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藏友看古瓷新老,一上手总会先看看器物的底足位置,这是为啥呢?
因为器物的足底处蕴含了解读这件器物的巨大信息源。
一件完整器,我们可以从底足露胎的地方观察胎土胎质、胎釉结合情况、修足的方式......
它的意义在于古瓷断代,顺便了解古瓷工艺发展史。
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工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器物的制作方法有所区别。正所谓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瓷,景德镇的强大来源于他拥有洁白的瓷土,北方的窑工不管整出多少花来也无法打破胎质的限制。
器底的修足工艺,见证着每个窑场守着的底线,胎釉结合的精细程度是每个窑口的功夫本领。
本文以碗这个造型为例,简单梳理一下陶瓷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碗足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藏友们,一起来学习吧!
碗底足的变化经历了平底和圈足两大发展阶段:
一类是平底,碗背面如平底锅底;
另一类是圈足,碗背面足部挖去一部分呈中空圈状。
先来看看平底(文化时期的尖底与阔底都属平底):
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碗作为最早期出现的器物之一,它的底足造型绝大多数采用了各种厚实的平底,并且沿用了数千年,直到唐代才逐渐改变成以圈足为主。
这期间,碗的平底位置因地域而有所差异,有支烧、叠烧。

磁山、裴李岗文化陶碗,这是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个文化距今近8000年。

五代越窑秘色青瓷洗底部,垫饼支烧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秘色瓷碗底的瓜子形支钉痕
还有一种是从碗腹的底部,多出一个略小的实心台子,行内称这种足为“饼形足”,皆因它像一个实心的圆饼接在碗下面。
△ 南朝 洪州窑青釉碗的饼形足
△ 隋白杯上的饼形足
其实在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圈足。
唐代以后,圈足逐渐流行起来,直到今天家里用的一些盘碗都是属于圈足,它的底部是有内凹的。
圈足是指器物底部以一个有一定宽度的圆形圈拖起器身。
圈足有高低深浅之分;圈足壁有薄厚之分,成型方法有镶接和旋削两种。每个时期因挖足工艺略有区别,致使圈足的深浅、薄厚、足壁倾斜程度不同,成为器物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唐代中晚期的玉璧底,底足整体凸出碗腹部,足心内凹,像古代的玉璧一样,故以“玉璧”命名。
玉璧底的底部中间内凹的小圆圈正好有利于食指和拇指配合端碗,易于饮尽碗中之茶,与宋代的斗笠碗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时期的越窑、邢窑、定窑皆有生产。
唐代邢窑白釉“盈”字款玉璧底碗
除了玉璧底,圈足中还有一种叫做玉环底,跟唐代的杨玉环没啥关系哈,纯粹就是因为这种底足比玉璧窄,却又有一定的宽度而命名。
玉环底只是在玉璧底的基础上将中间凹陷部分的面积扩大了而已。
△ 唐代定窑白釉花口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玉环底
到了宋代,碗圈足多为釉底,这对于底足的旋削功夫要求更高。
宋汝窑天青莲花式温碗 台北故宫藏
元代的碗多为小圈足,器底无釉,以枢府瓷和青花瓷碗为多,底心有明显乳钉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元 枢府釉印花折腰碗(底部)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元 景德镇窑卵白釉加彩梵文碗底,上海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碗的圈足基本为釉底,底端一圈露胎处较狭细,从康熙中期开始,足边滚圆的“泥鳅背”盛行。

明永乐青花波斯枝蔓鸡心碗,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明宣德青花人物图碗底部

清康熙 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

为什么碗的圈足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器足从实心变为空心是对器物改良的过程,节能、高产是这个生产链的首要环节,器物底足过厚、过高都会增加器物重量和压力,过厚会烧不透,还有炸足的现象。
△ 唐代白釉“翰林”款罐,底部有炸足的现象,河北省内丘县西永安唐墓出土
唐代“宝历二年”彩绘瓷碗底部,黑石号出水
你看,疏松的瓷土,圈足厚得象厚唇一样,不是性感,是难看!
所以,底足的改良势在必行。
怎样才能把器底变薄?
在厚的位置挖去一块呗。
这个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圈足越细、足墙越高,要求胎土质量就越高,器物的胎骨够结实才能支撑整器不变形。
宋代景德镇窑的影青瓷,就是选择优质的高岭土做胎体,圈足才可以做得又高又细。

宋 湖田窑葵口碗底

古瓷底足的变迁是整个古陶瓷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它浓缩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小小的底足,留下让我们后世判断时代和工艺信息的线索,已然成为一种审美符号。
每一个古碗都历经磨难,穿越遥远的时空,来和我们作无声的对话。

收藏路上我们一起前行,探索发现!

作者:收藏友道,古瓷字画艺术经纪人,专业为藏家打造顶级收藏序列

对古玩有兴趣的话继续去(华 人 收 藏 圈)探索古玩艺术的精髓和魅力吧!

参考文献:
《中国古陶瓷碗底足的变迁及其原因》
《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长假读书清单#
举报/反馈

华人收藏圈

9452获赞 2771粉丝
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