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一)控制型方法

控制型方法是以识别财务风险为前提,一般在财务风险出现前期,通过财务风险预估,分析有关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带来的经济损失,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以此降低财务风险出现概率。

同时,在财务风险出现后,采用各种科学的财务风险治理手段,减少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防止有关损失继续扩大。财务风险控制型方法包括财务风险规避法、财务风险控制转嫁法等。

财务风险规避法通常用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较大,且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项目中。

在运用该方法时,需要有关人员结合现实状况,立足财务控制原则,从全局视角出发制定多种财务风险规避方案,利用对比分析的方式,选出可行性高且风险控制效果好的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落实有关风险规避方案。

该方法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也能降低财务风险出现频率。但是相比其他方法而言,该方法属于消极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应用局限性较高。

因为企业在运营项目中,不仅会受到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还会受到财务管理以及从业人员工作行为等因素影响,在各个环节都会遇到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

一旦企业选用这种方法控制财务风险,也就代表企业放弃有关项目现有运营模式,这样企业即使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但是项目的经济收益也会随之减少。因此,企业应在特定情况下,谨慎选用该方法控制财务风险,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不会受到影响。

财务风险控制转嫁法又称非保险型财务风险转嫁法。企业可以按照合法的合同和类似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将本需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转嫁到非保险组织或个人。

财务风险控制转嫁法只是将财务风险由一方转嫁给另一方,无法从根源上杜绝财务风险。

(二)财务型方法

财务型方法是指在财务风险出现前期,企业通过统筹识别、仔细评估有关项目,分析有关项目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类型、发生概率以及损失等,结合实际情况事先合理安排财务工作,避免财务风险出现后给企业带来发展阻碍,为恢复项目运营,提高生产效益提供相应的财务支持。

现今我国企业常用的财务型财务风险控制方法为财务风险自留法,该方法又称承担财务风险法,是指企业自己承担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从本质上来看,该方法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发生前期,通过资金融通等手段,弥补风险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当其他财务风险控制方法无法实施,或者实施成本高,起到的财务风险控制效果较差时,企业应按照发展需求选择财务风险自留法。

但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影响财务风险发生概率的因素较多,并且在不同环境下带来的损失各不相同,因此,要想精准识别有关财务风险对企业而言较为困难。

因此,企业在选用该方法时,需要组织从业经验丰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强且综合实力强的财务风险管理者负责,确保该方法能够有效发挥出应用价值,增强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一)设置独立的财务风险控制部门

从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由于对财务风险的认知程度较低,习惯将财务风险控制任务分配给会计人员。然而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任务较多,个人工作精力有限,并且缺乏财务风险控制经验,无法有效完成财务风险识别、预估以及风险控制等工作,导致财务风险控制质量较差。

因此,企业要想有效控制财务风险,需要设置独立的财务风险控制部门,组织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负责财务风险控制任务。但是相较于西方国家和日本而言,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实施时间较晚,部分企业缺乏财务风险控制部门设置经验。

为了确保财务风险控制部门设置效果达标,企业应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和日本等国家的财务风险控制部门设置经验,一般情况下,西方国家习惯将财务风险控制任务专门分配给财务风险控制部门,日本习惯将财务风险控制任务分散给其他部门。

我国企业可以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文化,从中西方国家中汲取合适的经验设置独立的财务风险控制部门,对该部门赋予较强的独立性。

由领导者负责该部门的组织架构、岗位任务分配以及薪资发放等,让该部门定期将财务风险控制任务完成情况直接汇报给领导层,防止该部门受到其他管理层或者其他部门影响。

(二)增强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由于企业财务风险无处不在,企业需要增强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积极在财务风险发生前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财务风险识别、预估和防范等,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一方面,管理层作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引导者,应从个人工作职责出发,从思想上重视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通过阅读有关财务风险资料,充分了解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后期管理中积极开展有关财务风险控制活动,力求在增强自身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的同时,引导其他人员参与到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来。

另一方面,由于财务风险控制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的责任,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因此,企业应增强各部门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企业可以在例会上,组织领导者讲明财务风险控制部门的主要职责以及各部门的配合职责。

让领导者在例会上通过讲解有关项目运营特征、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同行竞争形势等,切实增强各部门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三)制定合理的财务决策制度

经过实践证明,合理的财务决策制度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效果的内在因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只有结合实情制定合理的财务决策制度,才能从根源上降低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第一,企业应在制定财务决策制度时,设计合理的财务决策流程。一般财务决策失误,尤其是出现重大财务决策失误时,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企业要想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规避财务决策失误,就必须根据现实情况设计合理的财务决策流程。

为了确保财务决策流程的合理性,企业在设计财务决策流程前期,应与最高财务管理者协商,探讨合适的财务决策流程,积极将调查研究、财务决策分析、财务决策审核以及财务决策实施等流程引入其中,使财务决策在合理的流程规范下能够有效避免失误。

第二,企业应在财务决策制度中引入相应的实施要求,让有关人员在开展财务决策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有关财务决策数据,分析有关项目可能会出现的财务风险类型和损失程度。

根据分析结果构建相应的决策模型,组织全体财务工作人员共同研究有关财务决策是否可行,以此提升财务决策的科学性,降低财务风险出现概率。

(四)建设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能够事先识别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能够为财务风险控制和跟踪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也能减少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应建设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是在构建该机制的过程中,将风险预警机制与财务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虽然目前各行各业关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由于各个企业财务风险的引发因素不同,未能针对行业特性建设统一的预警模型。

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质量,应根据内部现实情况,全面探究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根据探究结果构建合适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设计预警指标,要求有关财务人员在后期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时,结合现有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和预警指标识别财务风险。

二是在建设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企业应积极将反应机制引入其中,一旦财务工作人员在财务风险识别中发现潜在隐患,应要求有关财务人员及时做出反应,按照识别结果对有关财务风险进行跟踪管理,并事先制定相应的规避方案,力求在前期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当企业受到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出现财务风险时,应要求有关财务人员按照财务风险发生现状,做出相应的风险损失控制反应,让有关财务人员根据现实损失设置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结语

综上,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各行各业在发展中极易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出现财务风险。

企业要想获得平稳长远的发展,应立足现实情况探寻科学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和对策,设置独立的财务风险控制部门、增强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制定合理的财务决策制度、建设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预算管理,力求通过多种方法增强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举报/反馈

高飞趣味君

17获赞 1028粉丝
请大家给我点赞加关注我们的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