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草—牧—园”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滨海盐碱地成了“金山银山”;林场化身没有屋顶的生态工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两年多以来,山东省东营市依托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通过系统性保护修复,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实现生态盈、产业赢。
一群天鹅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15万亩湿地恢复区游憩

系统治理,打造黄河口生态产品富集区

雁阵从头顶飞过,似雪芦花摇曳,鸭群自在游来游去……一进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置身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黄河三角洲,是母亲河入海前留给东营的独特馈赠。这里拥有滩涂、盐沼、淡水沼泽等不同类型的湿地,是全球罕有的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这里还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两条鸟类迁徙线路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每年有超过600万只鸟在此迁徙、越冬,被称为“鸟类国际机场”。
守着黄河口这个珍贵的自然宝库,东营的肩上有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而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便是重任之一。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之一,东营的探索始于2021年5月。“我们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念、任务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综合运用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的‘组合拳’力量,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东营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专班副主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明海说。
以保护区为核心,以黄河为纽带,坚持河、陆、海、滩一体化综合治理,东营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域的生态修复网络——实施东八路湿地修复、天鹅湖蓄滞洪工程等,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推进造林和退化林修复项目,建设沿黄区域生态长廊;治理互花米草、恢复盐地碱蓬、修复海草床和牡蛎礁等,守护蓝色生态海岸线。
生态修复治理,重在因地制宜。东营在保护区探索形成了属于黄河口的湿地修复模式。“这套模式包括以水系连通为主的河流沼泽湿地修复,以疏通潮沟、营造植被生长条件为主的盐沼湿地修复,以互花米草治理、海草床修复为主的潮间带湿地修复等。”东营局生态修复科科长何洪兵介绍说。
开展试点至今,保护区共实施了17个湿地修复项目,生态补水4.69亿立方米,连通水系241公里,修复淡水湿地28.2万亩,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修复盐地碱蓬3.07万亩,修复海草床1500亩。
修复效果好不好,鸟儿们给出了回答。“根据最新统计,保护区的鸟类增加到373种,东方白鹳、丹顶鹤、黑嘴鸥的数量达到历年新高,去年以来还新发现了火烈鸟、白鹈鹕、勺嘴鹬。”保护区管委会正高级工程师张俊说,通过卫星遥感持续监测,盐地碱蓬、柽柳、芦苇等主要植被群落面积逐年稳步增长,湿地的数量和质量双双提升。
作为东营公共生态产品最富集的区域,保护区还以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为契机,开展生态补偿、特许经营、共建共享三大机制研究,助推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我们将通过打造5个国家公园门户社区和入口小镇,设置生态公益岗位,妥善安置社区居民再就业,让周边社区居民享受更多国家公园建设红利。”张俊说。
生态好了,不仅鸟儿多了,游客也纷纷慕名前来。仅今年国庆假期,保护区共接待游客17.36万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32.2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0%的门票收入将专项用于保护,反哺生态。
东营,因黄河而生,因保护黄河口生态而美。如今,更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而兴。

