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10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混凝土机械业务已于上半年搬回总部,后续装载机业务线将全方位加大对该业务的支持与协同。
从2010年柳工收购鸿得利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开始,至今13个年头,这13年里,柳工虽然也历经波澜,但总体上还是维持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但柳工的混凝土机械业务却始终没有做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正文:
如前文所述,2010年,柳工收购上海鸿得利,正式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
可此时的混凝土机械行业格局如何呢?
彼时,中联重科对世界第三CIFA的收购已经完成两年。
三一重工已经能够推出72米世界最高臂架泵车。
2010年,三一混凝土机械营收178亿,中联重科约141亿。
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总部座落于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开发园区,是一家专业从事工程机械和电线电缆专用设备,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鸿得利重工2009年总资产5.03亿元,销售收入3.388亿元,净利润2980万元。
而鸿得利不过一营收3-4个亿的小企业,和三一中联完全不再一个级别上,不构成任何威胁!
当年柳工宏伟的战略目标为:
在现有工程机械业务板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集团平台资源优势,通过在区内外兼并收购、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迅速拓展混凝土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零部件配套业务、金融物流服务支撑等业务板块。2010年力争完成销售收入170亿元,2012年各业务板块的销售收入将达到500亿元,2015年柳工集团将进入千亿元规模企业行列,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虽然说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时间晚,但此时并不是完全失去机会,彼时的徐工混凝土机械市场规模也不大,2010年,徐工混凝土机械市场营收10.34亿,与柳工几乎处于同一规模。
但两个企业后续的方向走岔了。
虽然此时三一中联都已经进入了百亿规模,可是此时普茨迈斯特还没卖,施维英也还没卖。
拿下任何一家都有机会。
那是工程机械行业被称之为“并购潮”的年代,柳工也迈出了海外并购的第一步。
但柳工选择了和主业更契合的推土机业务。
当时,柳工得知一家名叫HSW的波兰企业正在寻求出售其工程机械事业部。
那时的HSW在高端市场打不过卡特彼勒和小松,低端市场杀不过中国企业,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产品销售只局限在波兰、俄罗斯和北美地区,企业效益每况愈下。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大加快了HSW衰落的速度:危机中首当其冲的俄罗斯市场遭遇严重打击,销售几乎全线停滞;紧接着,北美市场也陷入了困境;仅剩的波兰本土市场需求十分有限,根本无法消化其全部产能。2008年起,HSW陷入严重亏损。到2009年,波兰政府不得不决定将其私有化出售。
收购HSW的好处显而易见。柳工当时的全球战略之一是“第二本土市场战略”,东南亚、东欧、拉丁美洲和印度四个新兴市场是其选择的第二本土市场。柳工意图快速把东欧市场建设成柳工第二本土市场。
另外,通过这次收购,柳工还可以进入此前尚未涉足的中大吨位推土机市场。
历经两年的艰难谈判,柳工终于以3.35亿人民币成功收购了波兰HSW公司工程机械业务单元。
要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收购,那肯定算不上。但你如果说这要算是一次成功的收购,尤其是对柳工与柳工混凝土机械业务来说,那这里面从长远和大局来,就有几个问题了:
1 东欧市场规模小,发展缓慢,不能对欲快速扩张规模的柳工形成战略支撑
2 推土机规模小,高端推土机规模更小,不仅如此,推土机的需求还被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大量替代。
3 柳工规模本就不如三一中联徐工,手中子弹与各种资源均有限,这里出手就意味着没有再一次出手的机会。
2012年,普茨迈斯特被三一快速收购,施维英也顺势落入徐工的手中,在这一波混凝土行业大战中,柳工几乎没有参与感。
这一轮战争,就奠定了混凝土机械的行业格局,也封死了柳工混凝土机械的天花板。
但就是推土机,柳工也没有把规模做起来,按照2022年其官方数据,虽然市场份额行业第二,但占有率仅12%,与推土机行业老大山推的60%左右相差甚远。
全球推土机市场上年度销量大约2.8万多台,中国市场销量接近全球的10%。
全球推土机前五强:卡特彼勒(37%)、山推(19%)、小松(17%)、约翰迪尔(10%)、柳工(4%)。柳工推土机海外销量占比约60%。
虽然说还排的上号,但规模,却显而易见的小。就算是在其自己的年报上,柳工的推土机,单独列个名字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说借助高速发展的市场,靠自主研发还能杀出一条路来,那随后的工程机械行业萧条那就是彻底抹杀了柳工混凝土机械发展的希望。
2012年之前,混凝土机械行业高速发展,参与就能分钱。
可惜,2012年开始,行业销量开始大规模下滑,我们看彼时三一中联的混凝土机械收入变化,两年腰斩,三年打成四分之一,三一中联尚且如此,小型企业更是倒闭无数。
2016 年 4 月 25 日,柳工于向浦东法院提起针对鸿得利的破产重整申请。
2017年后,工程机械行业开始后反弹,混凝土机械行业也不例外,但此时混凝土机械行业已经形成了三一中联徐工高度集中的格局,三家企业占据全国乃至全球90%的市场份额。
虽然说三家龙头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市场都抢完,目前市面上仍然有许多小型混凝土泵车企业,但这些企业的规模规模一般能到几个亿就顶天了,一般就是几千万的规模。
这种生存空间对柳工来说,几乎没有意义。
2022年12月30日,柳工公告,为应对混凝土机械行业周期性调整,降低柳工建机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建机”)运营成本,继续培育柳工混凝土机械业务,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将柳工建机从事的柳工混凝土机械业务从江苏启东回迁至广西柳州,依托于公司装载机业务进行培育和发展。
2023年10月24日,柳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混凝土机械业务已于上半年搬回总部,后续装载机业务线将全方位加大对该业务的支持与协同。
柳工有庞大的装载机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其电动装载机借助传统装载机营销网络获得强有力的优势。
装载机用户有大量的混凝土机械用户,按照柳工的说法,后续装载机业务线将全方位加大对该业务的支持与协同。
那也就是说多向自己的装载机客户里的混凝土客户推荐自己的混凝土机械,看似一条不错的道路,最起码知道客户在哪,有跟客户见面的机会,甚至能知道客户什么时候采购。
但是,困难重重,装载机毕竟是搅拌站里的一个小机械,分量哪有混凝土机械的分量重?就算产品同平台公平竞争,打败三一中联徐工,有足够的产品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