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一路打进了北京城,清朝统治者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狼狈出逃,不得不急召李鸿章北上再次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收拾残局。当时李鸿章78岁高龄,再加上之前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打击,身体已经不行了;经过舟车劳顿,以及和列强谈判劳心劳力,李鸿章健康迅速恶化,时常咳血,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他就病逝了。

李鸿章死后,清政府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在其安徽合肥老家、京城以及他立过功的地方建立10处祠堂,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这在清朝汉族官员中是独一份的。而李鸿章去世后,他的儿子在风云变幻的清末民初又有着怎样的际遇呢?

李鸿章剧照

李鸿章有三个儿子,在当时的年代来说是典型的老来得子,42岁才有了亲生儿子李经述。或许是看透了清末官场危险,不希望后代深陷其中,李鸿章并没有让儿子继承政治衣钵的意思。三个儿子既没有像李鸿章一样成为影响清朝局势的军政要员,也没有在李鸿章创立的淮军北洋体系中手掌大权,而是成了有地位但权力小的清贵官员。没有权力自然不会遭到针对、打压,再加上李鸿章多年来经营的人脉关系,不论是清政府时期,还是北洋政府时期,李鸿章的后代基本都生活的不错。

李经方

长子李经方是李鸿章40岁时过继的六弟李昭庆的儿子,虽然后来李鸿章有了自己的孩子,但仍将李经方当作“嗣子”、“大儿”。李经方读书不错,早年间走的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路子,是正规科举出身;直到1871年李鸿章奉命办理天津教案,李经方跟着父亲搬到天津这个洋人众多的地方,见到了众多涉及清政府内政外交的重大事项的处理过程,开拓了眼界,开始作为李鸿章的助手参与外交事务。

李经方应该算是清朝第一批专职外交官,担任过驻美参赞、驻英参赞、驻日公使等职,遍访欧美诸国,受到过俄国沙皇、德国皇帝、英国女王、美国总统等政要的接见,外交经验丰富,《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重大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1901年李鸿章去世之前上了一份奏折,其中说到“吾儿经方,不堪重任”,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护,避免了李经方成为清政府外交上的“背锅侠”的局面出现。

马关条约

李经方属于一生抱负不得施展的人物,虽得父亲李鸿章看重,政治、经济、外交等问题都能参与讨论,但一直被严格约束在李鸿章身边,自己的想法得不到重视,只能担任为父亲之命是从的办事助手,特别是1895年《马关条约》谈判伤了李经方的心。李经方在1890年至1892年担任过驻日公使,对当时日本的了解远超过其他官员,《马关条约》谈判中如何与日方周旋、如何与日本谈判代表伊藤博文据理力争,他有自己的策略想法,可惜都被李鸿章制止了,最终在清廷命令下基本全盘接受日本的要求,李经方成了签字画押的“工具人”。

《马关条约》谈判事务处理完后,李经方直接避居上海,干脆没回京复命。此后李经方虽然还跟随李鸿章出席各种外交场合,但已经没有在马关谈判时那么用心尽力。李经方为清政府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通过外交努力,将邮政大权从洋人手中收回,李经方也是中国第一任邮政总局局长。

辛亥革命后李经方没有继续在北洋政府中任职,先是住在上海,后来搬到大连,退出政治舞台,安心当个寓公,不论是1917年的“张勋复辟”,还是1932年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人扶持下建立“伪满洲国”,李经方都没理会,安心隐居。1934年,李经方在上百位亲友陪伴下过了80岁大寿不久就去世了。

李经述

次子李经述是李鸿章42岁时才有的亲生儿子,嫡长子,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曾国藩见了孩子之后对李鸿章说:“此公辅器也”,但李经述最终却是李鸿章儿子中仕途最不顺的一个,或者说基本没走上仕途。李经述1864年出生,他长大成年的时候正是李鸿章权势日盛、如日中天的时候,但李经述没有依仗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为自己谋好处;李鸿章也没有为儿子安排的意思,而是让其去考科举。

可李鸿章权力越大,对手越多,与朝廷中的清流读书人很不对路,这使得李经述科举考试之路并不顺利,22岁考中举人之后就再无建树。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李鸿章威名尽丧,官场从来都是雪中送炭的人少,落井下石的人多,当年科考李经述本已经高中入围,与李鸿章有宿怨的考官却将李经述考卷替换,使李经述再次落榜。

