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8日,由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的第二届大湾区中文论坛在中山大学举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相关院系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第一届大湾区中文论坛于2019年3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举办。四年之后,第二届大湾区论坛在羊城举行。本次论坛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中文学术研究,探索中文学科建设,促进中文教学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中文研究、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愿景,切磋研讨,集思广益。
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致辞时表示,大湾区中文论坛,正是以构建湾区中文学科的集群力量、协调湾区中文教育的同步发展为使命,旨在推动粤港澳彼此之间在文化建设、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等领域的沟通、合作、交流,努力呈现出湾区中文学科发展的新理念、新气象、新格局。
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致辞表示,广东与香港、澳门,在文化上同根同源,由于历史原因,也形成三地不同的学科发展理路,为湾区中文学科的交叉互补与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中文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作为世界级的湾区,需要世界级的文化与学术的支撑,这正是我们这个论坛的责任和使命。”
在第一场主旨发言中,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系主任邓思颖教授主讲《甲子回首,未来可期——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课程》,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袁毓林教授主讲《用第二代交叉学科细化和规制新文科建设——以“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计算社会语言学”为例》,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主讲《努力赓续和复兴传统文学的创造方式》。在第二场主旨发言中,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梁佩云教授、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张健教授、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贺仲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张巍教授、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禤健聪教授分别围绕香港高校中文学科发展现况、文化研究对中国文学学科的影响、大湾区文学的创作与学术互动、传统学术方法的现代创新和中文专业本科生语言学素养的提升发表演讲。
在专题发言环节,围绕“守正创新的中文学科建设”“传承发展的中文教学改革”和“开放包容的中文研究探索”三个主题,来自二十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结合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跨学科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第三届大湾区中文论坛将由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丁文俊图/通讯员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举报/反馈

广州日报

1856万获赞 85.7万粉丝
最好看最好玩的新闻在这里与你分享!
《广州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