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人民大会堂正式破土动工,不到一年的时间,仅仅只是用了10个来月的时间,1959年9月,大会堂就竣工了,可以说,当时是举全国之力修建起了人民大会堂。中国,果然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国度。
如今,我们看到的大会堂,南北长有337米,东西宽约207米,整体高度近47米,总的占地面积有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了17万平方米。
这篇文章,我就通过图片,带你全方位的了解人民大会堂。
下图为大会堂的俯瞰图和正面图:
打从1956年开始,我国就计划在北京修建一座大型的礼堂,到了1958年,这个还处于酝酿中的计划,越发的激发出了人们的渴望。同年的七月份,北京市规划局的建筑专家们,还特意跑了一趟莫斯科,去实地考察,借鉴苏联人先进的建筑经验,准备回国后就规划一座万人大礼堂。
1958年8月,组织上正式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就是在次年建国十周年之际,一定要修建一批彰显新中国成就的建筑,其中就包括了人民大会堂。于是 ,修建人民大会堂的战役正式打响了。
不过,当时我国的很多建筑专家们,虽说有着不少的建筑经验,但是对于大会堂这么一栋规模大、全新设计的建筑,是缺乏新的认知。因此,设计稿从第一稿到第三稿,还是束缚在老一套的经验当中,没有创新,下面这几套就是当初落选的设计方案:
上面这十个落选的设计方案,存在三个致命的缺陷:过于西式化、苏联风格浓厚、中国皇家风格。
当时的设计师们没有打开设计思路,大体上是朝着三个设计方向而去:
1、参照西方的建筑;2、参照苏联的礼堂;3、参照中国皇家建筑,尤其是以故宫作为参照物。
显然,上面这三个创作思路都是不可取的,眼瞅着大会堂还没开始动工呢,就先卡壳在了设计稿这个问题上,这还怎么行,本来工期就很紧张了。
幸而,关键时候还是周公站了出来,他把专家们找来开了一个会,让大伙不要拘泥于过去的经验,一定要解放思想,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被人笑话。除此之外,还要深入群众当中,群众的智慧是巨大的。
周公还特意提出,不要打压那些优秀的青年专家,要把他们也拉进来一起搞,年轻人的思想是活跃的,但缺乏经验,老少搭配,大家才能取长补短把工作干好嘛。
一直到同年的10月9号,第七份设计稿出来后,交给周公审查,这才最终敲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也就是我们现如今看到的样子。
不得不说,周公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在修建过程中,他知道为了抢工期肯定是会遗留下很多问题的,因此,他特意嘱咐,在修建过程中一定要“留有余地”,一来便于后续维修的便利,二来往后要增加一些什么进去,也是很便利的事情。
正是当初修建的时候“留有余地”,后续增加的“重庆厅”、“香港厅”、“澳门厅”这些新的省厅,才有空间塞进去。
设计稿确定下来后,留给人们的时间也不多了,工期已经不足一年了,要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拔地而起一座占地15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这面积可是差不多有近2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了,任务艰巨!试看中国人是如何保质保量完成目标的!
为了抢在1959年建国十周年完成任务,当时最多的一天,总共有超过了1.5万人参与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尤其是当时挖地基的时候,发现下面有一条河道,为了让地基更加的牢固,就不得不在往下深挖8米。
要在十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再往下挖8米,这是怎样的工程量?
那个年代可没什么机械设备,就是凭借着两只手,肩挑手挖。怎么办呢?很简单!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不仅能开创一个新世界,还能用双手创造出一个奇迹。
于是,人们自发的参与到大会堂的修建当中,住在附近的居民,整体都待在工地上帮着挖地基,甚至于还有外地来北京办事、出差的同志,听到号召后,专门腾出时间去工地上挖土!那个年代的精神是十分可敬的,他们不图钱,也不图名,只晓得自己是在参与修建人民大会堂,是在给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是在创造着历史!
后来,经过统计,先后有超过30万人参与了大会堂的修建。
我给大家展示几张当时热火朝天的工地图,咱们也从中感受当年人们的那股子干劲:
中国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是不可战胜的,不管前方是何等困难艰险,对于中国人民而言,一双铁拳都能击打个粉碎。
这人民大会堂是中国人自己独立设计、独立施工,所有的建筑材料也都是中国自己生产的,打上了深刻的“中国”烙印。
下图是大会堂的东门,也是正门,这正门外面是一处开阔的广场,不仅是进行欢迎外宾仪式的地方,也是检阅三军仪仗队的场所。
让我们拉一个近景:下方的那基座,全部都是用花岗岩制作而成,整体高度有五米。
沿着基座而上,从东大门而入,映入眼帘的就是十分宽敞的中央大厅,整个大厅面积有3600平方米。
中央大厅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20根汉白玉柱子,中层的走廊有12米宽,这中央大厅总共有六个大门,都可以通往万人大礼堂。
万人大礼堂宽76米,纵深60米,高有34米,大礼堂的位置正好是整个大会堂的中心位置。在礼堂的正前方就是主席台,有三层,18米高,宽36米。整个大会堂没有一根柱子,不管是从哪个角度都能清晰的看到主席台。
大礼堂设置有1万个座位,总共有三层,第一层有3693个作为,第二层的作为有3515个,第三层是2518个,每一层都是逐级抬升。每一个座位都采用真皮制作而成,十分的柔软舒适。
这万人大礼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穹顶的设计,正中间是巨大的五角星灯,看上去就犹如一颗巨大的红宝石。加上周围那由70道光芒线和40个葵花瓣构成的图案,三环水波式样的灯槽,构成一副“水天一色”的设计美感。
走出万人大礼堂,往北而行就是交谊大厅,这大厅的面积更是辽阔,有近4500平方米。这个大厅,用四个字来形容:金碧辉煌。
整个大厅的地面都是用大理石铺砌而成,大厅里面的柱子和壁柱,也是用桃红色的大理石制作的。
在交谊大厅内部的北边,就是大会堂的北门了,如下图:
万人大礼堂的东面是会谈厅,是领导人之间会谈的场所:
万人大礼堂的西面是宴会厅,是领导人和国宾们吃饭的地方:
万人大礼堂的南面,是一个巨大的大楼梯,由汉白玉材料制作而成,富丽堂皇。走在上面往上而行,颇有一些皇帝登基的感觉。这大楼梯宽八米,总共有62级台阶,通往二楼的宴会厅。
二楼的这个宴会厅是举行大型国宴的地方,平常也会对外租赁,供人使用,也有人租下这个宴会厅办婚宴。
整个宴会厅的面积很大,面积有近七千平方米,长102米,宽有76米,高15米,整个大厅能容纳五千人。
沿着那汉白玉的大楼梯往上,到了顶端就是迎宾厅了,这大厅是国宴之前,欢迎国宾以及和宾客们合影的地方,通常是在那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下面合影。
这幅《江山如此多娇》高6米,宽有九米,价值不菲,难以估算。迎宾厅里的地毯,是整个大会堂里面最大的一块地毯,宽17米,长有23米,整体重约3吨。这么重的地毯,几十个人抬起来都费劲,也不知道平时是怎么打理的。
下图是大会堂里面的指示牌:
文章当中若有纰漏之处,还请指正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