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创始人宗喀巴,于藏历1357年10月10日出生于“宗喀”。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喀巴在其出生地创建塔尔寺,塔尔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圣地。

藏汉结合的建筑群,现发展有9300余间,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金瓦辉煌。

按参观路线介绍塔尔寺的主要古建筑。

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建于1776年,象征着佛祖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

长磕头是信徒的行为,三步一磕头,因为三步约等于身长。

时轮塔,是1942年为纪念九世班禅来塔尔寺讲授时轮大灌顶法而建造。

祈寿殿,是康熙年间为七世达赖喇嘛念长寿经而建。硫璃砖墙突出的门,两侧墙面上的精美砖雕,做工细腻。

印经院,清道光七年(1827)由塔尔寺第五世赛多·益喜土丹嘉措活佛集资建造,门楼的雕刻精美绝伦。

红檐墙小院是活佛居住处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心,初建于公元1560年。

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殿内的塔最初是小砖塔,明洪武十二年(1379)耗白银一万多两建12.5米高银塔,内藏小砖塔;2011年将大银塔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形成了现在的金包银、银包砖塔。1711年用黄金改屋顶为金顶。

塔尔寺室内禁止拍照,只拍摄了建筑外观。

九间殿是9间硬山式建筑,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

在九间殿匍匐膜拜的信徒和僧人,对佛祖行五体投地大礼,“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九间殿院落,是僧人“辩经”的场所。日常的辩经,是僧人学习佛教的辅助手段,不同阶段学习的僧人,要经历不同内容的辨经。

院落外是大金瓦殿

酥油花馆,建于1988年,展陈塔尔寺酥油花,供奉地藏王菩萨。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塔尔寺酥油花,用手工制作的黄油塑制成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等,制作时僧人要不断将手浸泡在雪水中,让手指保持冰凉。

塔尔寺壁画,绘于布幔、墙壁和栋梁上,使用矿物颜料,色泽艳丽、经久不变。

塔尔寺堆绣,用各色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塞以羊毛或棉花之类的填充物使其鼓起,宛若浮雕。

题小诗一首《青海塔尔寺》:

黄金作瓦银包塔,一片祥光万道霞。

壁画鲜妍无褪色,酥油冷塑有生花。

浮雕栩栩传神性,堆剪盈盈吐丽葩。

寺外不绝长叩客,风尘垢面到佛家。

举报/反馈

带你去旅行诗意天涯

3万获赞 5512粉丝
我许你诗与远方,你陪我浪迹天涯
教授,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