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刘联军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大败曹操的一场战役,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著名的一场,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大战之一。

赤壁之战

当时群雄割据,以曹操、孙权、刘备为首的各大集团都想扩张自己的势力,以争取统一全国,而已经统一北方,手握几十万军队的曹操,是最有希望达成这个目标的。

然而事与愿违,这场战役以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而结束,自此呈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直到公元280年西晋平吴时方才得以统一。

三国时期三大集团

正是因为这场战争与三国鼎立的局面息息相关,才会受到人们如此多的关注,历代史学家对这场大战也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但由于人们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和理解的差异,他们对这场战争的描述也是略有不同。

笔者对赤壁之战作战双方的战略、胜负原因和重大意义做一些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指点。

魏、蜀、吴三国的战略方针

赤壁之战,各大势力,都有自己的策略方针。

东汉末年

东汉后期,因皇权衰微,豪强世族势力不断壮大,国内出现了分裂割据、军阀混战的纷争局面。

曹操先后击败了北方的陶谦和吕布等小型集团,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袁谭、三郡的乌桓,迫使辽东的公孙康投降,这才让北边的局势稳定下来,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好了铺垫。

公元194年至198年,曹操三次攻打徐州,并先后败陶谦、灭吕布、破刘备彻底掌握徐州

官渡之战

之后在“官渡之战”中败袁绍“南皮之战”消灭袁谭,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三郡乌桓大获全胜,之后又威逼辽东公孙抗投诚,这时候北方基本上统一,也为南下打下了一定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之时,这时的孙权继承父兄之位,在江东有吴、会稽等六郡,欲一统南方,并积极进攻荆州夏口,“破其舟军”,斩刘表大将、江夏太守黄祖,向长江北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

曹操攻打荆州夏口

而刘备这时最为狼狈,在曹操的逼迫下,于建安六年逃到荆州,寄居在刘表篱下,在樊城驻军,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就这样,孙权和刘备就成为了对曹操有威胁的两大集团,也是曹操在南方发展的最大阻碍

曹操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南下,于建安十三年秋天七月,带领十五六万兵马,由邺城向荆州进发。曹军于九月抵达新野,刚继位的刘琮不战而降(刘表八月病逝,由次子刘琮继位)。

刘备得知刘琮已经投降曹,便向南方撤退,并从荆州收编了十余万大军,粮食辎重几千辆,从当阳出发,另派关羽率水军由水路出发,准备在江陵汇合

刘备剧照

曹操听说刘备准备退至江陵,便放下了辎重,轻军赶往襄阳,到襄阳之后率领五千精兵,日夜兼程三百多里,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大军

当时刘备大军虽然众多,但披甲者甚少,再加上仓促迎战,迅速被曹军击溃。

曹军获取大量的粮草辎重,刘备迫不得已只能放弃撤退江陵的决策,只带着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等数十名骑兵落荒而逃,曹军很快攻占了江陵

曹操剧照

曹操打乱了刘备和关羽在江陵会合的计策,夺取江陵,这是一场巨大的战略胜利,因为江陵是荆州的水军要塞,储存着大量的军需,是长江以北的重要要津,也是顺江东下游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在追杀刘备和江陵的策略是对的。孙权得知曹军南下,便派鲁肃去找败逃的刘备与其结盟。

刘备在长坂战败后,带着关羽率领的一万兵马,逃到了樊口,再加上江夏刘琦的一万兵马,一共两万余人,很难抵挡曹军,诸葛亮认为只有和孙权联手,才能与曹一战,刘备深以为是。

刘备与孙权剧照

诸葛亮受令跟随鲁肃前往柴桑,与孙权相会,孙刘二方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对抗曹军。这时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上面写着: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孙权把这封信摆在了众人面前。张昭等为曹操的强大所震慑,提出了投降的提议,鲁肃和周瑜都是知己知彼,对自己的胜算很大,说服孙权与刘抗曹,不必担忧。

