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为何又称“叫花子”?
不知不觉间,曾经举目可触的乞讨者渐渐消失于公众视野。由于生活所迫,乞讨者的身影一直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生活史,他们或聚群而行,或独往独来,汇集成一道道抹之不去的特殊风景。
乞讨者有个很文艺范的名称——乞丐。乞丐,就是因生活贫困而乞物于人的一类人。乞之本义,为向人求讨。丐之本义亦为乞。《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攀其鳞翼,丐其余论。”李周翰注:“丐,乞也。”
乞丐最早源于何时,史无定论,但是,中国早期典籍中,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如:“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谷梁传》)”;“操瓢而乞者(《庄子·盗跖》)”;“乞食于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史上最早记载的最有名的乞丐,当数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伍子胥。伍子胥(?~前484年),名员,又名贠,字子胥,楚国大夫伍奢之子。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建,太子被费无忌所诬陷,伍奢因直谏被诬“谋反”,全家人被楚平王杀害,独有自己外出打猎逃过大难。
走投无路的伍子胥,携楚太子建之子胜欲过昭关投奔吴国。此时昭关张贴伍子胥像,悬赏缉拿。伍子胥又急又愁,满头黑发一夜苍白,面目全非,结果混过了关口。由此,还诞生了一个歇后语:“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
伍子胥逃出楚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不久就生病了,此时盘缠用尽,只好拖着病躯,沿路乞讨,得以苟活。
伍子胥乞讨途中,还发生了一件名垂青史的趣事:那一天,饥困交加的伍子胥在江边遇到一位浣纱姑娘,他看到姑娘的竹筐里有饭,就上前讨口吃的。姑娘心地善良,慨然舍粥尝饭,伍子胥得以饱腹。
饱餐一顿之后,出于安全原因,一再叮嘱姑娘为他保密。伍子胥此举,让姑娘非常伤心,她好心救助,还被怀疑与戒备,便以死明志。正当伍子胥喋喋不休之际,她抱起一块石头,投水而死。
伍子胥见状,后悔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伍子胥逃到吴国后,受到吴王的重用,并派他率兵攻楚。伍子胥攻入楚国的都城,“掘楚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
伍子胥大仇得报,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年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在乡间或某些文学作品中,乞丐还有个人们所熟悉的俗称——“叫花子”(亦称“花子”)。乞丐因何被称“叫花子”?其实,叫花子是由“化”演变而来,盖因古时乞讨称作“化”。
“化”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由一个头朝上的人和一个头朝下的人组成,本义是变化。其衍生义之一为(僧人、道士)求人施舍。诸如“化缘”“化斋”“募化”是也。所以,“化”亦有乞讨之义。
旧时的乞丐并不是硬生生地伸手讨要,而是要传付出一劳动的,这种付出就是以“说唱”逼主家就范,最常见的有数来宝、喜念歌、唱太平歌词……上世纪六七十年流行乡野的凤阳花鼓,也是乞丐艺术之一种。
因为乞讨者又唱又跳的,是“叫”也声的,所以,这类行乞者被人俗呼为“叫化”。如:
元·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在城有一人,也是个财主,姓李……他如今消乏了也,都唤他做叫化李家。”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旁边的人,见老妪捨了,一时助兴,你一文,我一文,登时到有十数文。那叫化女儿,千恩万谢,转身去了。”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骗子》:“此丐尚戴五品冠,著朝靴,赤体叫化,见者大笑。”
慢慢地,“叫化”被人呼为“叫花”、“叫花子”、“花子”。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