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唯一进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整本书文学名著! 学生苦恼的是,我怎么就是读不进去《红楼梦》。 语文教师忧虑的是,怎样才能让学生读进《红楼梦》。
为了让《红楼梦》走进每一个高中生的心灵世界,2019年发行的国家教育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阶段的高一下学期更将《红楼梦》作为唯一一部列入“整本书阅读与探究”的文学巨著,安排了整整一个单元的教学时间进行教学。在《红楼梦》诞生二百多年后,终于通过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教材机构的认定,堂堂正正大张旗鼓地走进了走进了语文教育的世界。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语文也必将以《红楼梦》为经常出题考察的材料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
我们不得不说,这是教育之幸,学生之幸,民族之幸!尽管《红楼梦》进入教材的过程已经迟到了200多年,或者也许还会迟到更多年,但《红楼梦》终究会进入中小学教材的。等不起的是我们,不是《红楼梦》!即使再等三百年,《红楼梦》依然会进入教材!因为,《红楼梦》等得起,曹雪芹先生等得起!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部文化文学著作的价值超过《红楼梦》!《红楼梦》是不朽的,所以,她永远等得起!
有一位资深语文教师曾这样断言,中国梦加上《红楼梦》必然大于美国梦。因为人类有资格也应该追求诗意人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部书在唤醒人类的诗意生命的作用上超过《红楼梦》。
可是,《红楼梦》的阅读者却少得可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经做过调查,列出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籍排行榜”,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红楼梦》,排在第二位的是《百年孤独》。这个排行榜大致不差。《红楼梦》最典型的表现了人们对传统经典的阅读现象:知道的人极其多,读过的人想象不到的少;读过一点的人不算少,能够读完的几乎碰不到!
这种阅读现状,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一个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更可虑的是,高中语文教师中,真正读过、读完、读通透的并不占多数,又何谈让每一个高中生真正走进《红楼梦》的世界呢。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走进《红楼梦》的世界呢? 我的主张是,从学语文的角度去读《红楼梦》
什么是从学语文的角度阅读呢?从学语文的角度,阅读务必要形成积累的,有积累才有运用和创造。并非理解了就能形成积累,要想形成积累,首先最基本的应该是十分熟悉原著的具体字句,如果讲解者只关注书中的大意主旨,而不关注原著的行文脉络和具体词句,那是根本形不成积累的。对于名著的阅读,单单有快感是不够的,必须对原著中的具体字句虚心涵咏细细品味,口头心头常常呈现,才可能真正受名著语言的影响,形成积累。而原著的行文思路是形成一部大书的尤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部大书在人类思维上的贡献同样让人惊叹,如果我们不能尽最大可能地讲出这部书的思维,我们仍然不可能真正走进这部巨著!
那么,怎样让读者做到反复体味文本呢,那就是自古以来语文教师采用的最笨拙的边读边讲的办法。语文教师的本领在于,讲读第一段第一句的时候,全文已经在他的胸中,而对于每一段,他必须讲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对于每一部分,他必须讲清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全书,他必须讲清每一回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细节在全书的地位和作用。总之,语文教师的讲述应该是胸有全书而又目无全书的,也就是必须时时不忘具体字句具体细节与全书的内在联系。尽管这种讲述可能少了点故事性,但是,读者一旦弄清前后联系,就自然会产生有所发现的阅读快感,产生出的种种感触,获得自己更加深入的理解。
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读《西厢记》就是真正的阅读。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回,当林黛玉从宝玉手里拿到书以后,“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 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请大家注意,“越看越爱看”是在阅读中发生了兴趣,“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是读者通过阅读内化了感情,接受了情感思想的启迪,在此基础上,“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是进入了语言积累阶段。而在接下来的宝黛二人“妙词通戏语”则是熟练运用和创造。
如果我们的读者进入不了这样的阅读境界,那就不可能真正获得经典的滋养,更不可能通过阅读获得心灵的成长。
#今日早安问候#
本于此,笔者不揣固陋,决心为喜欢读红楼的朋友和高中生朋友一段一段边读边讲《红楼梦》。以求多一些真正喜欢红楼的朋友。
我自己对《红楼梦》的阅读是经过了相当长期的过程才一点一点明白一些的。正如毛主席认为,《红楼梦》没有读五遍没有资格讨论,这个读五遍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能够对《红楼梦》的内容初步前后联系了。笔者的《红楼梦》阅读已经超过了四十年,我可以这样说,前三十年的阅读基本上都是支离破碎的,联系不起来的,即使有电视剧电影等作品的辅助,仍然是肤浅的。随着一边读原著,一边通过阅读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解读,才一步一步惊叹这部作品的无与伦比,才觉得这部书简直如深山探宝,才有了更进一步的阅读冲动,也充分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常读常新。
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不就可以读明白了吗?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有经验的阅读者的点醒肯定会大大减少自己阅读的时间。比如,就单单介绍最初介绍甄士隐的那一段,其中人名地名街道名所蕴含的深意如果没有老师讲授,只靠学生自己参悟,那几乎是不可能明白的。因为,读懂这部书,还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没有老师的讲授指点,怎么可能真正明白呢?由于篇幅的关系,就不在此处举例子了,因为这些例子都在讲读的过程中会提到。
这里还要向大家说明的是,《红楼梦》最难啃的是前五回,大部分读者都会被前五回牵绊住,也因前五回没有读明白,后边的人物关系一直搞不明白,于是也就索然寡味,读不下去了。为此,我把前五回作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的第一个专题,通过这个课程,大家不仅可以初步领略《红楼梦》的艺术魅力,更可以为后文的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前五回这个基础,就习惯了作者的语言的特点、叙述方式,读者也就不再懵懂,或者可以说,我们也就可以比较畅快的阅读了。
读红楼不容易,而要一段一段的讲红楼,同样十分不容易,更何况这部大书的的确确体大思精,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反复通读外,更必须逐回逐段反复思忖。经过半年多的紧张准备,也仅仅写出了前五回的讲稿。但愿我的努力能让各位读进去红楼,喜欢上红楼,从而提升语文素养,进而滋养自己的心灵,促进精神成长。
我在讲读的过程中,会把原著和讲稿同时发出,如果各位能一边听讲一边看讲稿,收获一定会更大。另外,各位最好使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由《红楼梦》研究所和红学研究会主持修订的版本作为阅读的底本,因为这个专题使用的就是这个版本,所发的原著文字依据这个版本,标点分段也都完全依据这个版本。
最后,希望我和各位一起进行的这次《红楼梦》阅读之旅,能够实实在在成为各位最有收获的《红楼梦》阅读之旅。
有兴趣的高中生朋友和其他各界朋友可到“喜马拉雅”搜索“《红楼梦》全书精讲”。也许你会收获一点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