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又称为伊斯兰教徒、伊斯兰信徒、回教徒,是对所有相信伊斯兰教教义之人的总称。穆斯林是阿拉伯语音译,伊斯兰教教徒的通称。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中国穆斯林”。
在中国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中相当一部分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1、简介
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可以指现今的伊斯兰国家或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2009年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占全世界的23%。穆斯林民族,即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穆斯林包括了穆斯林民族,因为许多非穆斯林民族也有许多伊斯兰教信仰者,包括一部分行为语言伊斯兰化的犹太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族人种)、鞑靼人等少数族群;尤其是包涵长期居住在伊斯兰国家融入穆斯林民族中的少数族群。因为同样的信仰,经过长期长期间的结合、同化、繁衍生息,终而形成伊斯兰民族。
总而言之,穆斯林民族是伊斯兰教义所支配而构成的民族。
2、世界分布
阿拉伯人、波斯人、吉兰人、卢里人、马赞德兰人、库尔德人、普什图人、哈扎拉人、提穆里人、阿塞拜疆人、土耳其人、土库曼人(一说应包括中国境内的撒拉族)、卡拉卡尔帕克人、巴什基尔人、巴什科尔特人、达格斯坦人、鞑靼人(包括中国境内的塔塔尔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包括中国境内的乌兹别克族)、塔吉克人、吉尔吉斯人(包括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维吾尔人、中国回族(附东干、保安、撒拉、东乡等其他穆斯林民族)、车臣人、俾路支人、布拉灰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柏柏尔人(附摩尔人)、里夫人、卡比尔人、图阿雷格人、努比亚人、贝扎人、索马里人、斯瓦希里人、尧人、阿贾瓦人、毛里塔尼亚人、豪萨人、曼丁戈人、曼丁加人、沃洛夫人、索宁克人、马来人、摩洛人、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布吉人、班查尔人、亚齐人、望加锡人、东南欧穆斯林族、阿尔巴尼亚人。
3、中国分布
中国共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
4、各族概况
回族人口860.2978万人,通用汉语,其先祖是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各穆斯林民族、回鹘人,与信奉了伊斯兰教的汉、蒙、藏等民族长期共同生息、发展融合而形成的。接受了一些儒家传统文化与习俗,并接受汉语为自己的民族语言,但保持了伊斯兰的基本教义与教法。绝大多数属逊尼派,教法上属哈乃裴派。人口分布为大分散,小集中。
维吾尔族人口721.4431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大多数聚居在南疆。使用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其先祖是定居在中亚、新疆的回鹘人、突厥各部族及生活在中亚、新疆的其他部族长期共同生息、发展、融合而形成的。属逊尼派中的哈乃裴派。
哈萨克族人口111.1718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3个自治县: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使用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由汉朝时期的匈奴、乌孙、阿兰、康居和中世纪的突骑施、葛逻禄、乃蛮等诸多部族长期共同生活、发展融合而形成的。属逊尼派—哈乃斐派。
柯尔克孜族亦称吉尔吉斯族,人口14.1549万人,80%聚居在南疆克孜勒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其余聚居在南疆西部和北疆西部的其他县城。使用柯尔克孜语,属突厥语族,同时也使用维吾尔语。柯尔克孜—词是从“柯尔”与“克孜”两个词组成,“柯尔”意为40,“克孜”意为姑娘,即40个姑娘。传说古代柯族先民居住在今南西伯利亚叶塞河上游。公元2世纪建立了一个王国。40个姑娘因违犯了国王法度,10个人迁居于平川,后与其他部族繁衍生息,发展融合成近代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人口3.3538万人,60%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境内,40%散居在莎东、泽普、叶城、皮山等县。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操东伊朗语。其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东伊朗语的粟特、吐火罗、巴克特里亚等古老部族。公元1世纪初,生活在塔什库尔干一带操东伊朗语的上述居民建立过王国。