于是孙权下令,并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领三万水军,与刘备的军队一起迎战曹操大军。

周瑜剧照

孙、刘联手抗曹之策,向来无人反对。唯独裴松之认为:

“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有战国之弊哉!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

裴松之的这番话,虽然是站在天下大一统的立场上,赞同张昭的建议,看似可行。

不过,脱离当时的兵家纷争和孙权也可争取统一的实际,而空泛议论,终不免是书生之见。

就在孙刘两人联手,准备抗曹的时候,身在江陵曹操又有了新的部署:

一方面,进一步拉拢荆州投顺的上流人物,赐爵许官加以利用,安抚百姓使之安定,以维护新的统治区域。

刘璋剧照

并派出刘巴过江,“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并与益州刘璋振威将军、刘瑁平寇将军,以避免各诸侯势力的枝节横生。

而另一方面,则是调动军队以“顺江东下”的方式,乘胜追击刘备大军,目标直指孙权

在曹操决定向东进军的时候,贾诩提出了安民休军的建议,认为“不劳众”就可以“江东稽服”,曹操则没有采取他的建议。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句话:“太祖不从,军遂无利。”陈寿认为曹操不听贾诩提议,决定“顺江东下”的策略是错误的。

贾诩剧照

但裴松之认为,在当时由于韩遂、马超等人对关右军构成了威胁,孙权和刘备必然会争夺荆州,曹操不可能在江陵坐镇南下,只能趁势而上,而赤壁之战失败则另有原因,与顺江东下没有任何关系,因此,说曹操决定顺江东下并不是“失算”,贾诩的建议“未合当时之宜”。

陈寿的想法被彻底否认了。可以说裴松之的话,比陈寿之的建议更有说服力。

曹军顺江而下,兵分水陆同时行军。水路自然是顺河而下,陆地上有东下军队吗?一些赤壁上的一些地图,只是描绘了曹军水路的东行,并没有陆地上的行军路线。

赤壁之战地图

依笔者看来,曹军东下有一队陆地部队,是因为“顺江东下”,不但可以理解为乘流而下,也可以理解为沿江而下。

曹操为了东进,肯定要将大部分兵力包括步骑兵在内,调往战场,一部分步骑兵可以坐船,大部分的士兵和物资都要从陆地推进。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手下的将领乐进、徐晃、文聘、满宠等将领,都曾追击关羽到汉津,吴人还说,曹军沿江向东,“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赤壁之役时,有不少曹军在江之北岸的乌林地区,有可能是从当阳、江陵等地,经江北陆路而来。

曹操败走华容道

所以,在战败之后,他们便从华容道逃到了江陵。孙、刘联军,亦是“水陆兼备,直逼南郡”。

曹操兵分两路,以江上水军为先锋,以北岸步骑兵为接应的战略方针,可谓是缜密之极。

后人对曹操的战法和军事部署有所议论。有人说,曹操南征一开始不战大胜,于是有了骄傲之心,所以才会大意,在兵力部署上露出了破绽。

有人说曹操犯了“策略上的失误”。却并未详细解释。

但也有人说,曹操自幼就警觉,赤壁之役时,他的政治和军事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不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他不会在强渡长江的号角声中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权”,也没有说出曹操的用兵之道。

赤壁之战

笔者认为,赤壁之战前后,曹操的兵力布置,既没有“可败的漏洞”,也没有“战术上的失误”,反而有一种“节奏”。

不是说他在华容道被打退之后,就料到刘备会发动火攻,而是提前布下了一条水陆相辅相成的兵力部署,之后,他又在江陵、当阳、襄阳一带布防,这才向北返回。

因此,笔者认为裴松之所说的“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孙、刘两军之所以能取胜,固然是因为他们联手抗击曹的策略得当,但曹军的败亡,却非战术失误所致。

