;背俞穴可调五脏六腑之神,火针迅速点刺可速调脏腑,若患者不耐受火针则以毫针常规呈45°角向脊柱方向斜刺15~25mm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火针的温通作用尤甚,故而施治时一般不留针,毫针治疗时可根据患者虚实情况施以提插、捻转补法或泻法以使气至病所。诸穴共奏通督调神、疏导经络、燮理阴阳、调和营卫之效,可调养心神、脑神及元神等,纠正夜寐差、昼不精之症。

2.3 治痰为要——从三阳经论治

痰湿是导致鼾症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因此祛痰是治疗鼾症的关键。痰湿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生,因此治疗时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调理气化不利,二是解决水液停聚。

对于调理气化不利,需要依靠三焦运化水湿的能力。可以取膻中、中脘、气海来调理三焦,同时配以外关通表达里,通利三焦。这样可以帮助全身气机的畅通,促进水液的代谢和运化。

对于水液停聚的治疗,需要从阳明、太阳二经论治。可以取合谷、关元、天枢及丰隆这些穴位。《类经》记载:“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而津液由于气化”,因此大肠经的原穴合谷配合肺经的络穴列缺可以治疗津液停聚。同时,原穴能够使三焦原气通达,激发机体之阳气,抵御痰湿之阴,帮助水液输布,化痰湿之邪。关元为小肠之募穴,具有温补元阳、调理气血的功能。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升清降浊的枢纽,可以疏导阳明经之气,调理脾胃,帮助化痰湿。丰隆作为胃经的络穴,具有一络通两经的特点,可以健脾和胃,解除痰湿之患。正如《玉龙歌》中所说:“痰多宜向丰隆寻”。

在实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使用毫针进行针刺时,应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如果使用火针进行治疗,应迅速进针并迅速出针,以患者局部酸胀为宜。需要注意的是,腹部穴位虽然相对安全,但天枢及关元不宜针刺过深,以30~40mm为宜,且不应大幅度提插。在针刺关元之前,应先让患者排尿,以免伤及膀胱。对于孕妇及腹部病变者则不宜针刺。

当痰祛除了,瘀血也会随之消散,经络畅通,鼾症自然就痊愈了。

2.4 调摄气血——从阳明经论治

《素问·逆调论》中记载:“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调阳明经之“气逆”,可使患者卧安而息宁。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从阳明论治鼾症,是该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阳明之皮部覆盖的人体正面胸腹部,正是募穴之所,募穴为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阳明气血充盛,则脏腑精气充足。

脾气充足,则健运有力,痰湿得化,气血乃生;肺气充足,则呼吸通畅,吐故纳新,清气得入,浊气得出;肾气充足,则呼吸摄纳有权,均匀和调。故治疗时取足三里,以生发胃气,补益气血;取胃之募穴中脘,以培补脾胃之气,化生气血。二穴可针可灸,毫针针刺时宜施补法;灸时不吹其火,使火力温和,缓缓自灭,以施补法;火针点刺则补之效更佳。气血得充,呼吸得畅,则鼾症可除。

此外,《素问·八正神明论》记载“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气血为“神”的物质基础,气血充盛则神有所化,气血平和神自安。从阳明经论治,调摄气血的同时配以引气归元之法,即针刺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四穴,使气血归于元神,神有所养,神机敏捷,呼吸受控,气息调畅,鼾声自消。

2.5 标本根结,四海从治


鼾症,这个看似寻常的问题,实际上是人体睡眠节律出现紊乱的表现。在中医理论中,睡眠与营卫功能息息相关,营卫正常,寤寐节律才能有序。这就像《子午流注针经》中所言:“凡刺之道,须卫气所在”,强调了针灸治疗时找准卫气之所在的重要性。

卫气,顾名思义,是保护体表的阳气,它流布全身,肌表之腠理与玄府等处都是机体卫外之门户,也就是所谓的根结所在。而肘膝以下的根部与本部,是阴阳之气交会之处,也是营卫之气通行之道,更是十二经循环交接的重要之处。

在标本根结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四肢取穴,选取井穴、原穴、络穴、下合穴或八脉交会穴,也可以从胸背取穴,选取膻中及背俞穴。这样能有效地调节经气,疏导经络,使经气升降出入有常,上下内外相合。如此一来,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便能被祛除。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重要原则。

再说四海理论,它主宰全身的气血、津液。其中髓海为元神之府,主宰经络脏腑活动;气海为宗气聚集之处,可贯心脉而行呼吸;水谷之海化生营卫、气血;血海亦指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三焦原气之所出,主宰人体生命活动。

从四海理论出发,我们可以灵活选取百会、悬钟、膻中、五脏俞、足三里及膈俞等穴位。通过调神、调营卫、调全身气血津液,充宗气而利呼吸,祛痰瘀而通经络。只要四海充盈有度、输注有节,经络通畅无虞,鼾症自然可以随之而解。


举报/反馈

扎针埋线治疼痛

65.3万获赞 11.6万粉丝
推介中医养生知识和方法
陈世鸿,中医专业 医师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华侨投资区)里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