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本文指出了景山因何得名“煤山”的错误说法,并阐述了景山的真实历史和重要地位。景山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中心,是宫殿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官员刘若愚在《酌中志》中明确表示景山没有煤炭。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许多历史文章介绍当年崇祯皇帝上吊的景山公园又叫煤山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皇家存放煤炭或是产煤。这完全不尊重历史,本文在此简要阐明一下避免那类文章继续误人子弟。

景山的名字在近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更迭,包括青山、镇山、万岁山,还有民间称之为煤山。景山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央,是中轴线上的制高点,贯穿整个紫禁城,同时也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中心。景山为何有煤山之名?

追溯其起源,元代这片区域原有一座小山丘,名为“青山”。明成祖朱棣在位后,下令兴建北京宫殿,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拆除元代皇宫和城墙以及挖掘护城河的土渣,在宫后堆筑了一座土山。在明朝早期,这座山被称为大内镇山,到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被命名为万岁山;而在清顺治十二年,改名为“景山”,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关于“煤山”的称谓,明代官员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表示:“万岁山,俗称煤山。老百姓说:是用土渣堆积而成的。” 并且明确指出煤山并没有煤:“崇祯二年冬,京兆刘宗周错误地认为有煤。” 考古研究证实,景山下并没有煤炭,仅有砖头、瓦砾和泥土。

煤山的记载最早见于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描述其下曾有石炭积存,用于紧急时期封闭城市。然而,明代末年的宋景濂手绘的金台十二景卷中,将煤山列为其中一景。虽然这与实际不符,但在历史记载中,煤山的说法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见于吴长元的《宸坦识略》和陈宗藩的《燕都丛考》《旧都文物略》。

景山的建造并非仅为了处理废弃的土渣,而是北京城宫殿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山并非所谓的“霉山”,而是展现了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产物。在古代建筑风水观念中,“背山面水”是理想的居住环境。基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理念,紫禁城北面适宜有山。因此,通过积土堆筑成山峰,再在南边修建内金水河,形成山水环抱的布局。景山正是元代皇宫后宫正殿——延春阁的故址,在明代,在这一地点堆筑土山,旨在抑制前朝的“风水”,因此曾被称为“镇山”。

俯瞰景山呈弧形,弧口向南,形状犹如眉毛。从形状上看,更贴切地称煤山为“眉山”。这让人联想到明孝陵,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位于南京市郊钟山南麓,背靠的钟山形似眉毛。

举报/反馈

雷达夜

7.2万获赞 4900粉丝
历史比电影更精彩,记录比臆想更真实。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