孙权剧照

赤壁之战双方胜负原因

赤壁之战,孙、刘两国联军大获全胜,曹军大败,有几项具体原因。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军水师在赤壁与孙、刘联军相遇。“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退次江北”。

周瑜率兵,借黄盖诈降之计策,乘着东南的狂风,向曹操的水军发起了一场火攻,“烧毁了北面的船只,吞没了岸边的营地”。曹军“淹死了不少人马”

黄盖剧照

周瑜率领轻骑兵,紧随其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北军大坏”。曹操的船只被烧毁,水军大败,造成了地面部队的混乱,于是下令“引军从华容道”向南郡撤退。

之后因处于沼泽地带,人马败后,乱成一团,“死者甚众”。孙、刘两军“水陆兼程,直逼南郡。”“时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曹操将曹仁、徐晃、乐进三人留下,分别镇守江陵和襄阳等地,然后自己率兵北上。

曹操十几万大军,被孙、刘两国联军打得落花流水,损失过半,这是曹操从军生涯中最惨重的一战,也是孙、刘两家的一场大胜。

赤壁曹操战败

为什么曹操大军会败而孙、刘联军会胜?当事者的争辩和后人的讨论,各不相同。这里笔者就赤壁之战的几个论点,浅谈一些看法。

1.关于曹军“疾疫”的讨论

曹操于战后遗孙权书中提到“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这意味着,曹操并没有承认自己的战败,反而强调了自己“值有疾病”,他本人“烧船”,自动“退”走的。

裴松之深以为然,曹操在赤壁之败中,“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但对这一点,有人半信半疑,认为“很难判断”

裴松之

虽然也有人承认赤壁之战是曹操战败的,但却特意提到了“值有疾病”。然而,《江表传》中记载曹操在战争结束后遗孙权书的前后文,很值得注意,前文云:

“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文云:“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由此可以看出,《江表传》的作者,早就认定周瑜“声威远著”是因为“破魏军”,曹操留下孙权书信,是对周瑜“疑谮”的一种手段。

所以,有些学者说:“在赤壁之战时曹军的确有瘟疫,而“烧船自退”,则是曹操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

曹操剧照

曹操军队中有瘟疫,我们应注意到瘟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三国志》各篇中的记载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魏志•蒋济传》中记载的“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这句话,似乎是在征荆州的时候开始的。

《武帝纪》中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这句话,疾疫是在第一次大战之后发生的。

《郭嘉传》中记载:“后太祖出征荆州还,于巴丘有瘟疫。”这是曹操返回巴丘的时候,发生的瘟疫。

郭嘉剧照

陈寿《魏志》,大多是根据曹氏所说的魏国历史来撰写的,他自己也多偏向魏讳,而且他所写的瘟疫之事,都是在赤壁之战后才开始的,可见瘟疫并不是发生在交战的时候。

《吴志•周瑜传》中记载了两支军队“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这是从赤壁之战初开始的。

《吴主传》中说:“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这指的不是发生于战争初期。

笔者认为《周瑜传》中记载的孙权之事,很有可能是受到曹操遗孙权书的影响。

《蜀志•刘二收传》中记载:“会曹公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

《先主传》中记载:“先主与吴军水陆齐出,直逼南郡,时有瘟疫,北军死伤惨重”,这两条极有可能是在初战之后爆发的。

三国志书籍

因此,根据《三国志》中记载的情况,并不能确定瘟疫是在战争初期开始的,而很可能是发生在初战之后。

假如按常理推测,曹军东行时,按理说不会有瘟疫,但若早有瘟疫,曹操也不会向东进发。

曹操往东而来的水军,大部分都是荆州的军队,他们没有“不服水土”之说,也没有瘟疫的可能。

曹军陆地部队大部分都是北方人,因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再加上饥肠辘辘,所以才会爆发瘟疫。