乌孜别克族人口1.4502万人,散居在新疆乌鲁木齐、伊宁、塔城、莎东、喀什等城市,使用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族名源自14世纪蒙古钦察汗国乌孜别克汗(1312—1340)。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在其封地里海、咸海周围建立了钦察汗国,其第三代可汗乌孜别克归信了伊斯兰教,在汗国推行伊斯兰化,乌孜别克逐渐成为汗国和居民的名称。15世纪钦察汗国瓦解,部分居民东迁中亚,占领了布哈拉、撒马尔汗、塔什干等城市,和当地操突厥语的居民融合形成了中亚的乌孜别克族。自14世纪以来成批的乌孜别克商人、传教师从费尔干纳来到新疆定居。
塔塔尔族人口4873人,散居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使用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维吾尔、哈萨克族杂居,也通用这两个民族的语言。“塔塔尔”、“鞑靼”是同一名称的不同译音,是中国唐代北方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一个游牧部落,蒙古人兴起后并吞了塔塔尔,遂称为蒙古部落的一支。13世纪蒙古人西征时西方人、阿拉伯人把蒙古人统称为塔塔尔。15世纪伏尔加河中游及卡玛河流域的居民建立了喀山汗国,汗国的统治者自称是蒙古人的后代塔塔尔人,塔塔尔遂逐渐成为喀山汗国居民的族称。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塔塔尔人是钦察人,蒙古人、保加尔人等许多说突厥语的部族融合发展而形成的。16世纪信仰伊斯兰的喀山汗国被沙俄并吞,塔塔尔人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19世纪,伏尔加河流域、喀山等地区的塔塔尔商人、传教师继续来到北疆定居。
撒拉族人口8.7697万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无文字,一般通用汉文,不少人通藏语。撒拉族的祖先是中亚撒马尔汗突厥部落的一支,公元13世纪,他们的先祖克尔马尼及其第拉哈马尼因不堪忍受统治者的压迫,携眷属18人东迁,以寻找一个新的定居点。他们赶着一峰白骆驼,驮着一本大型手抄本《古兰经》和故乡的土,越过新疆来到青海循化发现一眼清泉就定居下来。
东乡族人口37.3872万人,主要聚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现有31万多人,其余散居在临夏其他县、兰州、宁夏、青海、新疆的昌吉、伊犁、塔城等地。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加杂不少突厥语、波斯语、阿拉伯语词汇,无文字。对东乡族传说不一,一说是13世纪驻扎河州的蒙古军队将领归信了伊斯兰教,于是士兵也随之归信了伊斯兰教。一说是来自中亚的色目人、回族人,一说是蒙古人、回族人、汉族等成分融合而成。“东乡”意为东部乡村,因为东乡族定居于河州(今临夏市)城东部山村而得名。
保安族人口1.2212万人,主要聚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于临夏自治州其他县城及青海循化县。使用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语言中夹杂着许多汉语借词,大多数人通用汉语。其族原一般认为蒙古人西征归来时把大批中亚、西亚穆斯林战俘带回中国,编成军队,帮助他们统一中国。战后把这些军队留在原地驻扎屯恳。保安族是留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的一支蒙古、回族士兵,同当地的汉、藏等民族融合而形成。特产有保安族腰刀。
5、中国伊斯兰教特点
中国伊斯兰教特点:伊斯兰教一般认为是在唐朝永徽二年(公历651年)传入中国。那时是伊斯兰光明的时期,距离穆圣很近的光阴传过来的正教,是逊尼派的伊斯兰教。中国的穆斯林走的是符合大众的道路,它被称作盖低目,即古老的、保守、守旧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中国的逊尼派一直保持着在7世纪以来的伊斯兰传统,没有加以改变,因此也就保证了我们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的纯洁和正统。与当今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流派就有了区别。
婚俗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同意,双方父母同意,必须有证婚人到场,男方给女方一定数量的聘金。一般必须与同教人结婚,可以娶四位妻子(在符合条件下)。结婚仪式由阿訇主持,阿訇先询问双方是否同意,接着念“尼卡哈”(主婚经文),最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核桃、红枣撒给亲属,婚礼就此结束。迎亲与送亲要互赠“份子”(喜钱),有的地方也有闹房的习惯。结婚当天置办筵席款待宾客,一般都是九碗一盘端或十三花(8个行菜,5个佐菜)。亲友赠送礼钱、礼物祝贺。
