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蛆
提起韭菜,菜农朋友们想到的可能是韭菜生产中令人头疼的害虫—韭蛆。别看这种害虫个子小,可是对韭菜的危害却非常大,一般情况能导致减产20%~30%,重者减产超过50%,防治不当甚至造成绝收。什么是韭蛆,韭蛆发生规律,韭蛆无公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一起看看吧。
1
韭蛆为害症状:
韭蛆是韭菜生产中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韭菜根部为害。成虫叫迟眼蕈蚊,初孵幼虫先取食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幼嫩的茎部取食为害。春秋两季韭菜受害严重,常引起幼茎中空、腐烂及叶片折弯、倒伏,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高温时幼虫则向下活动,蛀入鳞茎取食,重者导致鳞茎腐烂、整窝韭菜死亡。一般受害的韭菜,生长不良,常会出现韭菜败蔸现象。
2
韭蛆发生规律;
在露地韭菜中,1~4代韭蛆分别发生于5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上旬及9月下旬。冬季以幼虫在韭根周围3~4厘米土中或鳞茎内休眠过冬。但在大棚韭菜栽培中,由于大棚温暖湿润的小气候环境,造成其周年为害,特别是12月至翌年2月为严重危害期。随着大棚栽培面积的扩大,其危害也日益严重。
韭蛆防治技术难点
韭蛆-是韭菜的主要虫害,需25- -30天完成一一个世代,越冬近半年左右。幼虫先在春季孵化后危害叶鞘、幼茎、芽等,造成幼茎腐烂,叶片枯黄,并把茎咬断蛀人茎内。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造成腐烂,韭墩死亡。冬季潜入地下越冬,在棚室内冬季继续繁殖危害韭蛆危害严重时,会造成韭菜缺苗断垄,在露地、冷棚、暖棚均可产生危害。
3
韭蛆无公害防治:
1、清洁田园
避免前茬为百合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韭菜育苗和定植地块宜选用排灌方便、质地肥沃的壤土,与葱、韭、蒜等百合科作物种植地块以及食用菌种植棚距离100米以上为宜。田间的韭菜残体可吸引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应避免在韭菜田内及四周堆放韭菜残体和未腐熟的有机肥。播种前或定植前深耕土壤,清理各类残体,晒土风干7天左右,可以使土中的各虫态韭菜迟眼蕈蚊死亡,减少虫源量。
2、栽植模式
韭蛆对韭菜的侵害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虫量较低时,由于韭菜自身具备分蘖特性,会产生补偿效应。因此,应选用分蘖能力强、株型紧凑和直立性好的品种,合理密植,利于韭蛆轻度为害后补偿产量和增强田间通风。移栽时尽量不要单株密植,以小丛密植和小垄丛植为宜。
3、肥水管理
在韭菜行间撒布秸秆可促使韭蛆加重发生,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韭蛆发生加重,考虑到韭菜生育期长,养分需求量大,定植前需施足底肥,但不可过多。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肥,有条件的可测土配方施肥。夏季养根期间控水控肥,及时排涝。幼虫喜食腐殖质,在韭菜行间撒布秸秆、椰糠等基质可促使韭蛆加重发生,宜避免。控制地表湿度有利于减轻韭蛆的发生。设施韭菜生产使用滴灌有利于降低韭蛆的虫口密度。
4、是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韭菜起身的时候,用15%阿维虫螨腈(华生黑马)+30%噻虫胺(华生天泽)+优吉通5%虱螨脲,进行随水灌药,能有效的防治韭菜缺苗断垄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