还有,疾病的严重程度?《三国志》各篇中记载的情况不一,有记载“大疫”的、有记载“疾疫”的、也有记载“饥疫”等。

曹操大军

笔者认为,虽然有瘟疫,却不是“大疫”,曹军虽然溃败,但还能坚持在江陵和其他地方布置防御,又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合肥之战等。

因此,在笔者看来曹军是北路的军队遭遇了一场较轻的瘟疫。

至于《后汉纪》《后汉书》中记载,并没有提到曹军在赤壁之战中的瘟疫,只认为曹军偶尔染上了一种瘟疫,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不是简略和疏忽之意。

《资治通鉴》记载赤壁之战,着重提到了曹军的“已有疾疫”,至于赤壁交战之初,完全是因为《吴志·周瑜传》的缘故。

2.关于曹军“骄伐”的讨论

张松剧照

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记载,曹操定荆州,将刘备赶走,张松在曹操面前说:“曹公方自矜伐,不存录松。松归,乃劝璋自绝”。

习凿齿还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昔齐桓公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裴松之在《三国志》中注释,把此事抄录下来,并没有作任何注释,可能是为了“以备异闻”。

司马光画像

司马光对习凿齿之言深信不疑,并将其收入《通鉴》,从而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后世在讨论赤壁之战时,“操之兵众,众则骄”,说曹军之所以被称为“骄兵”,是因为习凿齿在《通鉴》中对此的论述。

但是,习凿齿所说的话却有问题。曹操不用张松就是“骄伐”?曹操“暂自骄伐”就导致“三国鼎立”?

《益部耆旧杂记》中记载,张松“放荡不治节操”,刘璋派他到曹操,“曹公不甚礼,公主簿杨修深器之,白公辟松,公不纳”。

此处仅提及曹操对张松的“不甚礼”,而没有说曹操的傲慢。

曹操剧照

《蜀志·刘二牧传》中记载了刘璋屡次派使者去见曹操,受到重赏,于是又派张松去见曹操。曹操正在驱走刘备之时,“不复存录松”,张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

可见张松“疵毁”、刘璋“自绝”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利,而非骄傲自满,更不能以此说曹操“骄伐”

《通鉴》中的记载,与《汉晋春秋》相比,多了一个“怨”字,这是张松对曹操的怨恨,但却没有说赤壁之战之后,张松因为仇恨而诋毁曹操,甚至还提出了习凿齿之论,这就有些不妥了。

曹操之所以会中黄盖的诡计,是不是因为他不战而取荆州,“滋长了骄慢心”“自大轻敌,相信吴将黄盖的诈降”呢,恐怕也不能作如此推断。

黄盖诈降

根据《江表传》记载,黄盖把诈降书交于曹操,“曹公特见行人,密问之,口敕曰:‘但恐汝诈耳。盖若信实,当受爵赏,超于前后也。’”

由此可见,曹操并未因为自己的胜利而“骄慢”,从而失去了最基本的警惕。因此,笔者认为“骄伐”说法不能成立的。

3.关于双方兵力多少强弱的讨论

孙、刘两国军队在赤壁之战中,投入了五万左右的兵力,孙权的三万,刘备的军队一万,刘琦的军队一万。从来没有人质疑过这一点。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投入了多少兵马,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曹操在孙权的书信中说,“今有八十万水师。”曹操这是在自吹自擂,让人无法置信。

周瑜剧照

周瑜说:“以实校之”,曹军南征的兵马只有十五六万,收复刘表的部下最多也就七八万。周瑜的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

陈寿在书中写道,曹操的“船队有数十万步兵”,并没有准确的数字。《通鉴》在曹操遗孙权书之后,还记载了周瑜的估计,想来是相信周瑜的“实校”。

曹军的兵力,和孙、刘的军队相比的确有多少之分。不但曹操夸赞曹兵多,张昭等也知敌我“众寡”,连周瑜和诸葛亮也都认可了曹兵的人数,但却强调了他们的软肋。

现代学者曾提及此问题,虽然具体数目有出入,但普遍认为曹军众多,而孙刘联军少的事实。

赤壁之战曹军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曹操因行军时间仓促,在长坂打败刘备后,率五千骑兵一路向南,直抵江陵,又乘船东行,在赤壁与孙、刘联军相遇,曹军较少,刘联军较多,曹军败于赤壁之役,是以寡敌众?

