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本 文 约 4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分 钟


提起玉门关,人们马上会想到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境内,始建于西汉,是一座古有盛名的关隘。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扫除了匈奴在河西走廊的势力,将河西走廊纳入大汉版图。为了经营西域,汉武帝先后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并建立了玉门关和阳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从此以后,玉门关与阳关一北一南,控扼丝绸之路从敦煌以西分岔的两条要道。这两座关隘不仅是军事要塞,也是商旅和货物往来的集散地,从当地大量的出土文物中,依稀可以窥见其昔日的繁华。


近日,悬疑剧《西出玉门》的播出,使享誉千年的玉门关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不妨回顾历史,弄清楚玉门关设立的来龙去脉。


图片

来源/电视剧《西出玉门》剧照


玉门关的设立


汉武帝夺取河西以前,玉门一直都是古羌、犬戎、月氏、乌孙和匈奴等游牧民族的生活驻牧之地。汉廷在河西所设的郡县,名称绝大多数来自民族语言,据此推测,这些地名此前就已存在,是原本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所起地名的遗留。例如敦煌、玉门、禄福等,都应该是民族地名的汉语音译。至于究竟属于哪一语系,其本义又如何,现在已难以考证。


根据学者研究,“玉门”一词的词源可能与月氏(禺氏)人有关。由于古月氏人善于采玉制玉,商人创造“玉”字时就是借音“禺氏”省读,其义也是以人喻物,用月氏人的专长代指玉石。而玉门最早的地理位置,就在嘉峪关以西至敦煌间。从夏商到汉,这里一直都是盛产玉石之地,是中原王朝的最大玉石输送地。汉人将这里称为玉石源头或玉石通道——玉门,恰如其分。


至于玉门关具体的设立时间,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汉将赵破奴破楼兰,次年“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这我国正史中首次出现玉门。玉门关此时既然已经存在,那么其设立时间必在此前,可上溯至元狩二年(前121),“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混邪王降汉后,汉军继续追击匈奴,于是“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既然“道可通”,那么玉门关很可能是在这一时间到公元前108年的这13年间设立的。


图片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记载关于“玉门”的书影。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清乾隆武英殿校刻本)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道:元鼎二年(前115),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来,“而汉始筑令居以西(长城),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按照惯例,置边郡的同时也要设置边关,玉门关可能就此应运而生。参照学者对敦煌悬泉置出土汉简的研究,最早记录悬泉置的年限是“元鼎六年”(前111),并出现了“酒泉玉门都尉”。玉门关作为军事边防单位很可能是早于行政郡县存在的。因此,玉门关的设立时间应该不会晚于公元前111年。


对于汉玉门关的关址,历来看法不尽一致。唐宋时期的一些古籍,如《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均认为在唐寿昌县(今敦煌市南湖乡寿昌故城址)西北118里。敦煌遗书《沙州图经》《沙州城土境》《寿昌县地境》等认为在唐寿昌县北160里。21世纪以来,依据敦煌西北80公里许的小方盘城所出“玉门都尉”等汉简,许多学者认为该城即汉玉门关。还有学者认为最早的玉门关在敦煌之东,或汉玉门县(今玉门市赤金镇)附近,太初二年(前103),李广利伐大宛后才迁到敦煌西北。

图片西汉时期玉门县位置示意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依据敦煌马圈湾等地烽燧遗址所出汉简以及当地地形、驿道相关位置等考证,认为玉门关应位于临要燧东侧,玉门候官燧(马圈湾)西侧,似在小方盘城西11公里的马圈湾遗址西南0.6公里处,通往西域的古驿道从此高地中间穿过。但关城遗址尚未找到,或已毁坏无存。尽管看法不一,也均认为汉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终汉之世没有改变。敦煌汉长城沿线烽燧遗址所出大量的简牍亦证明了这一点。


玉门关是中西交流之路的大门,伴随丝绸之路而诞生、迁徙、兴衰。汉唐之后,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东移,河西地区的重要性随之下降。尤其是唐朝因安史之乱而衰落后,河西地区被外族统治,长期战乱不休,丝绸之路衰落,玉门关也随之消亡。“玉门”后来出现在五代宋初的文献时,仅作为地理名称使用,没有了建关设防的条件。到了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西夏占领河西全境后,玉门关从史籍中销声匿迹。值得庆幸的是,就在玉门关从地面上消亡600多年、书面上消失300多年后,中西交通再度畅通,明初又在嘉峪置嘉峪关,实乃汉玉门关的重生。


图片甘肃嘉峪关长城旅游景区历史古建筑风光航拍。摄影/陈小羊,来源/图虫创意


玉门关与阳关


与玉门关同时期设立的阳关的知名度不遑多让。唐朝诗人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堪称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让阳关这个边陲关隘被世人所知。


据考古发现,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墩山之南,是一望无际的沙滩,沙滩上散布着许多古代的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此地发现了城市遗址,还出土了大批遗物。从遗迹及文物分布看,这里在古代是十分繁华的城市。由于此发现与《新唐书·地理志》及敦煌遗书《沙洲图经》等史料记载的汉代阳关位置相符,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座城市遗址就是汉代阳关的关城所在地。