李经述唯一一次以清廷官员身份办事就是1896年李鸿章奉命出使欧洲,当时李鸿章已经74岁高龄,清廷特许李经方、李经述随父出行,李经述得了个三品参赞官的职务。这次出访回国后,李经述远离官场,闭门读书,对科举考试也不放在心上了。

李经述(左一)

1892年,李经述生母赵氏病逝,李经述悲痛欲绝,常常大哭到昏厥,伤了元气。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北上主持谈判,李经述为不能随行照顾、替父分忧而担忧;后来又听闻李鸿章病倒、咳血,李经述立马前往京城,五十多天寸步不离日夜照料,但李鸿章最终于1901年11月7日去世。双亲先后离世对李经述打击很大,身体慢慢在悲伤中垮掉了,在父亲去世百日的时候,也就是1902年2月中旬,李经述也去世了,享年39岁。有感于李经述的孝行,清廷降恩褒扬,将李经述的事迹编入国史孝友传,让其儿子李国杰承袭李鸿章的一等肃毅侯爵位。

可以说在同时代的人看来,李经述除了个“孝子”名声之外,根本是个小透明。实际上李经述非常有才华,善写诗词,对于历朝历代兴衰治乱之原因有深入研究,清朝当时的时事政治、朝野掌故也有深入研究。只不过李经述为人低调、深自韬晦,从不显摆,除父亲李鸿章了解其才华外,其他人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直到李经述去世后,后人整理其遗物才了解李经述的才华横溢。

李经迈

李经迈是李鸿章最小的儿子,是侧室莫氏(为李家丫环出身)所生,在那个年代庶出子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的。因此1901年李鸿章去世后,不论是清廷的赏赐抚恤,还是李氏家产的分配上,李经迈都是吃亏的。官场上李经迈挂了一堆主事、员外郎、光禄寺卿等官职,但都是虚职,没有实权,唯一担任过的实职就是干了两年大清驻奥地利公使;在家产分配上,李经迈得到的基本是在当时不被人看重、价值不高的股票和地段不好的房产,名下几处好房产还是李鸿章生前照顾小儿子为其置办的。

李经迈在科举、仕途上天分不高,却善于经营人脉关系和理财。有李鸿章打下的底子在,李经迈交友的起点是很高的,再加上他会做人,与清朝皇族宗室,列强在华大商人、银行家、外交人员都有良好的关系。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之后,李经迈退居上海经商,依靠精准的眼光,他抓住各种市场机会,迅速让手中的股票和房产增值无数倍,成为上海滩富豪,名下豪宅、名车、轮船、汽艇全都有;各种文玩古董、珍贵藏书字画、皇家赏赐的中外礼品能装满好几间屋子。

枕流公寓旧照

李经迈经商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学习外国的商业模式,他应该算是中国第一批房地产开发商了,在上海大做房地产生意,从未失败过。始建于1929年的“枕流公寓”是其得意之作,楼高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有公共游泳池,公寓内有2500平方米的花园草坪,顶楼平台供住客休闲使用;全楼安装暖气片,集中供暖;公寓内部装修豪华,以西式风格为主,属于当时上海的顶级公寓之一,大批外国人居住于此。另外因为李经迈在中外的人脉关系,清政府和北洋政府几次向英国借款是由其牵线搭桥,据说每次借款李经迈所得回扣在百万两以上。

有李鸿章这样的政坛大佬父亲,李经迈可能也不甘心当一个普通的商人,清朝灭亡后依然和一批遗老遗少们密切往来。1917年“张勋复辟”,李经迈也有参与,被封了个外务部左侍郎的官职,仅仅12天这场闹剧就结束,李经迈再次回到上海当个富家翁去了。生活上的富足掩盖不了政治上的失意,李经迈在60岁生日的时候给自己写了个《墓志铭》,自称“综计一生,所作者,不甚爱惜之官;所办者,无足轻重之事;所遇者,全无心肝之人;所闻者,不知羞耻之言!”很是愤懑。1938年李经迈去世,享年63岁。

李鸿章家人

清末民初是一个权力斗争激烈、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在李鸿章死后,他的后人早早远离政治中心也是一件幸事。除了李经述因为悲伤过度早早离世之外,经方、经迈在那个乱世都算是长寿之人,而且三人都有子嗣延续,可以说李鸿章后人的生活比当时大多数人都富足、幸福太多了。

举报/反馈

青槿纪实

6.8万获赞 5842粉丝
喜欢纪实的可以关注青槿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