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科学技术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为什么到了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不再领先于其他文明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一现象很像中医学的发展情形,领先于世界医学发展数千年的中医学为什么发展迟缓?本文试图通过从分析其原因及中西医学方法论的差异入手,在哲学层面探讨中医学现代化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



目前中医的发展面临了很大的现实困难和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使中医西化,人才流失,名家越来越少,后继乏人;技价分离;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技术力量有待加强;中医药标准迟迟未能出台,缺乏评价的客观依据等。如此现状,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和查找中医发展缓慢的原因和中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瑰宝,也是保护了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依靠!但是从近代以来,中医却在多种原因之下走向了衰落,今天我们就梳理一下中医衰落的原因:

一是失去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入侵中国,在屡战屡败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遭受了极大打击。在精神世界倒塌后,崇洋媚外之风盛行,使得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文化被当时的精英阶层当成了封建糟粕,民众们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开始怀疑中医药的疗效。

在一些名人眼中,中医成了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之上的荒谬且愚昧的医学,这和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否定中医成了当时学术界的基本态度,中医更是被排除在高等教育体系之外。虽然在众多中医从业者的抗争下政府不得不承认了中医,但是对中医从业者进行了严格限定,使得很多中医从业者丧失了执业资格。

二是西医处于垄断地位,中医被打压成了孤魂野鬼!受到民族自信丧失的影响,中医药的发展也被进一步打压。虽然毛主席等领导人明确表示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但是由于西医出生的领导已经占据了卫生系统的几乎所有岗位,掌握话语权的西医始终在打压中医。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受国内外资本的打压,中医药更是处于了边缘地位!

虽然党中央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和保护非常关注,并撤职处理了一些反对和消灭中医药学的人。但是,由于没有将中医和西医在行政管理上分开,使得中医在行政系统内处于压制的地位。反而一些支持西医的人借着发展中医的名头来打压中医药!在西医主导地位下,中成药的审批极其艰难,中医药处于苦苦挣扎的地位。民间中医从业者也无法正常招生和传授,使得很多祖传秘方和绝活处于失传的危险中。

三是中医收费低,利润少。中医便宜本来是一个优势,但在市场化下这反而成了劣势。对于中医而言,一个医生就是全科医生,而西医将所有的病症进行细化分类,每个科室又都会产生相应的主任医师,这样会有更多的人得到利益,而中医就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诊断,西医的话还会用到更多的医疗器械,产生更多的利益,对于医院的利润贡献更多!所以占绝大多数的西医肯定会不停的针对中医大夫,使得中医被不断打压。

而对于医院来说,虽然中医能治好病,但却带来不了多少利润。他们的目的是盈利,创收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所以,真正看病好的中医反而不被重视,费用更低的中医也成了它的缺点。那如果提升中医的价格呢?显然这也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广大的患者已经习惯了中医的低价格,若是提价则患者更少。另一方面在人们现在的印象中西医更值得付出更高的价格,而中医的治疗被认为是不值得付出这么多价格的。





四是野生药材缺乏,中药材品质显著下降。现在的中医药市场上,使用的药材大多都是种植的药材,这些药材还含有不上的农药残留,市场上也充斥着很多假药材!这使得虽然药方很好却因药材的质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这也成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巨大瓶颈。更为可怕的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很多药材也被转基因生产,这使得一些药材不能治病,反而成了一种毒药!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这也是中医药发展需要警惕的问题!

五是中医教育方式被西化,不能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西医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由于西医不需要区分个体的差异性,使得西医可以进行大课堂教学。但是中医因人施治,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中医的传统教学方式都是师徒口传心授,这种方式肯定是耗时耗力的,但却能将中医的精华继承下去。

而现在的中医教学采用了和西医一样的大课堂教学方式。而这种培养方式在对古汉语不了解的情况下只能培养出不会看病的理论教授,由于临床经验不足,这样培养的医生大多看不准病,治不好病!可怕的是现在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了!现在中医院培养的中医连做庸医的资格都没有!而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占据中医殿堂的人没有掌握中医精髓,而在西医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医药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了!

六是中医还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西医建立在大量的精密仪器和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而中医则完全靠一个人在那里说。这使得崇拜科学,迷信科学的今天,大家自然就觉得中医落后不靠谱,而西医则先进准确了!而中医在理论上的先进性患者是感觉不到的,而很多人之所以会认为中医不科学是基于西医的理论出发得出的结论。而事实上中医的理论很科学,只是很多人不理解罢了!