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在古代史料记载中,曹军数量多,孙和刘的军队数量少,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现象,不能忽视。

而曹军则是由江陵顺江东下抵达赤壁参战,在时间上并不算太紧。

根据史料记载,曹操于建安十三年南下赤壁之役的年代为:秋七月,从邺城出发,九月到新野,刘琮降兵,曹军五千轻骑兵,南下追刘备,十二月赤壁之役。第二年的春天,曹军又到了谯城。

曹兵行军

由此推算,从邺到新野五百公里,七月出发九月到达,行军两个月,从新野到江陵,两百多公里,按照曹军的轻骑,一天一夜就走了三百多里,长坂一战很顺利,不会耽搁太久,后面的队伍虽然缓慢,但却没有什么战事,一路畅通无阻,预计最晚在十月底抵达江陵,从江陵到赤壁一百五十公里,顺流而下,只需几天,而陆上行军,最多一个月,赤壁之战发生于十二月,所以,曹军的时间并不紧张。

据史书记载,赤壁之战时,曹军大队人马已攻入赤壁和乌林区。

不过,要说曹军在赤壁之战中只有五千人是不太可能的,而曹军二十多万大军,也不可能全部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去。

曹军占据新野,襄阳,当阳,江陵,当然要派将兵镇守,而且人数少了还不行,最起码要分出数万人来。

曹操大军

笔者估摸着,曹军东下的总兵力,应该在二十万左右。

应当注意的是,曹军水军的人数可能比孙、刘两军的水兵要少得多。

所谓“操既有荆州水军十万”,荆州“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这绝对是一个夸张的数字,荆州原本有十万大军,投降曹操的约有七八万,怎么会有“水军十万”?

孙权“有十万大军”,一时间凑不出“精兵五万”,只能“选三万人”,让周瑜出战,荆州本来就有十万大军,不算刘琦的一万多人,他的水军绝对不会超过三万。

而且赤壁之战的前几年里,荆州江夏知府黄祖率领的水师在孙权手下屡次失利,可见荆州水军的实力还不如孙权。

孙权剧照

赤壁交战时。荆州水军既有黄祖败亡之失,又有刘琦万人离去。

再加上孙权的水军实力大增,再加上刘备和刘琦的军队,孙权的水军绝对要比曹操的荆州水军更强。

至于曹军“舍鞍马,仗舟揖”,将一部分骑兵编入了水军之中,这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所以暂时不能算在水军之中。

所以,在笔者看来,赤壁之战,按照双方的兵力来看,曹军众多,孙刘军少,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水军之中,要是按水军实力和作战经验来说,曹军少,孙刘联军多,这是很有可能的。

火烧赤壁

4.关于曹军“四患”和“不习水性”的讨论

周瑜在战前分析曹方时说:

“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冒行之。”

周瑜所说的曹军“四患”,并非没有原因,“四患”是指战争的不利因素,与战事的胜利也有一定的联系。

曹操虽有一些隐患,但还不算太大,孙权内部也有一些分歧,比如有不同的派系和山越等不利因素。

不能说曹操有后顾之忧,孙权的后方就相安无事。后方的问题双方皆有,不不是曹操一方存在问题。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在剖析曹军弱点的时候,曾经说过:

“北方之人,不习水战”。此与周瑜“舍鞍马,仗舟揖,⋯⋯本非中国所长”之见略同。

曹军本是骑马高手,在北方的战争中,最擅长的就是轻骑突袭取胜,这一次,他率领五千骑兵在长坂大获全胜,然后迅速攻占了江陵。

但他若顺江而下,与孙、刘两国联军共长江之险,势必要在江边开战,这就需要水军,曹操所获之荆州水军数量不足,原本的骑兵优势便无法充分发挥,若将这支骑兵改成了水军,完全是舍长就短,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周瑜对曹方的“四患”作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告诉孙权:“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周瑜与孙权剧照

