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远明 王冰姿 高广超 张晓光 海报 许晨
淄博又火了!
近期,刀郎新歌《罗刹海市》掀起一股“聊斋热”,许多游客慕名来到蒲松龄纪念馆,还在这里听到了一种特殊的音乐——聊斋俚曲。
聊斋俚曲和五音戏,都是淄博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2006年5月20日,二者同时登上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年后,双“非遗”现状如何?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我在山东守民俗——16市民俗寻访》栏目组走进淄博,在剧院戏台、市井社区里寻觅答案。
唱五音戏的年轻人多了
“年纪大的人都知道五音戏,以前挺火,你们来玩的话可以听听。”去往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路上,的哥介绍。
目的地很快赶到。炎炎暑日,剧院排练厅里的气氛却降到了冰点。演员正在排练五音戏《青山作证》,这是一部讲述全国林业英雄孙建博事迹的现代戏。主角的一个走路动作排练了已有三四遍,朱雷声始终不满意。他急步走到台上,一把拿过道具示范起来。“不要让观众感觉你在演,走心,自然一点,知道吗?”严厉的声音把演员“定”在原地。
朱雷声是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副院长,从业30余年,日常负责演员的排练工作。据他介绍,五音戏又叫“肘鼓子戏”,源于济南的章丘、历城一带,后被邓洪山(艺名“鲜樱桃”)唱响,在淄博扎根发展起来。五音戏属于地方稀有剧种,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专业五音戏表演团体。2016年,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五音戏,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成立。
“五音戏的表演‘走人物’,细腻自然,贴近老百姓,它的一些动作、语言都是来自于咱们日常的生活,比如‘五音三绝’中的数钱动作。”正说着,朱雷生便表演起来,生动的面部表情极具感染力。
每天面对如此严苛的一位导演,年轻演员荆功硕早就习以为常。他正在准备《想当初》片段中的贾宝玉妆容,这需要化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家里有干这个的。”剧院里,类似荆功硕这种情况的年轻人有不少,多是从十几岁就开始打基础练功,“苦是苦,但是还没放弃”。
稍晚些,青年演员路萌推门走进化妆室,手里的箱子接触桌面时发出沉闷的响声。“这是我的全部家当,得有十来斤。”她说。画眼、描眉……随着一系列步骤的完成,清秀的林黛玉便似穿越书本走来。
据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宣传推广科科长史晓睿介绍,目前淄博市五音戏剧剧院共有62人,年轻人占比达到70%左右。
聊斋俚曲“活”过来了
相比五音戏,同属于国家级“非遗”的聊斋俚曲,处境更让人担忧,听过聊斋俚曲的人更少。
“相传,蒲松龄在柳泉旁泡好茶收集素材,只要讲一个鬼怪故事就可以免费喝茶,这些故事汇集而成《聊斋志异》。”聊斋园内,蒲松龄第十二世孙、蒲松龄纪念馆保管陈列科副科长蒲建工介绍到。
《聊斋志异》和聊斋俚曲相映生辉,二者一文一白,一雅一俗,共同成就了蒲松龄文学成就的两座丰碑。
蒲家后人把聊斋俚曲看成传家宝,代代传承。作为蒲松龄第十一世孙、年过古稀的聊斋俚曲非遗传承人蒲章俊一生都在致力于俚曲的传承和保护。他7岁就跟随太祖父学唱聊斋俚曲。“晚上睡觉前太爷爷就教我唱曲子,小时候光知道学,上学后一位老师告诉我,才知道这叫聊斋俚曲。” 蒲章俊介绍,《聊斋志异》是给读书人看的,老百姓看不懂,为了让它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蒲松龄才创作了聊斋俚曲。
聊斋俚曲被称为中国明清时期民间音乐的“活化石”,现存手抄本15种。通俗,是聊斋俚曲最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内容的生活化、语言的大众化、声腔的世俗化。其音乐声腔体系以明清俗曲为主体,结合具有山东淄川一带特点的民歌,以及具有方言字音特点的民歌唱法,构成了俚曲的基本腔系,另外还吸收了昆曲、梆子等为辅助的多种有代表性的声腔,构成了它的综合性的声腔体系。
“问奴家,问奴家,现住广寒王母家……有缘法,有缘法,就做夫妻也不差……”采访现场,蒲章俊双手打着节拍,唱起《迓迓油》《黄莺儿》等曲牌选段。声腔既有戏曲的婉转,又有民歌的朗朗上口,别有一番独特滋味。
蒲姓家族的口传心授,保留了聊斋俚曲的原汁原味,但传播力有限,会说唱的人寥寥无几,致使其一度接近失传的状态。2008年,以传承聊斋俚曲、编演聊斋俚曲戏为宗旨的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现为“淄川区聊斋俚曲剧团”)成立。2013年,邹锜正式拜蒲章俊为师。此时起,聊斋俚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创新”让传承路越走越宽
“你听五音戏和聊斋俚曲吗?”面对提问,市民或者愣神、或者茫然,只有少部分人直言听过。这是当下两大“非遗”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挑战,如今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如何吸引大众,让更多人喜欢听、甚至唱出来?