事实上,中医的成就目前的西方医学还没有达到,中医因此也被称为后现代医学,中医太先进,所以现在的西医没办法看清它!而西医只是这里不好就给你去掉,那里不好,就给你去掉,而不是从你的身体整体来看待问题。而这么先进的中医因为懂的人太少而不被重视也是比较悲剧的事情了!

七是外国资本有组织的持续黑化中医。黑中医的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西方文明的优越感来黑中医,另一种则是通过商业阴谋来黑化中医。西方通过对中医的打压不仅能铲除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还可以通过西医对中国的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这一阴谋早在1927年就由洛克菲勒家族实施了!而最近出现的丁香园等网站也是摸黑中医的主要方式。

若不是新冠疫情的发生,我们或许想不到真的有外国财团故意收买国人对中医药进行抹黑!因为中医药的产值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万亿,相关的健康产业更是高达3万亿,这分了西方跨国财团的蛋糕,所以他们就拿出一些资金来收买我们的败类为其所用,来抹黑中医药!而在西医占主导地位的当下,病人越来越多,花费越来越大,政府和民众都不堪重负!

八是用西医方式理解中医,将中医药的发展导入歧途。现在的中医药研究完全是运用分子生物学等进行研究,而把中医药中包含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温凉寒热等都放弃了,这种阉割式的研究方法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来说完全走入了歧途。中药的处方也是被西医思维固化后的医生开出来的。这种方式生产的中药也和原先的中医相去甚远,无法保证疗效。而诊断的过程也是西医占主导地位,中医的思维方式已经没有了发言权!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颗明珠现在之所以暗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就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不仅要提升文化自信,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研究,还要建立合理的中医培养和教学体系,并设立严格的中医药生产标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有可能保住老祖宗留下的这份智慧!



形成目前中医发展现状的原因


1.中医理论继承失力、创新发展不足


中医药在理论上继承乏力、创新不足是导致中医临床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目前对中医的理论研究仍局限于整理与继承方面,主要是四大经典的理论研究,而仅四大经典的疾病诊疗理论上还有许多未完全弄清楚的东西,学术继承的困顿直接导致中医人才学术水平偏低。目前很多中医院因中医诊疗的落后已经西化,西医院的中医科也是艰难的维持,濒临关闭的危险。同时,中医药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中医诊疗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2.中医的教育体制之困惑


中医自古以来,其学术的继承主要靠师传、私塾、自学等方式,使人们的思想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内,又加之医家各承家技,秘不可传,导致一些实践医学得不到继承和发展,阻碍了中医学发展。现代中医教育,实际上是模仿了现代医学的教育。而教育是与学科相关的,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模式。现代科学的特殊性在于严密的数理逻辑及推演体系。与中医理论体系比较,一个一目了然,一个朦胧可见。从而构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别,正是这个差别,促使我们去思考,中西文化、中西医的教育难道不应该有所区别?从规模上讲,中医教育步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时期,培养出了大批本科生、研究生,但教育质量并不容乐观。


3.中医医院的临床疗效下降


作为一门医学,唯一检验的标准就是临床疗效。中医院医生由于中西医通学通用、受西医理论的影响较深等多方面因素,中医西化的情形日渐严重,过度的西化结果只能是西医治不了的病,现代中医也治不了。学术纯熟的中医越来越少,中医的真实疗效无法体现,使中医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广告效应,人们只会更多的选择现代医学的模式,丢失了临床阵地,中医的发展也就缺乏了生命力,进入恶性循环。


4.“中医废存”百年之争直接影响到中医学发展


数千年来,中医承载了中华民族健康的重任,其辉煌的医学成就不容忽视。而“中医废存”百年之争仍然影响到中医学发展,且近百余年来中医的劣势一直延续下来,导致人们对中医的认识迷茫。可以说,中医临床阵地不断散失,各级中医院发展滞缓,严重影响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整体化综合医学——中医学的发展。



中西医各自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1.中医学方法论的特点和缺陷


中医学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所以中医理论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医学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其研究方法比较原始,相当大程度上借助于自然哲学方法作出有关人体及其疾病规律的理解和解释。


然而,由于学术之古朴使中医学仍处于对生命现象的客观和定性的认识上,在微观和定量认识的方法论上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和盲目性。哲学观念和科学理论毕竟是不同层次的人类知识,前者的合理性、深刻性并不等于后者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先进性。中医理论数千年来一直停步于自然哲学水平,而无法发展成现代的科学理论,对自然整体联系的认识仍被禁锢在某些表现属性上,不能深入揭示人体内部和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以至于使人们感觉到中医理论的纯经验性、表浅性、抽象性、笼统性、模糊性,甚至臆测性和玄妙感,而有“医者,意也”之论。其理论的可证伪性极弱。因此,中医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是振兴中医的必由之路。


