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货币政策差异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应对通胀问题,美联储实施加息政策,过去美国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通胀率持续上升,然而,美联储加息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通胀。
事实上,美联储通过不断提高利率,吸引全球投资者将资金流入美国市场,导致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和资产价格下跌,实现了对全球财富的收割。
美元的存款利率在上半年已经达到了5.5%,而与此相反,中国央行一直在降息。
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大行将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55%,邮储银行则将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58%。
就两年及两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的调整而言,六大行的步伐是一致的:
二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1.85%,三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至2.2%和2.25%。
美国加息到5.5%,而中国降息到1.55%,两国利差巨大,大量热钱涌向美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不跟随加息,反而继续降息呢?
实际上,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非常低,多个月连续低于1%,甚至存在通缩的风险。这种情况下,我国当然不可能加息,只能继续降息以提供流动性支持。
一般情况下,持续加息对经济的危害巨大,还会增加财政负担。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截至7月底,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达到了32.65万亿美元,环比增加了3927.5亿美元。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这导致美国每个季度支付的利息接近1万亿美元,并且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美国国债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5.46万亿美元,而债务与GDP之比飙升至惊人的128%。换句话说,美国已经陷入东拆西补的恶性循环。
尽管加息已经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但美联储短期内并没有停止加息的打算。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如果合适的话,他们准备继续加息,直到确信通胀持续朝着目标下降。
鲍威尔的讲话后,机构认为在11月会议上最终加息的可能性约为50%
根据市场人士的观点,美国似乎希望利用高利率环境,在各个方面对中国进行做空操作,吸引热钱资金流向美国,使得外资从中国流出。
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几个月的变化可以看出,货币战争的激烈程度。
当然,我国并没有坐以待毙,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作为反击...
例如,政治局会议在7月底提出了“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这是十年来的首次。
在8月份,我们进行了印花税超预期下调,同时加强了对IPO和再融资的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大股东减持和降低了两融保证金比例。
在房地产方面,最近推出了一系列超预期的放松措施,如首付比例下调、存量贷款利率下调以及“认房不认贷”。
这些措施有望促进地产市场在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迎来复苏,增强了楼市的信心。
然而,外资似乎对这些举措不太认可。8月份,北上资金出现了异常的大幅净流出,单月净流出接近9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进入8月份,人民币汇率连续快速贬值,一度突破了重要关口7.2和7.3。这引起了央行的高度关注。
为了提升金融机构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由现行的6%下调至4%。
在早前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强调高度重视外汇形势的变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
央行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偏离基本面,外汇市场的运行总体上是有序的。在过去几年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三次突破7的关口,但又三次回落到7以下。
报告还指出,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和外汇局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具备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表示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即使人民币汇率再次突破7,央行依然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来稳定我国的外汇市场。
然而,美国的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已经使用了可以利用的大招,现在只剩下加息这一手段。
然而,美国也不可能一直加息,因为这将严重危害其自身经济增长。一旦达到无法承受的上限,美联储就会考虑降息。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明年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届时压制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将逐步消散。
在短期内看,美国似乎在汇率问题上占据优势,但他们已经没有太多可用的筹码。
此外,加息对美国国内银行的危害巨大。因此,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述部分观点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归纳,仅作为分享以及交流学习,不作为买卖依据;
码字不容易,认同文章观点的朋友可以点赞,点赞支持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