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26日
是全国心力衰竭日,
根据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
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持续增高,
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
其中心衰890万。
最新调查研究显示,
35岁以上成年人的心衰患病率
已经上升到1.3%,
心衰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11月29日晚,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郭延松教授,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心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彦教授做客福建卫生报大医生开讲直播间,探讨心脏健康的知识。当晚的直播互动量极高,福建卫生报直播平台、视频号、抖音号、福建日报视频号等多平台同步推送,全平台观看数近40万。
心衰并不单指一种病
表现为多种症状
郭延松首先解释,心力衰竭不单单指一种病,它是个综合征,包括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造成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表现为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在有基础心血管疾病、高龄患者中,心力衰竭很常见、很高发。
张彦主任介绍,心衰病人有一类表现为乏力和活动耐量下降,活动气喘等,还有一类表现为浮肿,主要为体循环的淤血,包括胃肠道淤血,腹胀、胃口不好,部分病人还表现为夜间不能平卧,需要垫很高的枕头。
此外,心衰的病人还可能伴有贫血等血液系统问题,以及失眠焦虑等合并症状。
有气喘症状
三招自测肺功能
发现气喘,怎么判断是否跟心脏有关呢?张彦主任介绍,首先可以做个简单的运动负荷测量:活动一下,让基础心率提高20%(如原先心率为100次/分,提高到120次/分),如果此时感觉气喘,可能代表心肺功能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一个办法叫“憋气法”,如果一口气能憋30秒以上,说明肺功能是正常的,如果少于20秒,肺的通气、换气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第三个办法叫“吹火柴”,擦亮一根火柴,放置在离自己15厘米的地方,如果吹不灭,就说明肺功能有些问题,建议及时就诊。
省市专家与四家社区中心联动
年轻网友在线咨询
随着分级诊疗的落实,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管理留在基层。为了提升心力衰竭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普及率,进一步落实患者的科学自我管理,作为中国心衰中心联盟副主席、福建省心衰中心联盟主席,郭延松教授也推动福建省心衰中心联盟的专家在不同渠道广泛开展科普宣教,《福建卫生报》也与福州四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提前从新港中心、鳌峰中心、建新中心、瀛洲中心的家庭医生患教群搜集了8个问题,在直播中向专家咨询,在省市与基层医疗机构间搭建桥梁。
由于生活不规律等原因,
不少心脏问题也盯上了年轻人,
如果不加防治,
心血管问题的最终结局就是心衰。
在直播间,
不少年轻网友向专家咨询,
比如:
熬夜之后,
心脏感觉瞬间被堵住,
不时地“突突突”地跳。
在门诊中,郭延松院长接诊的病人有一半以上反映自己有心跳快的症状,这也是心血管最常见的不舒服症状。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病变,如果是功能性问题,那就要追查原因,比如是否存在熬夜、生活不规律、压力大等情况。有的病人反映心跳瞬时加快,有针刺样的感觉,可能是早搏引起的;如果持续时间较长,表现为阵发性的心律失常,一定要就近去医院做个心电图明确病因。
一位39岁的网友在体检中被查出窦性心律、短PR,在线请专家解读。
张彦主任解释,“窦性心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这反而说明心跳的节律是正常的,不必过度担心。如果被查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那就要咨询医生了。
此外,PR是心室收缩产生的电活动,短PR代表窦房结这个心脏的司令部传递指令太快了,往往存在病理性原因,即心脏除了房室之间这个唯一正常的路径,还存在其他“小路”,需要引起重视。
心衰并非绝症
讲究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
很多病人存在误区,
认为心衰了就一定要吃药。
张彦主任强调,心衰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如果确诊为心衰,首先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自我管理,比如:注意饮食,避免高盐饮食,严格控制水分摄入;自测体重,观察是否出现脚肿症状;适当运动;注意防寒保暖,增减衣物,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终身服药。目前药物治疗已相对成熟,包括传统的针对急性心衰发作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还有一些新药,比如可改善心室重构、神经内分泌激活的药物,还有心率控制管理的药物。值得提醒的是,必须通过综合评价选择药物,不能因为症状好转就停药,更不要听信偏方。在手术治疗方面,心脏起搏器等可以帮助恢复心脏节律,此外还有心脏移植,包括人工心脏植入等方法,为心衰终末期患者提供帮助。
郭延松院长提醒,心力衰竭需要规范治疗,有的药物是针对心衰症状、心衰预后的,有的药物是针对心脏基础病本身的,不可一概而论。此外,心衰还分为收缩型和舒张型,强心药是治疗心力衰竭收缩型的其中一类药物,但也不是一试百灵。除却强心药,还有很多类药物,都是治疗心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诊 心衰之后,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长期规范服药、定期随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不可随意调整药物方案、不可擅自停药。
过去,人们常说心衰就是心脏的癌症,两位专家都觉得这一说法太过悲观。心衰可防可治,技术与药物也在不断突破中,比如以前心衰用药策略只有拮抗和调节,而现在还新增了神经激素调节机制药物,或免疫-代谢类药物,还有维立西呱等细胞信号通路修复类药物,只要患者提高依从性,和医生携手进行规范的管理,是可以与疾病共存的。
在直播过程中,还为观众送出了5份免费专家号福利,中奖网友如下:江、平安快乐、傅晓泉、海洋之心、墨。
主播观察
主播陈香:心脏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泵,负责将供养组织的血液泵出,同时将周围组织的废液吸回心脏。当泵发生故障或老化时,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战场”。
两位医生在直播中提醒,心衰患者要做好个人管理,包括坚持服药、改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避免可能加重心衰的因素等。如出现短期内体重增加,水肿、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诊,不可延误病情,以免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郭主任呼吁:“患者与医生要携起手来共同战斗。”患者持续地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病情,每次复诊可以带着一两个问题来问医生,解答内心的疑惑。良好的依从性,显著延长患者的寿命。
有心脏疾病方面咨询需求的患者,
可搜索关注福建卫生报公众号,
菜单点击“医生直播-我要入群”,
进入卫生报心脏健康交流群,
探讨更多关于心衰的知识。
活动组织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福建省心衰中心联盟
支持单位: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