葬礼
在人临死前的弥留之际,近亲属要在枕旁默念“克里麦,团依拜”的经语。停止呼吸后,亲人要顺其肢体,合其眼睛,闭其齿口,整理容发,理展四肢,用一块干净宽白布盖住亡人全身,放置在宽敞通风的地方,按伊斯兰教经典规定“三日必葬,葬必从俭”,外族、未洗浴者不许看亡者尸体。待葬期间不宴客,不披孝,不烧纸祭奠。葬埋程序大体有备殓、浴礼、殡礼、埋葬、坟墓五个方面。
卫生
穆斯林诸民族历来是爱清洁、讲卫生的民族。回族穆斯林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是以健康为前提,以科学为依据,从伊斯兰教教法的严格规定逐渐演绎为生活习惯的。回族人除了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对生理卫生也非常注重。如男性儿童要行割礼,即割去生殖器官包皮,以免储存脏物,感染疾病。回族也非常注重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教法规定,妇女在行经期间不得进行房事,妇女分娩后过四十天才能交媾等等。在宗教生活方面,教法规定,身体不洁净者是不准进入大殿礼拜的,真主也不接受他们的拜功。因此,从穆罕默德时代起,穆斯林就养成了人人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并将讲卫生作为对伊玛尼(信仰)虔诚的表现。世界上清真寺星罗棋布,每座清真寺必有沐浴室。条件允许的穆斯林家庭都有按教规进行沐浴的设备,这是因为穆斯林每天五次礼拜以及聚礼、会礼、婚前、纪念先人祈祷活动前都要沐浴。
饮食禁忌
伊斯兰教是一个有一定饮食禁忌的宗教。最主要的禁忌源于《古兰经》的规定,即:死动物(包括因打、摔、触、勒、电等原因而自死的动物)、流出的血、猪肉和非诵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以及酒。伊斯兰教之所以禁止信徒食用这些东西,是出于"重视人的性灵纯洁和身体安全"。动物不宰自死或因疾病,或为衰老,或为中毒,其肉不可食;血液乃动物所需各种养分的输送渠道,往往残存有害物质,不可食;猪形态不佳,不择食物,性情懒惰,为《古兰经》所禁止,故不可食。至于禁食"非诵安拉之名屠宰的"动物,是因当时多神教徒杀牲畜时,必诵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名字。伊斯兰教为了从思想上消除一切形式和意义上的多神崇拜,遂禁止食用诵偶像之名而宰的牲畜,要求信徒宰牲时应诵安拉(真主)的名字,以示区别。至于酒,在伊斯兰教初期仅限制用量,以不醉为限,后因有人酒醉出现贻误正事,影响团结的行为,遂宣布为禁物,不可饮。
6、节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波斯语称“肉孜节”。与“宰牲节”、“圣纪”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视开斋节为盛大节日,称之为“大尔德”。时间是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是日早晨沐浴盛装,喜气洋洋地赴寺参加会礼,并按规定交纳开斋捐(即索德盖?菲退勒),借以完善全月斋功,周济贫穷,共度佳节。会礼结束时,互道“色兰(目)”,表示节日祝贺,并依礼俗宴请宾客,互赠节日食品。穆斯林有的在家诵读《古兰经》,祈求真主赐福;有的游坟诵经,悼念亡人。新疆地区突厥语系及其他语种的各民族穆斯林称此节为“小尔德”。此间除举行上述仪式外,还依照民族习俗欢歌载舞,以示庆贺。
开斋节是中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
宰牲节
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祭”、“献牲”,亦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又称“忠孝节”。时间是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即朝觐的最后一天。是日,通用汉语和突厥语系及其他语种的各族穆斯林,盛装赴寺参加会礼。
礼毕有条件者宰牲,其中一份牲肉施散穷人,一份馈赠亲友,一份留为自用,并游坟诵经,宴请亲友。有的地区穆斯林在节日前斋戒10日,与“莱麦丹月”30天斋相比,少其三分之二,故有“小尔德”之称。
中国新疆地区突厥语系及其他语种的各族穆斯林,特别重视此节日,是日除盛装参加会礼、宰牲宴请宾客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和民族体育活动,欢庆歌舞延续数日,故称为“大尔德”(即大节日)。
圣纪节
伊斯兰教传统节日之一。阿拉伯语“茂鲁德节”的意译,与开斋节、宰牲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亦称“圣纪”。据传,阿拉伯太阴历元年(象年)三月十二日(公历571年4月20日)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之日。希吉莱历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历632年6月8日)又是先知穆罕默德归真之日,故称“圣忌”。穆斯林习惯上把生日和归真日合并纪念,亦称“圣会”。届时,中国大多穆斯林聚众举行纪念活动,诵经、赞主赞圣,宣讲穆圣传教历史和圣训以及个人生平事迹等。还要宰牛羊集体设宴庆贺,表示对穆圣的缅怀。而“茂鲁德”意为“穆圣诞辰”,系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穆斯林对“圣纪日”的称谓。
