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明光的历史足迹,我们仿佛置身于时空之中。
从宋代的招信县开始,经历元代的并入盱眙县,明光逐渐从县级建制演变为四个县的边缘地带。据《泗州志》记载:“明光山,集主之山也!明太祖生时有光灼天,因赐名”。
传说明太祖在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9月18日,在今明光街道赵府村的二郎庙中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光的边界还发生了一些变动,划分出嘉山县,并在1932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
嘉山县的发展以及治理边区的需要,成为嘉山县成立的主要原因。
在1931年的五月,当地士绅邵树谷、吴敬业等人向安徽省府和内政部提出了“变更行政区划,设县分治”的请求。
为了加强边区治安管理,为嘉山县注入新的活力,安徽省府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在1932年的11月15日,经过内政部和安徽省府的批准,从盱眙、滁县、来安、定远四个县中划出32个保,设立了新的嘉山县。
县府设在老街的吴棠公祠内。嘉山县成立之初,三界地区的居民达到800户,总人口超过5000人。
三界市,古称三界市,自元代创设集市后,繁荣的商业氛围蔓延开来。控制着津浦要冲的三界,变成了战略要地。
三界集十字街口的古真武庙旁曾立有界石,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同时,三界还拥有南京战区和亚洲最大的陆军靶场。
嘉山县的地理边界也发生了变动,1937年,盱眙县的涧溪、旧县、潘村和泊岗一带划归了嘉山县。然而,嘉山县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
1937年1月2日,日军攻陷了嘉山县城的三界镇,将其焚毁。
随后,日伪政权在明光镇组建了伪嘉山县维持会,控制了明光、张公岭、三界、管店、三和集等地。
与此同时,来安县的周少藩在自来桥成立了国民党嘉山县政府,并自任县长。1940年3月10日,周少藩率领县府逃离了嘉山县境,流亡到全椒县的古河一带。
抗日军民则在自来桥成立了嘉山县的抗日民主政府,由汪道涵担任第一任县长。直到日本投降后,流亡的国民党嘉山县政府从全椒的古河迁至明光,明光镇成为了嘉山县的治所。
1949年1月21日,明光镇最终解放,嘉山县城迎来了新的时代。同年10月,潘村和古沛两个区重新从五河县划回了嘉山县。
然而,在1994年5月31日,嘉山县被撤销,改设为明光市(县级)。明光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个县市的兴衰和边界的调整。
每一次变化都与历史背景和政治需求相联系。同时,明光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和变迁。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发展,嘉山县被撤销的决定也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