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能人返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受到社会关注。(综合多家媒体近日报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从实际情况看,人才相对匮乏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没有人才,乡村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相关政策的施行效果也会打折扣。很多外出能人虽身在他乡,但心系故里,是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鼓励引导各类能人返乡,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是破解乡村人才短缺问题的有益探索,必将给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外出能人与故乡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亲情纽带。鼓励能人返乡,是个人发展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双向奔赴”。这一举措一方面能凭借血缘、亲缘、地缘纽带,吸引更多的人才回乡发展,让返乡能人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明共创、乡村治理、致富带动等方面大展才华,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外出能人落叶归根的情感需求,激发其回报桑梓的巨大热情,使他们实现新的人生价值。
要让各类能人愿意回、放心回。各地应打好“服务牌”,完善相关政策,破除各种壁垒,营造回报家乡的良好政策环境,为返乡能人提供更多贴心服务,让人才回引渠道畅通无阻。对返乡能人的配偶、父母等近亲属,也应在就医、养老等方面给予贴心帮助。此外,还应打好“乡情牌”,织牢“乡愁”纽带。比如,可以通过组织谈心会等方式,让返乡能人与乡亲们共叙桑梓之情,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归属感,使其安心扎根故土、反哺桑梓。
能人返乡后,乡村要接得住、用得好。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返乡能人各自的专业领域、工作职业等进行精准分类、建档造册,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返乡能人的个人意愿,找准乡村与人才共赢的交汇点,让他们才尽其用。比如,退休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为家乡培养更多农技人才;退休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特长,参与乡村文化教育活动,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把建功立业的舞台搭建好,才能吸引更多能人在家乡大展拳脚,为家乡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是出发的起点,也是心灵的归宿。珍惜这份割舍不断的故土情结,用好各类返乡能人,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康乾)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