图片

阳关位置示意图。来源/道光《敦煌县志》卷1《敦煌疆域总图》


一般认为,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古人以山南为阳,故被命名为阳关。但“阳关”一名的由来其实可能与移民村落有关。统治河西地区后,汉朝开始从内地向这里迁徙移民,其中就有一批来自南阳、颍川郡的移民迁徙过来并建立了村落,因此,阳关可能是这批移民以故乡来命名的。还有一种可能,玉门关与阳关一北一南,其位置关系与成皋的玉门和阳翟的阳关相似,因此,这些来自河南地区的移民参照故乡来命名河西的玉门关与阳关。


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两者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与更侧重军事相关事务的玉门关不同,阳关负责与西域地区通使和商业贸易往来,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线上的“门户”。


阳关是出敦煌前往西域的必经关隘,其交通往来在西汉时期最兴盛。《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诸国的里程时,都要记载本国到阳关的距离。这说明西域诸国之人行经阳关前往长安时,阳关是他们必须经过的关隘。阳关置都尉,负责关隘的守护和检查过往行商使者,还负责护送外国使者和行商。西汉在西域的行政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与中央政府间的信息沟通,也须经由阳关往来


图片天白云下的甘肃敦煌阳关景区:阳关烽燧。摄影/海峰,来源/图虫创意


阳关是汉经营西域的物资存储与转运的必经之地,也是河西地区的物流中心。汉朝运送到西域的各种军备物资以及屯田军队士兵、官员和家属,都要经由阳关;西域各国使者和商团携带的名马、骆驼、酒曲等特色物产也要经由阳关再销往长安等地;汉朝先进的铁器和冶炼技术、医药和医学技术、丝绸和纺织技术、纸张和造纸技术等也是经由阳关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由此可见,阳关对汉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由于军事战争与环境变迁,到东汉末期,阳关渐渐没落,失去了西域“门户”地位。在魏晋北朝时期,阳关道仍然使用通畅。西晋时甚至设阳关县来维护阳关的运行。北周时期,阳关成为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但也不妨碍其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并与新、旧玉门道一同在隋唐时期河西与吐谷浑、西域之间的交通上发挥着连接作用,对西北军事战略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玉门关与汉长城


提及长城,我们首先会想到秦长城,其次是留存至今的明长城。实际上,汉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自汉长城起,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完备的长城体系基本成形。汉长城是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而修建的,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汉长城对促进河西地区从游牧区转变为农业区,以及汉朝势力进入西域,开辟和保护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自然与历史原因,在玉门关遗迹附近,汉长城的遗迹至今可见。就在今天汉玉门关遗迹,即所谓的“小方盘城”以北,东西走向的汉长城依旧蜿蜒逶迤,一望无际。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直达阳关。汉长城多在戈壁和草原通过,一般无险可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汉长城在修筑过程中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办法,依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在不同地段上,有的夯筑塞墙,有的开挖壕沟,有的纯粹是自然屏障,而有的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栅栏式防御工事,其中大部分利用高出湖滩的自然沙梁,用红柳、芦苇、胡杨木夹沙砾土叠筑而成。


图片20世纪初拍摄的长城。摄影/威廉·帕德姆,来源/(英)威廉·林赛著;李竹润译:《万里长城 百年回望:从玉门关到老龙头》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这些长城大多面目全非:或被夷为平地,踪迹无寻;或颓为田埂、浅沟;还有许多地段被今人当道路使用,已失却往日风采。然而,根据长城资源调查统计,在当初玉门关的统辖范围内,玉门候官下辖汉长城边墙约56公里,大煎候官下辖汉长城边墙约58公里。这些汉长城遗址中,至今可见的城墙高度仍有3.75米,基宽3米,顶宽1.5米,汉长城昔日的风采可见一斑。汉长城屹立千年不倒,仍雄踞在浩瀚戈壁之中,蔚为壮观,确为中国军事史及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玉门关作为汉长城的一部分,包含了各类设施,如障、坞、燧、关、置、仓、边墙等,共同实现了玉门地区的居住、屯田、御敌等历史功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烽燧。烽燧在汉简中也称“亭”“燧”“亭燧”“亭障”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烽火台”。在汉长城遗址中,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而玉门关所辖烽燧共计34座。玉门关烽燧肩负着侯望的重要功能,驻有望吏卒,因而有房屋、积薪等附属遗存,构成了一个小规模的生活区。据统计,玉门关的烽燧涵所涵盖的附属遗存有:屋顶铺舍、望楼4座、房屋基址21座、围墙基址9座、积薪堆遗存49个、井1口。通过对这些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并与文字史料和出土汉简的记载相结合,我们可以对两千多年前汉朝边关军人的生活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图片《玉门关上》。作者/吴作人

玉门关自汉武帝时期正式设立,到宋仁宗景祐三年 (1036) 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彻底消失于史籍,共存在1100多年。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玉门关始终处于中西交通的关键枢纽,也是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9年

李殿元:《阳关、玉门关、嘉峪关考察》,《文史杂志》2011年第1期

潘竟虎、潘发俊:《汉玉门关地理位置再考》,《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4期

王琳峰:《从屯田到守边——以玉门关为例谈经济与军事双重因素下的汉长城体系》,《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年第2期

王蕾、卢山冰:《汉唐时期阳关的盛衰与丝路交通》,《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6期

张文生:《西汉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考辩》,《甘肃政协》2021年第4期

郑炳林:《“阳关”在哪里?》,《甘肃日报》2023年8月30日


来源丨国家人文历史(文/韩靖宇)
编辑丨甘小博
举报/反馈

甘肃省博物馆

36.4万获赞 3.7万粉丝
展国宝风姿 讲甘博故事
甘肃省博物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