这倒不是胡说八道,孙权麾下的水军精锐,周瑜更是有统领水军作战的经验,加上之前打败黄祖俘获的水军“精兵三万人”,又有刘备和刘琦的军队相助,与“不习水战”的曹军交手,必胜无疑。

所以,周瑜曾经说过

“今使北上己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舟揖间乎?”

因此,可以说,赤壁战役的胜负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曹军的水兵弱于孙刘联军的水军。

5.关于曹操降幅军民“逼兵势,非心服”和“狐疑之众”的讨论

诸葛亮曾经说过:“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周瑜也说,曹操收了刘表,“尚怀狐疑”。两人的想法差不多。

刘表剧照

曹操大军南下,刘琮归降,乃是情势所迫,荆州归降也非自愿。

刘备在荆州自建安六年至十三年间,收买人心,招兵买马,取得了一些成效,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人也都投靠了他。当他们向南撤退的时候,“荆楚之士,从之如云”,军队一时间矿大到了十多万。

这表明,荆州的百姓和军队中,有不少人都对刘备抱有好感。

而在长坂曹胜刘败一战中,被曹操俘虏的百姓和士兵,当然不会甘心。江陵的水军,也是一样。

因此,说这种归降的荆州军民“逼兵势,非心服”,那是一种量势度情的看法,是值得信任的。

曹操从江陵东进,以荆州投降的水军为骨干,与孙、刘两家的军队交战,问题更大。

荆州水军

荆州水军,除了与刘琦的军队是老乡,交战起来,难以下杀手,而且之前屡次被孙军击败,如今实力稍逊,心中更是惶恐不安。

因此,说荆州水军是“狐疑之众”,又是识势知情之见,很对。

王船山在讨论赤壁之战时,说瑜之必胜,操之必败有三个原因,其中第三条说的最好,

“北来之军二十万,刘表新降之众几半之,而恃之以为水军之用,新附之志不坚,而怀土思散以各归其故地者近而易,表之众又素未有远征之志者也,重以戴先主之德,怀刘琦之恩,故黄盖之火一爇,而人皆骇散,荆土思归之士先之矣,此又其一也。”

王船山画像

这是在诸葛亮和周瑜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赤壁之战的历史事实,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写下来的著名论断。

孙、刘两家并不像荆州的水军那样,他们可以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

与曹操的水军相比,孙、刘两军的军心明显有“同仇敌汽”“尚怀狐疑”之分,两军交战,胜负已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可以说,“人心之向背与士气之高低”,是决定赤壁之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总而言之,曹军人数虽多,但一开战,便落入下风,溃不成军,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因为水军的实力太弱,决定性的因素则是军士狐疑。

相比之下,孙、刘两军的人数虽少,却能取得如此大的胜利,这是因为他们水军实力强劲,军心一致。

张昭剧照

张昭等人在开战之前,只是看出了敌我共渡长江之险,实力差距悬殊的表面,所以才会畏惧,要求投降。

周瑜和诸葛亮通过观察,发现了曹操的水军实力较弱、士气不稳等致命弱点,以及联军在水面上的兵力更强、士气更足等几个方面的优势,所以他们有“破操军必矣”,“保为将军破之”的信心。

战争的结果表明,诸葛亮等人知此知彼,他们的判断是对的。

赤壁之战的重大意义

有一种说法:赤壁之战是三国分裂的原因

言下之意,赤壁之战,曹军若胜,则天下大一统,因曹军战败,退兵北方,孙权得以占据江南,刘备则向蜀进发,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赤壁之战

事实上,这并不是因赤壁之战导致的分裂,恰恰是由于分裂产生了赤壁之战,假如没有各个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不会发生赤壁之战。

