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贵州农业职业学院2023级新生签名墙前,38岁的新生龙方江站在“C位”,笑容灿烂,与旁边的5位新生留下合影。令人意外的是,这5位同窗,2个多月前还曾是龙方江的学生。
年近不惑的龙方江,曾是贵阳某中学教师,收入稳定。今年,他以高出本科省控线近15分的高考成绩,被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农艺工程系录取。
为何走下三尺讲台当学生?龙方江说,他只是在重拾自己的农业梦。龙方江出生于遵义市正安县和溪镇和溪村,2007年,龙方江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成为大学免费师范生。
大二时,他开始兼职家教,并带领20余位同学一起组建了家教团队——西师家教。
招生、备课、带团队……靠着辛勤和努力,龙方江带领团队越做越大,高峰期时学生有60多人。彼时,作为团队负责人的他,最多时每月纯收入可达六七万元。
然而,正当家教事业搞得顺风顺水时,一腔热血的龙方江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农业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冒险举动——不顾家人强烈反对,暂时休学回村创业。
2012年,龙方江揣着做家教挣的20余万元回到和溪,并向当地政府申请20万元的无息贷款,共投入40余万元,租下100亩地,种植蔬菜、水果。但由于缺乏技术、经验、市场,1年后,这次“冒险”以失败告终,血本无归。同时,因无法兼顾家教团队的管理,西师家教团队也日益没落,最终转手给别人。
“钱可以慢慢挣,但追逐梦想不能停呀!”虽遭受挫折,但龙方江并未后悔和气馁,而是总结经验,以待下次“东山再起”。他说:“搞农业很不容易,具有极大的风险,要积累丰富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不能盲目的去做。”
2013年,自学校毕业后,龙方江在遵义一所私立中学任教,并用了5年时间,将创业时所欠下的20万元无息贷款还清。在此期间,他常利用假期回村,感受家乡变化,在砖瓦、泥土中追忆孩童时的点点滴滴欢乐时光。
2020年,龙方江又转到贵阳清镇市一所私立中学任教,教授地理课。课上,他发现不少学生户口是农村,但又对农村生活缺少认识,同时还对田园牧歌的生活感到好奇。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会在课堂上播放农业农村方面的纪录片,并以袁隆平的事迹去激励、鼓舞学生,课余时间还会带着学生前往田间地头,观察地形地貌、动植物、农产品等,让他们了解更多课本外的知识。
虽站在三尺讲台,但龙方江始终心系广袤乡土。闲暇时,他也会关注很多农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并研读有关中国农业的各种专业著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强农惠农等一系列农业战略与政策,让他心中的农业梦想更加强烈。
经过深思熟虑,并得到家人支持后,龙方江决定重新参加2023年高考。由于今年他带的是毕业班,工作比较繁忙,只能抽时间复习高中知识,最后高考取得了文科492分的成绩。
受龙方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带班级中,有9位学生走上学农道路。其中有5位学生与他一同考上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并互相约定同一天到校报到。
“既然一起选择了农业这条道路,我就要想办法让大家走得更好、更远。”带着这种想法,高考结束后,龙方江先后前往云南斗南花卉市场、六盘水肉牛养殖基地、乌蒙大草原等地考察学习,做一些前期的市场调研准备。回来后,他还专门为5位同学作分享,并协助他们制定好大学期间的成长规划——大一学好专业知识;大二利用学校的牧场,申请创业项目做实验;大三成立农业专业团队及农业公司,做好技术、市场的推广……
“接下来,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努力练就兴农本领,扎根农业、服务乡村,将来在农村做一番事业,去实现各自的农业梦想!”龙方江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阳
编辑罗秋红
二审 袁航
三审 岳振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760万获赞 56.8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