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

影片《十月围城》是一部富有戏剧性的历史片,它以高度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孙中山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时光。电影虽属虚构,却透露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度探讨,引领观众在现实与虚幻间游走,思考历史、个体与集体的真谛。

真实与虚构的交织

影片中,孙中山于1905年10月赴香港,历史上有其行踪记录,但关于他在香港的遇刺经历却无实据支持。该部分被电影艺术化地虚构,以便更好地构建剧情。在这场“十月围城”的设定中,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与虚构的剧情交织,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革命人物的形象塑造

电影通过对真实历史人物,如杨衢云、陈少白和李玉堂的形象塑造,深刻地展现了他们的革命信仰、人性情感和社会责任。例如,影片开场时,杨衢云被清廷刺客枪杀,当时的杨衢云,担任的是香港兴中会的会长。而杨衢云被刺是真实发生的,据史料记载,杨衢云,1861年生于广东东莞,1890年创立了辅仁文社,并且是香港兴中会的首任会长。1901年1月10日,杨衢云在其私塾内被清廷派出的刺客陈林开枪刺杀。

杨衢云遇刺,剧照

影片第二位人物陈少白作为革命的喉舌,《中国日报》的创办人,他为革命理念而奋斗,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真实历史上陈少白同样是《中国日报》的创办人,文艺革命的先锋,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革命胜利后,陈少白不愿做官,投身实业,并一直资助着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再有一个就是剧中的香港富商李玉堂,一位有良知、有正义感的商人,他资助革命报纸,站出来召集各行义士为孙中山保驾护航。在真实历史上,李玉堂的原型为李煜堂,是广东的实业家、香港富商、广东实业集团董事。1902年,其先后创立多家保险公司,集资并多次资助《中国日报》渡过难关。李煜堂确实有个儿子,生于1882年,于1900年赴日本留学。1903年,在孙中山所创办的革命军事学校学习,1904年加入同盟会。剧中给孙中山当替身的情节是影片虚构的。

剧照

个体与集体的冲突与融合

影片深入探讨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追求各自理念的过程中,人物之间出现了冲突和矛盾,但最终都走向了共同的目标。虽然人物们的信仰和追求各异,有些甚至并未真正理解“革命”的含义,但他们最终都为了共同的理念而团结一致。而影片最吸引观众的其实就是剩下的人,最成功的也是对这些人的塑造。

深度思考与观念引导

笔者深信信仰与理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们有时甚至能驱使人付出生命之重价。然而,单凭一场战斗、一部著作或一次亲历的事件,是否足以催生出一颗对信仰坚定不移、对理念无比忠实的心呢?我对此持保留意见。然而,这并不会妨碍人们做出正义的选择,因为即便是在千差万别的信仰和理想中,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追求,每个人心中都住着需要保护和珍爱的东西: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信守的承诺。正是这些看似复杂却又清晰的情感和理由,构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长城。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十月围城》这部电影虽未明言其历史叙述性质,却仍能触发观众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度思考。

我们大多数人或许没有太过崇高的理念,而更多的是随着时代的潮流,在巨大的波涛中荡漾出一朵朵无序却灿烂的浪花。其中,只有极少数浪花得以跃至浪尖,洞察时代的前行方向。而每一滴看似微不足道、方向未明的水滴,聚合之后却成就了汹涌澎湃的江河,不论是否觉醒,终成历史的编织者。

《十月围城》并非仅仅为了再现历史,而是要通过深度思考和观念引导,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人性和社会。影片中虚构的部分如同一个哲学难题,使观众反思历史、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艺术处理和虚构创意,提出了关于历史、个体和集体的深刻问题。所以它并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一场深度的思考。电影引发的思考不仅停留在大银幕上,更应该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我们理解历史、洞察人性和把握未来的一面镜子。

举报/反馈

东哥不是社会上的哥

2.8万获赞 62粉丝
请相信每次努力都算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