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姚嘉莉

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11月21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广东专门下达42.5亿元注入资本金、安排1万亩用地指标

“广东是我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但粤东西北地区县域产业项目‘散小弱’,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南海农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赵正权首先发问省发展改革委,接下来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促进各地进一步立足县域实际有效培育县域产业。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回应称,今年,广东专门下达42.5亿元注入资本金、安排1万亩用地指标,支持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启动建设。另一方面,突出抓好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支持各县(市)立足特色、发挥优势,聚焦细分领域,在食品加工、海洋产业、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1-2个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县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汪一洋接着就如何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百千万工程”实施的财政保障力度问题向省财政厅提问。

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介绍,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共投入1490亿元支持“百千万工程”,其中超过70%的资金投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具体措施方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将财政省直管县扩围至全省57个县(市)。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和专项债券支持。采取“补改投”等方式,扶持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戴运龙指出,2023年省财政将重点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激励力度。根据‘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办法,对县(市)和区分别按照创先、进位、消薄三类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获评优秀、排名进步突出地区给予奖励。

2024年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建成一个消纳场和资源化利用厂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境资源委主任委员任小铁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问,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破解我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管理中的难点堵点,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治理水平。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耿辉回应道,近年来,全省垃圾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已达到16.3万吨/日,82%以上进行了焚烧处理;收运体系日益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所有行政村。总体来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总体超过清运量,但仍存在结构不够均衡的问题,还有一些农村存在作业不够规范等问题。接下来,该厅将依法推动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提升焚烧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收运体系运行管理水平,强化常态化监督检查。

建筑垃圾管理方面,按照去年底统计,广东省去年产生建筑垃圾2.61亿方,其中超过80%属于工程渣土,基本做了回填和土方平衡处置。目前全省共有消纳能力0.7亿方,资源化利用能力1.6亿方/年。今年3月《广东省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夯实了法治基础,但部分地市还存在设施建设选址难落地难、收运处置不规范、跨区域处置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接下来,该厅将深入开展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今年主要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2024年稳步提升消纳利用能力,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建成一个消纳场和资源化利用厂,到2025年基本建立建筑垃圾治理和综合利用体系。

举报/反馈

读创

82.6万获赞 12.9万粉丝
深圳商报/读创—深圳400万商事主体社交平台
深圳商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