科技+生态,滨海盐碱地成“金山银山”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市考察调研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过去广为流传的这句顺口溜,道出了东营人饱受盐碱之苦。“排盐抗碱”“变废为宝”,东营一直在与脚下这片土地的高盐碱抗争,而近年来更加注重运用科技和生态手段,改变过去“高耗、低效”的治理方式,转向追求“高效、高质、高值”的利用模式,让荒滩盐碱变身“金山银山”。
深秋时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的试验田里,一畦苜蓿叶子油绿,4米高的甜高粱迎风摇摆,耐盐碱水稻长出了饱满的稻穗。而田埂边一片白花花的盐斑,无声暗示着这里是盐碱土地。
刘振博士介绍,科研基地位于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距离渤海很近,土壤的含盐量从3‰到20‰不等,属于中重度盐碱地。“受高地下水位的顶托作用,土壤返盐率高,治理难度大。同时毗邻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利用、产业发展必须兼顾生态。”
面对诸多的难题和掣肘,必须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2017年设立科研基地至今,20多名科研人员攻最难的关、啃最硬的骨头,把论文写在盐碱地上。
滨海盐碱地“草—牧—园”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就是科研基地的创新成果,即通过耐盐牧草种植—健康畜禽养殖—微生物有机肥生产—盐碱地改良和肥力提升—高产高效蔬菜瓜果种植,建立盐碱地农业的高效利用与生态循环模式,为我国滨海盐碱地等中低产田生态开发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依据对滨海盐碱地季节性水盐运移的分异规律研究,筛选确定了甜高粱、田菁、长穗偃麦草等多种盐碱地适生植物,种植效果良好。”刘振介绍说,耐盐牧草不是单纯的种植,而是采用他们在试验中创新的以水盐运移调控、土壤结构改良、局域水循环淋盐、植物抗性调控等多层区域、多要素调控技术,实现土壤含盐量由种植前的11‰降至2.6‰,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5%左右。
科研人员还探索性地在高盐土地上建设了28栋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和6栋低温拱棚,种植番茄、酿酒葡萄、韭菜等作物,品质优异,产值可观。
目前,科研人员在示范区内打造了6000亩示范基地,亩均纯收益达到1485元,相较当地传统种植增加900元。同时,科研基地与垦利区永安镇合作,建成盐碱地设施种植示范样板100亩,吸引50余户种植户参与,番茄年均亩产量可达2万斤,带动当地农户年均收益超过4万元。
绿色开发、高效利用,是东营科学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宗旨。同时,秉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湿则湿的原则,东营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适度发展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黄河口滩羊、黄河口冬枣等特色产品,极大提高了盐碱地的利用水平和生态农业的附加值,滨海盐碱地变身“金山银山”。

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林场带火绿色产业

一垄垄稻草堆出现在一排排榆树中间,蹲下仔细扒开稻草,胖嘟嘟的赤松茸就露了出来……小小赤松茸,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
这是东营市胜利生态林场打造的林下菌类种植产业,也是东营通过治理盐碱地建设生态林场、开发林下复合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2012年,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修复治理盐碱地,选择白蜡、榆树、国槐、柳树、柽柳等耐盐树种,建设生态公益林场,把当初600亩的小林场拓展成了共计万余亩的4个生态林场,分别位于东营的不同区域。
建场之初,公司的主要收入是出售部分耐盐苗木,但这种“种树卖树”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如何将良好生态环境转变为经济效益?
“种树不卖树,留住树、留住生态,向生态要效益。”这是润松公司董事长苟水民给出的答案。
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林下生态循环产业新模式,是润松在探索中走出的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通过适度发展林下猪羊生态养殖产业、中药材种植产业、优质玉米等部分作物种植产业、赤松茸等林下菌类、食品加工产业以及林地生态文旅产业,形成了“种、养、加”配套、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绿色全产业链循环体系。
“林场就是没有屋顶的生态工厂,生态林场、林粮、林菌、林草、林禽、林畜都是我们的‘金山银山’。”苟水民自豪地介绍说,通过保护修复好生态、生态促进产业的发展模式,公司打造了“小欢猪”“板蓝根鸡”“板蓝根鸡蛋”等生态农产业品牌,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在培育生态产业的同时,润松还探索与周边农村合作,带着村民共同致富:企业做科技研发和终端销售“两端”,村民负责种植、养殖管理,搞好“中间”。在这种双向发力的模式下,周边10万余亩盐碱地实现了生态经济转化,周边15个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农民人均年增收1万元。
除了润松生态林场,东营还积极探索以“生态+”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和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化项目,打造了以龙居生态林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项目,以桑蚕小镇、温泉小镇为代表的“生态+文化”特色民宿项目等,构建起集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集群。
眼下,黄河三角洲这个自然宝库的生态价值正逐渐显化,这里的政府、企业及科研人员正与人民群众一起续写黄河口的“两山”故事。
作者:杨旋 车娜
摄影:杨斌
文字编辑:王中建 王希

新媒体编辑:赵志坤 王诗雨(实习)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举报/反馈

i自然全媒体

3.9万获赞 1.4万粉丝
中国自然资源报官方百家号
中国自然资源报百家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