2.西医学方法论的特点和缺陷


西医自18世纪以来,发展尤为迅猛。西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密切与当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广泛应用当代科技成果,特别是实验自然科学已成为西医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对机体的认识已由器官、组织、细胞进入了亚细胞、分子、量子水平,把机体分解成越来越细小的单元,了解它们的功能及运动过程,并从这些方面对机体及疾病的本质作出解释。这即是西医传统的方法论——还原论方法。借助于现代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分子生物学等结合,西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


然而,西医以还原主义为世界观基础,以解决局部病灶为首务。由于人们在逐渐深入的认识过程中,忽视了细胞病理学的限度和分析主义倾向,使西医走向了极端化,忽略了人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组织化的机体,人体的运动形式绝不是简单的物理、化学和机械运动过程,临床上绝不能把病与病人分割开来,只按病名进行治疗,而不是按病人施治。作为有机整体存在的人而言,整体运动规律与局部运动规律存在着质的差异。由于近代西医学发展历史较短,加上自然科学目前的未知数仍然很多,人体中很多现象仍是秘密,难以用今天的科学知识加以完全阐明,留下的则是越来越多的难题。


3.中西医学方法论的差异与互补


正是由于中西医自身不同特点,导致二者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尤其是在方法论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医学存在逻辑思维上的不同,中医主要从宏观辨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而西医主要从微观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中医的认识方法主要是定性,对量要求不高,这点从逻辑思维来看不够严密。而西医的诊疗方法强调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尤其是定量,在诊断上检查结果数值大小是关键,治疗上有效剂量、血药浓度、安全范围也十分重要。西医对某一种疾病有完全规范的诊断标准,临床医师容易掌握,如通过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查、放射检查、免疫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等。而中医的诊断标准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病人的资料,进而归纳总结成为中医的证型,但是由于思路方法的不完全一致,证型判断上会有差别,主观性强,不易精确,临床医师很难全部的掌握。但由于两者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任务是人体及其疾病本质的认识,西医学还原论研究方法强调的是局部,而中医学的客观系统分析方法(黑箱方法)突出的是整体,各有长短,彼此互补。从科学方法论角度来看,这两种研究方法从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中完全有可能而且必须取长补短、互相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中医学发展须遵循自身规律及特点


1.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双重属性


中医独特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独特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对人体本身和人体科学本身,以及防病治病都具有独特和卓越的见解,是一门符合自然科学和唯物辨证法基本规律的医学科学。没有古代的中国哲学,就没有现有形态的中医学理论。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的医疗实践与不断的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古代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而得出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不仅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又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建立了中医学的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双重属性,那么中医的发展必须要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体现中医的特色,才能做到中医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在微观知识结构上的特点,综合运用当代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提供的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方法,抓住证候、方剂、经络三大核心科学问题,揭示其科学内涵,注重理论创新。要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条件和技术来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便利。必须加紧制定“我主人随”的发展战略,把中医药评价标准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2.中医现代化发展刻不容缓


中医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要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踢足球不能用打篮球的标准来评判,“西化中医”的研究只能断送中医。研究事物不能脱离它原产生时的思维模式,中医学的发展既不能脱离中医学自身的方法论,也不能脱离研究所处时代的新事物。而应立足本土传统,追求传承创新,沟通中外今古,这就需要不断反思与超越。中医药规范和标准的缺欠也导致其发展缓慢。尤其是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不得不运用现代技术,现代学术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阐明目前中药活性成分,特别是物质基础和药效学复合处方机制。当前,中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为迫切,尤其是现行的中医高等教育。中医现代化所需的人才,除必须掌握坚实的中医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与中医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且应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研攻关能力。


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时代,认为“中医药过时”和力图保持它“原汁原味特色”的认识和做法,都是没有摆正社会、时代总体文化环境与具体科学发展辩证关系的结果。中医必须要坚持中医自己的发展规律,关键是中医学方法论的变革与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并重,在发展过程中走自己的实践研究之路。尽快建立起自己的评价标准,认真地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努力发扬优势,中医才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中医语言表征的疗效评价标准,不仅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客观了解,同时又可以使中医的疗效评价建立在客观和定量的基础上,更益于中医药走向国际。中医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属于哲学的范畴。因此,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

举报/反馈

扎针埋线治疼痛

68.7万获赞 12.4万粉丝
推介中医养生知识和方法
陈世鸿,中医专业 医师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华侨投资区)里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