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成型
有关未来楼市的新走势,其实市场的分歧还是有的。
尽管空头力量较大,但是,更多的理论依据就是对标日本。并且,通过这种对标来说“楼市大周期彻底终结了”云云。
我们一直主张:
不能只看楼市的价格涨跌来判断楼市的走势,而是要看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才可以更好的理解楼市。
事实上,从2018年间歇性整顿楼市以来,也是有了一定年数了。
与之对应的是,今年至今的土地收入已经是“躺平”了。泡沫是少了,财政压力却是增加了。
然而,在过去这些年,我们有一个事情一直没有启动。具体而言,就是用什么来替代房地产作为核心抵押物,以便商业银行可以将钱贷给居民家庭?
此前,我们的文章专门分析过,金融整顿这些年,一个核心逻辑是,不允许商业银行体系外存在资金池,不允许还有其它力量可以创造货币。
因为,如果允许这些力量存在,有形之手就没有办法确保大量的信贷是流入它所希望去的地方。比如先进制造业、新基建、民生保障,等等。
这也就说为何一定要打击影子银行的原因?!
那么要创造货币,就要且只能依赖商业银行。可商业银行凭什么给你贷款?
看来看去,靠谱的也就是只有房子了。
也就是,我们说的房地产,其在整个宏观经济中的功能是三大功能:
住
税源
创造货币
那现在经济承压比较大是什么原因?其实,是创造货币的能力没有了,又没有替代方案。接踵而至的是,税源不足,内需不足,项目不足,债务反而更多了。
现在聊房地产的人很多,但是,如果不能涉及这个层级的逻辑,基本上看多和看空都不过是情绪表达而已。
那这次房改的目的是什么?回到三大功能:
住——保障房
税源——商品房
创造货币——商品房
我们就用这么简单的公式,希望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很明显,这里的商品房的金融价值和税源价值都被保留了。也就是说,不仅没有找到替代楼市作为信贷抵押物的新方案,反而还全力捍卫了原本的老方案。
这也就告诉我们,未来保持防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商业银行将继续是创造货币的主力选手
商品房作为商业银行向社会投放信贷的核心抵押物,不容置疑
理解了这个逻辑,那未来中国楼市到底是涨是跌,还不清楚?
其实,我们现在内需不足,就是信贷没有大量流向居民家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金流量表问题”。
经过几年的整顿,商业银行向社会输出信贷的能力被明显削弱,却没有其它办法来解决。这才是今年我们经济比较吃力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有形之手也在谋求变局。
近期,不少城市的土地限价已经彻底打开,价高者得的逻辑又回来了。
也就是说,面粉开始涨价了!
但是,这次涨面粉价格的背景很特殊:
大量开发商已经“躺平”,留下来的开发商集中拿核心城市的地,且数量有限
2025年开始,全国新房的成交会出现明显下降,以后房龄是一个很有关键的因素
当这两股力量叠加在一起,那么,几年后,核心城市的次新品质房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
请大家细品~
一方面供给更少,一方面是在高地价上造的房子,一方面商业银行聚焦的信贷抵押物更加集中。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本轮我们的楼市这么无奈?
除了非核心城市自身早已泡沫化外,其实外部的影响也很关键。
今年一季度的时候,楼市是走了一波的,4月份开始就持续掉头向下了。
那为什么是这个节点?为什么当时不出接力性的刺激政策?
真正的阻碍是,美国针对我们的金融战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全面发力。
具体到人民币汇率开始承压,各种资金加速离场,枯竭的可不光是楼市的流动性,还有股市的流动性。
如果这个时候强行刺激,那么,汇率贬值压力更大。
所以,直到最近,有形之手才跳出来说,要维稳汇率。那前面这么多个月为什么不说?
美联储加息周期最猛的阶段,谁也挡不住,这才是残酷的现实。
只有等美联储加息周期尾部,甚至就是进入降息了,人民币汇率才可以回归升值通道。
这个时候,汇率压力不大,国内的货币刺激才可以放大。
请大家不要忘记上面提到的一个干货:
房子有创造货币的能力,房子如果流动性极强,那创造货币的能力也将是极强。这相当于是市场自发大量增加货币供给,那汇率岂不是被很大影响了?
理解了这个要点,再来谈论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势,才是靠谱的。
那么,什么时候楼市回暖?
其实,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
一旦人民币汇率重新回归升值通道,而且要成为趋势,那么,不仅是股票会涨,而且楼市也会大幅回暖。
紧盯这个关键性指标,这才是现在国内做投资的人最应该关切的东西。
静候人民币汇率“王者归来”!
那么,这个时间节点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