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出自《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这一句是《道德经》的最后一句,也是全书的总结。

在前面的章节中,《道德经》已经给我们讲了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区别。道与万物不在一个层面,天在天道的层面,人与万物在一个层面。因此天道与人道在目标,分工等方面有所区别。

从目标上来说,人道的目标是为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天道的目标是为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从分工上来说,天道为万物提供系统,人与万物在这个系统中自由发展演化。同样,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也如此,统治者提供一个社会系统,百姓在其中自由发展。

天道的规则是如何制定的呢?道本身没有主观想法,规则从万物中来。“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然而,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有人的想法在两个极端中分布,还会发生变化,表现为群体的想法在左右之间往复地循环。有道之人能够听取所有人的意见,并将其合并为一个意见,这就是天道规则的来源。

天道的规则是为了天道的目标服务,天道的目标是为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系统的生存和发展是全体人类的个人目标的合力,也就必然不完全等同于某些个人的目标。那么,怎么能尽量减少个人对系统的抵触呢?

首先,系统会给个人选择权,人可以通过选择来调整自己的发展路径。其次,系统也要根据群体合力的变化对规则进行微调,这就是对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每一个实际存在的系统都是天道与人道博弈的结果,而且在持续博弈之中。

低维的人难以理解高维的道。然而,如果我们看到的角度足够全面,脑中的世界就会无限接近于真实的世界,思维就从万物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这样就实现了系统的晋升。就像一个员工晋升到管理层,他的目标就变成了部门的发展,立场和做事方式都会变化。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系统对于个人诉求的做事原则是,一视同仁,力求公平。这是高维对待低维的通常做法。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个人彼此之间的做事方法是争夺各种资源,由于每个人对于好资源有共识,争夺的结果就是从众。表现为热的愈热,冷的愈冷。而根据转化的规律,热的会变冷,冷的会变热,从众的结果往往是一场空。

综上所述。天之道和人之道在各自的层面做到最好的状态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系统不断地微调,尽量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并通过引导,尽量减少对少数人的伤害。作为个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必然要有所作为,但应该避免争夺,也就是避免从众。这就要求个人要做到客观全面,独立思考,掌握规律,努力将自己提升到系统的层面看问题。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每天一句《道德经》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每天一句《道德经》取天下常以无事
每天一句《道德经》圣人常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
举报/反馈

李书僮

5.5万获赞 3754粉丝
道生百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