就赤壁之役对统一的关系来看,这是一种必要的步骤,有利于统一,不是延缓,反而是促进了统一。

在这以前,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非常严峻,曹操官渡之战,打败三郡乌桓,一统北方,随后南下,迫使刘琮归降,令取襄阳一带,发展大一统。

但当时他还不具备一统南方的条件,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军,自然不可能打败南方的军队,这也是他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在赤壁之战之后,他决定“作轻舟,治水军”。

造一艘船,建立一支水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要战胜南方的反叛势力,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一生都没能一统南方,但曹操所经历的经验教训却是有用的,有历史影响的。

隋文帝画像

几百年后,隋文帝一统北方后,养精蓄锐,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军,有了能渡江战胜南方陈国的实力,这才让他取得一统南方的胜利。

孙、刘联军在赤壁之役中大获全胜,并没有破坏统一,而对统一也有促进作用。孙权和刘备都希望一统天下,但是仅靠南方势力就很难实现一统全国的目的。

但孙权在江东的势力越来越大,向西向南扩张,刘备在荆州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西南,与其他部族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一切都是为了在一个大的区域内进行统一,同时为国家的进一步统一做好准备。

加入从短时间或几百年的时间来看,赤壁之战,南北之争,三国鼎立,几乎都是分裂的原因和祸根。

三国鼎立

从长期的角度,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没有赤壁之战、南北对立或三国鼎立,就不可能有更大的统一。

我们历史上的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一再发生,并非单纯的重复,而是螺旋上升,这是民族统一的历史的辩证发展历程。

赤壁一战,代表着北方短时间无法统一南方,而南方却可以抵御北方的军队,这并不是因为北方的水军实力强弱,也不是因为南北民心不一的关系,而是因为实力人心的背后,与当地的经济状况有关。

自秦汉起,统一天下的中心在关中和洛阳一带,黄河和北方的经济,要比长江、江南等地更加发达,所以,谁能掌控黄河和北方,谁就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但自秦汉以后,黄河和北部的战事频繁,动荡不安,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秦汉后期的战事

长江和南方,由于没有太多的战争和动荡,所以社会比较稳定,再加上北方的动荡,大量的人口迁移到了南方,这使得南方的劳动力、科技、教育、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结语

赤壁之战后,南方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虽然比北方稍逊一筹但也有明显的南北经济对抗的形势,这也是曹操无法在短时间内统一南方的原因

孙权执掌南方,能与曹操分庭抗礼。从这一点上来说,赤壁之战就是南北双方之间对抗的结果。

此外,南北对峙或三国鼎立中的南方政权如吴、蜀等国,也在某种程度上维持和推动了南部地区经济。

从汉到隋朝,这几百年来,由于北方长期动荡、社会动荡、经济混乱,南朝政权的存在,既能对抗北方的力量,又能保持南方社会的稳定,又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不无关系。

刘备剧照

因此,孙、刘两家在赤壁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有一种说法:三国鼎立与社会、经济没有关系,而是长江之险保护了孙吴的安全,山岳崇峻屏障着西蜀,地理形势为主要因素。

虽然地理因素对历史的影响不可否认,但这么说,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有时候会发生对立,有时候会统一。

比如赤壁之战,曹操占领江陵,与孙、刘联国共同面临长江之危,而且居上临下,尚未统一南方,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并没有体现出来。

南北经济对峙的局面,既是赤壁战役双方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分裂的物质基础。

唐宋时期

就未来的唐宋统一来看,除了依靠北方的经济外,还必须通过开通运河等手段,借助南方的经济,才能使帝国统一有物质上的保证。

因此,笔者认为,在古代,地理环境对历史有很大的影响,但相对于社会经济来说,它的作用要小得多。

举报/反馈

CCC谈纪实

108万获赞 1.3万粉丝
喜欢娱乐故事的可以关注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