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两艘无人水面舰艇分别是“游骑兵”号(USV Ranger)和“水手”号(USV Mariner),它们长约190英尺(约58米),可以自动驾驶,携带和发射导弹。它们起始于加利福尼亚州文图拉县海军基地,在太平洋地区进行了数周的演习后,于本月抵达了横须贺基地。
美国海军无人水面舰艇第一师的指挥官杰里米亚·戴利说,这些无人舰艇参与了2023年的大规模演习,与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及其打击群一起进行联合作战,以便海军对这种新技术进行评估。他说,这些行动为未来的无人项目和其他原型制定发展蓝图提供了新见解和学习机会。
戴利还说,无人水面舰艇可以使兵力倍增,取代海上打击群中的驱逐舰,追踪敌方目标。他说:“例如,一艘驱逐舰和两艘无人水面舰艇能够替代三艘驱逐舰。”
无人艇作战概念是指利用无人艇作为海上作战的一部分,执行各种任务,包括侦察、监视、打击等。与传统水面舰艇相比,无人水面舰艇在获取战场情报和目标信息、感知战场态势、运作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在美国造船业不断衰退、大型战舰建造成本继续攀升的背景下,大量无人舰艇组成的“幽灵舰队”将承担美国水面有人舰队辅助“海上传感器”的角色。同时数量庞大的无人舰艇能发挥“海上狼群”作用,依靠数量和低成本优势发起直接打击行动。比如与巡航导弹相比,尽管自杀式无人艇的速度更慢,但其可携带爆炸物具备更大的威力,加之这种无人艇可以使用复合材料打造,借助暗夜和复杂水域的掩护其本身同样难以发现,因此这种装备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奇袭的效果。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本月初在国防工业协会的讲话中表示,五角大楼计划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多个领域部署数千个可消耗的自主无人系统,利用大量的无人艇和无人机来克服对手在人力、舰艇、飞机和导弹方面的巨大优势。“游骑兵”号和其他五艘美国无人舰艇属于“幽灵舰队霸主”(Ghost Fleet Overlord)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始于2018年,旨在将自主作战整合到海军中。该计划的支持者表示,这类舰艇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在敌方火力范围内作战,从而使载人舰艇能够远离战区。
在2022年位于美国海军中央司令部管辖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就不断测试各种类型的海上无人平台。在过去的一年中第五舰队在波斯湾及附近海域操作水面无人航行器累计超过2.5万小时,其中一艘代号为“无人帆船探险家”的自主无人水面航行器更是在没有加油或维护的情况下,在海上持续航行220天之久。美国海军表示,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打造首支无人化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