6、伊斯兰教有哪些信仰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信仰(伊玛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等。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
六大信仰
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在我国穆斯林中视其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又有六大信仰之说:
信安拉。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教,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古兰经》第112忠诚章称:“安拉是真主,是独一的主,他没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据《古兰经》记载,安拉有99个美名(99种德性),是独一无二、永生永存、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创造一切、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无上权威。信安拉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体现了其一神论的特点。
信天使。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国和地狱,并向人间传达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的功过。《古兰经》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Jibra'il)、米卡伊来(Mikal)、阿兹拉伊来(Azral)及伊斯拉非来
(Israfil),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及降示经典、掌管世俗时事、司死亡和吹末日审判的号角。
信经典。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伊斯兰教也承认《古兰经》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经典(如《圣经》),但《古兰经》是比其它一切经典优越的,《古兰经》是包罗其它一切经典的意义,信徒即应依它而行事。
信先知。《古兰经》中曾提到了许多位使者,其中有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萨、尔撒(即《圣经》中的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只有安拉知道他们的数目,使者中最后一位是穆罕默德,他也是最伟大的先知,是至圣的使者,他是安拉“封印”的使者,负有传达“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因为他是被安拉派遣到人神两类的使者,只要信仰安拉的人都应服从他的使者。所以伊斯兰教是集闪族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哈尼夫思想、伊斯兰教)之大成的宗教。
信后世。伊斯兰教认为:整个宇宙及一切生命,终将有一天全部毁灭。然后安位使一切生命复活,即复活日来临。《古兰经》第五十五章第二十六节:“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将终朽坏。只有你的具有庄严和尊贵的主的本然长存。”又说:“的确,你们在复生日将被复活”。复生日到来的时候,一切生命的灵魂都将复返于原始的肉体,奉安拉的命令而复活,并接受安拉最终的判决:行善的人将进入天堂,永享欢乐;作恶的人将被驱入地狱,永食恶果。伊斯兰教所提倡的两世兼顾,号召穆斯林要在现世努力创造美满生活,同时也应该以多做善功为未来的后世归宿创造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相信后世可以制约人们今生的行为。
信前定。就是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对真主的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而此“前定”非“宿命”真主可以更改,只有通过虔诚的向安拉祈祷和努力,真主才会使其结果发生变化。
通过以上对穆斯林的简介、世界和中国的分布、特点、各族概况、节日及信仰概述、,我们可以看出穆斯林是有着共同的特点,即相信伊斯兰教的教义并遵守其道德规范。它代表了世界各地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所共有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