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8月30日共同举办2023年中国生态文学论坛。论坛上,长期关心支持生态文学发展的作家、学者发表了演讲。现进行转载,供大家学习交流~


培护当代生态文学的独特气质


梁鸿鹰


图片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在2023年中国生态文学论坛上演讲。


  今年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乌梁素海,了解当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等情况,察看乌梁素海自然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他强调,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对于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是明确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我在遥远的云南看到《新闻联播》,党和国家对内蒙古和巴彦淖尔的持续关心支持令我倍感亲切,也让我想起许多不单单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的往事。我想起只比我母亲大3岁的四舅,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常往返于北京和磴口临河杭后之间,他在原林业部自然资源调查中心长期负责“三北”防护林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巴彦淖尔的生态曾经是他日夜注视的所在。而这里作为我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生活与长眠的地方,同样留下过许多与恶劣生态抗争的故事。我本人少年时代在巴彦淖尔生活的记忆,与经常性参加的植树、挖排干渠、清理环境等活动紧密联系,我的同学中有的子承父业从事水利水文工作,有的第一志愿报考农牧学院林业与治沙专业,一辈子献给了生态建设。十几年前,我曾应邀组织一批作家来东胜采访创作,勤劳的内蒙古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抵御风沙和水土流失而接续奋斗的点点滴滴,使我们深受感动,这些伟大壮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永远值得被记录与书写,我昨天坐动车来到这里,一路郁郁葱葱,满目青翠,令我又惊又喜。

  这些显见的生态成就背后,文化滋润与推动的力量不可忽视。生态环境部持续与中国作协携手加强生态文学建设,连续多年开展“大地文心”征文活动,全方位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新精神风貌。内蒙古文联组织作家艺术家助推生态文学多层次繁荣,肖亦农、鲍吉尔·原野、黑鹤等一批作家谱写华章,《草原》杂志发起“自然写作”,号召作家“走出书斋,放开眼界,投身于美妙神奇的大自然中”“深入这片滋养我们,并给我们自信和力量的祖国的山川草木,以我们文学的良知,遵循自然伦理,构建一个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呈现作家对大自然的深度体验,与自然本真状态深度对话,表达对人生、自然、社会具有一定整体性的丰富感受。总之,近些年来当代作家反映生态环境建设历史现实、揭示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对增进全民生态意识功不可没,在不少优秀文学作品中,生态已经作为结构性因素出现,而非简单的情感性景物或人物命运的陪衬,对于激活中国文学的自然情结,起到了积极作用。

  生态文学应增进的独特气质之一是其启示性,即不单是为了完善某种文学类型,而是要致力于建构充满生态意识的文学书写导向,为人类创造某种新的文学范式有所贡献。人类身处社会与自然界中,一时一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与森林、江河湖海,草原、沙漠或动物植物属于一个共同体。人必须将自己与自然等量齐观,自然资源不是人类的工具,人要怀有“生态良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将“小我”与生态系统的需求融合起来,达成一种“生态自我”,敬畏宇宙无边的博大深广,更好完善自我,拥有生态智慧,而非物质智慧,这才是生态文学要努力昭示的。

  气质之二便是其引领性,我们倡导的生态文学创作要有助于培养人类的行为方式,让人类习惯于接受生态学逻辑和生态伦理的指引,提升在面临具体困难的生态实践中,做出正当决定,拥有有效行动的能力。

  生态文学创作必须具有社会性现实性担当力,需启发世人,保护环境、践行节能减排等绿色生活方式,是受法律支持的公共道德原则,是对每一具体的个人和组织最基本的底线要求,但并不与人们创造多样性生活方式追求丰富生活内容构成冲突。

  在当前的整个文学体系中,环境文学、自然文学或生态文学的地位还有提升的空间,当下的境遇有些像科幻文学。科幻文学中有不少为生态敲响警钟的优秀之作,而前瞻性警示性预知性,正是生态文学的重要特质。随着刘慈欣等在国际上获得较高认可,科幻文学地位有极大提升,但仍有不少人将之窄化为类型文学。我国生态文学在即使像张炜、徐刚、阿来、刘亮程等有成就的作家已取得了骄人业绩的情况下,地位总体上看还不高,大家对其认识定位较低。人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文学与科幻文学一样,其重要性必须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去理解,采取措施给予实际支持,如在重点作品扶持方面,青年创作人才集聚培训方面,推优评奖列入议事日程等方面,是需要出实招的时候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将积极尝试推动相关工作,希望得到支持。

  与此同时,生态文学理论评论也需要避免浮泛。刘勰说过,“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我国古典文学中那些围绕山水田园的创作,寄寓着深刻的道之文心,诗人们在对自然之道的寻求中催生了自然写作的审美范式,古代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书写名垂千古,研究界就古典文学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启示启迪等,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揭示。国外经典生态文学与我国生态文学文化语境和文化渊源不同,研究者对两者文化共性与文化特性的跨文化研究重视还不够。批评界对当代生态文学作品的评论还有不少缺项,生态相关文学作品评论数量不足,理论研讨较为薄弱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生态文学创作评论需要平台,目前既要呼吁文学刊物多开辟相关专栏,也要创造条件,加强阵地建设,发挥新媒体多媒介合力作用,打造更多有影响的生态文学创作评论专业平台。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编辑 | 秦超

图片
生态文学漫谈⑤ | 叶辛:又一次来到鄂尔多斯
生态文学漫谈④ | 生态文学的地域特色


图片
举报/反馈

生态环境部

19.1万获赞 46.4万粉丝
生态环境部官方百家号
生态环境部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