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五音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梅花奖获得者吕凤琴介绍,1958年,师父“鲜樱桃”就曾经率团挑着扁担送戏下乡,把五音戏唱响各地,“当时被称为‘十六条扁担走遍全市’,一路走来,把五音戏延伸到淄博的边边角角。”如今,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每年组织下乡演出100场左右,还有20场巡演以及一些大小不等的演出,力争让更多人看到五音戏。
“我们现在每年进校园演出100余次,还教音乐老师和孩子们唱五音戏,就想把五音戏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下去,传承下去。”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副院长毕金奎介绍。除此之外,五音戏还不断创新,结合聊斋俚曲的曲调特色和聊斋文化,打造出聊斋题材五音戏《云翠仙》《珊瑚》等,受到观众广泛好评。
同样,聊斋俚曲也在不断创新,而且延伸出各有特色的两大分支。“我们大胆的把聊斋俚曲曲牌编唱成戏,用戏剧的方式演绎故事,增加人物故事情节,更贴近群众生活,从而吸引更多广大群众观看。”淄川区聊斋俚曲剧团副团长李继瑞介绍到,剧团还和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合作,形成“大院带小团”的模式,让淄博两大“非遗”相互取长补短,碰撞出火花。此外,剧团里的年轻人还在短视频平台开直播宣传俚曲。
淄博市级聊斋俚曲传承人、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团长邹锜则坚定地认为,聊斋俚曲属于民间音乐,要保证原汁原味,他表示:“传承原来的曲牌,不变音,不走调,聊斋俚曲必须得有特有韵味,要不断揣摩人物个性和心情,才能演绎好”。
把独有的“齐音”唱得响亮
开设在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鲜樱桃纪念馆,吕凤琴不知来过多少次,采访期间,她指着一张张照片,师父的一件件遗物,眼神陷入回忆,不断向我们讲述师承时的故事。期间,她还为大家表演了一小段《王小赶脚》,一颦一笑,一静一动,吕凤琴都拿捏得十分到位,她轻捻手指,腔调一出,五音戏独有的“酸甜味”让人沉浸其中。
“我第一次获奖时,老师哭了,他说‘谢谢你,孩子’。”吕凤琴知道,师父是觉得五音戏有了传承,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截至目前,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有两位梅花奖获得者:吕凤琴获第24届戏剧梅花奖,她的同门师姐霍俊萍是“二度梅”获得者,一个剧院两位演员三次获得梅花奖,也让五音戏这个小剧种在全国有了名气。
如今,吕凤琴将传承发扬五音戏作为己任,她坚持在传承中与时俱进,“不能演完就放仓库,要传给孩子们,只有经过一代代的努力,五音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绚丽。”
吕凤琴在指导年轻演员。
“接下来,五音戏要从六个方面进行突破。”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院长马光舜对五音戏的未来提出了“五音戏+”的创新思路,即聚焦繁荣精品创作、夯实传承基础、拓宽传播途径、实施数字保护、聚力人才培养、推进剧种研究等。
对于蒲章俊来说,聊斋俚曲能够发扬壮大是他一辈子努力的目标和心愿。“希望聊斋俚曲越来越火,不要局限于小圈子里面,要在国内遍地开花,有希望也要走出国门。”
夜幕中,聊斋俚曲的社区演出开始了,邹锜的团队正在演绎《孟姜》选段,吸引了周边许多市民观众。尽管聊斋诞生的那个年代已经远去,但那熟悉的方言腔调,仍然让人倍感亲切。
有老人席地而坐,有路过的年轻人靠在栏杆外伸着脑袋往里看,连之前在广场上打闹的孩子也安静下来……还有孩子跑上前去录像,瘦小的胳膊拿着手机一直录到表演结束,或许他现在并不知道这是聊斋俚曲,但这份独有的乡音和腔调会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扎根、发芽。或许当他十一二岁时,种子终会吐露芬芳,而他也将登上舞台,把这份传统的吟唱之美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