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山水,和美岁月,从来都是杭州人的精神归宿。
西湖,既是“自然造化”的奇迹,又是“人工雕琢”的精品。
俯瞰西湖
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同年11月2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研杭州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西湖,他指出,历史文化名城是杭州的“灵魂”,西湖是杭州的“生命线”。
从那时起,习近平同志就已将西湖的保护与开发提升至对待“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也为日后西湖的“申遗”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古人赞咏西湖的诗句,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苏轼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个“宜”字,最为关键。
“宜”,因地制宜、协调和谐。无论是“申遗”还是长远保护,都是在“八八战略”长远的、全局的精神指引下,方能有西湖保护开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和谐共生。
从泛浑发黄到清波荡漾
西湖“水下森林”筑起生态屏障
西湖手划船船工吴光华,已经当了30多年“船老大”。经常有坐船的游客问他,西湖的水为什么这么清?
1990年,他从绍兴来到西湖边当起了船工。他说:“那时候,夏天只要一到高温天,西湖里的水是泛浑发黄的。”
变化从2003年开始。吴光华说,西湖水肉眼可见一年比一年更清澈了。“现在,我们船工在岸边等客人的时候,一眼望过去,湖水始终是清的,金沙港、茅家埠、乌龟潭一带,一片片水草在湖底看得清清楚楚。”
今年以来,以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等景点串联的西湖游船线路持续火爆,成为了网红游线。“以前没人知道,现在一天载着客人最多要划进来6趟。”吴光华说。
舟游乌龟潭、浴鹄湾
如果说李泌、白居易、苏东坡等历任杭州地方长官留下了疏浚治理西湖的政绩,是为美丽奇迹埋下的伏笔,那么进入新世纪后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和“申遗”,无疑是让西湖之美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主任丁高峰介绍,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如火如荼进行中,西湖水环境综合保护工程也全面启动。新增了两个预处理厂,在“开泵引水”到“注入西湖”工序间,增加了絮凝、沉淀等数道处理工序。不仅让注入西湖的钱塘江原水透明度达到120厘米以上,且引水工作不再“看天吃饭”。
此外,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还在西湖的西面和南面设置了6个进水口,在东面、北面、西北面设置了9个出水口,并配套沉管,将优质进水引入湖里的各角落,加强湖水内部流动性。
水质改善了,最能让大家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莫过于被誉为“水下森林”的沉水植物。
今年49岁的孙坚,是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风景园林科科长,西湖水草的负责人。他从2010年初开始,负责监管在茅家埠、乌龟潭水域试种沉水植物。
在西湖湖底种水草并非易事。孙坚说:“西湖是‘香灰土’底质,原本沉水植物就很少,但我们不能把水抽干或者围起来作业,只能在‘最小干预’的基础上慢慢摸索。”
乌龟潭,流水潺潺
通过多年努力,越来越多的沉水植物成功栽种在西里湖、小南湖、北里湖等区域。高颜值的“水下森林”不仅能固化湖底淤泥,还能吸收西湖的富养元素,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溶氧量,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西湖也正逐渐从藻型湖泊向更健康的草型湖泊转换。
西湖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丁高峰说:“在西湖治理上,我们已经实现从环境治理向生态修复转变。将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优化组合,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它们在大自然的规律下演化,恢复健康天然的生态系统,这是西湖生态修复的‘秘诀’。”
一群鸳鸯从西湖湖面飞起
泛舟西湖,涟漪荡漾,清澈的湖水推出层层清波,倒映着松屏翠掩、花红柳绿,让人心旷神怡。
从秀丽山水到文化传承
展示西湖自然与人文之美
西湖的美,美在湖山秀丽,也美在人文厚重。它的自然与人文之美需要有一个“窗口”来集中展示,杭州西湖博物馆应运而生。
西湖博物馆
曾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的卓军,参与筹建了杭州西湖博物馆,负责展陈工作。
他回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这十年,也是杭州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向纵深推进,西湖景区内一大批专题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建成。“西湖博物馆的筹建最为艰辛。”卓军说,“当时馆址还是一块空地,一年多时间要建成一座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国内第一座湖泊专题类博物馆谈何容易。”
“从组织编制陈列大纲、确定方案、设计施工到全方位征集文物展品和相关资料都层层把关。”博物馆开放前的最后几天,所有施工人员及布展人员日夜守在现场,才确保了博物馆如期对外开放。
令人欣慰的是,杭州西湖博物馆尽管筹建时间很短,但很有特色和品质,不仅建筑半隐于地下,与环境融为一体,而且展陈内容和形式也很有看头,实现了“鱼和熊掌,二者可以得兼”。
今天的西湖博物馆内,有一个巨大的西湖全景沙盘模型,立体展现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可以让参观者快速准确地形成自己心中的“西湖印象”。
西湖博物馆内西湖全景沙盘模型
山环湖,湖映山。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馆长潘沧桑看来,西湖作为一个文化湖泊,文化和审美一以贯之的融合。
西湖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清乾隆西湖行宫图》,以鸟瞰形式描绘了乾隆南巡时驻跸的西湖行宫及游览的各景点,并标注了行宫与各景点的具体方位和距离。
“就是这幅图在西湖‘申遗’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潘沧桑说,“图上描绘了城湖格局,其中的景点和位置标示与现在的西湖景观能够一一对应,实证了西湖至少200多年来都保持着原真的格局,体现了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时把西湖博物馆作为第一站,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考证此图。”
从风景名胜到世界遗产
遗产保护形成独特“西湖模式”
这是属于杭州西湖的一天。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
西湖“申遗”成功后,从政府到老百姓对西湖做的只有一件事:保护。
杭州文史研究专家王其煌,曾是西湖“申遗”专家组成员。回想起“申遗”成功的那一刻,今年已83岁的老先生仍激动不已。
“我们该如何把西湖介绍给世界?”王其煌说,在决定“申遗”之初,大家一开始并不确定西湖到底属于哪一类遗产。到底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专家之间争论不休。
“最后西湖认准了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分支——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国内首个主动以文化景观类型来申报的项目。
西湖上空晚霞绚丽
“申遗”成功后,王其煌等专家提出一个建议,成立专门的西湖遗产保护监测中心,将其发展成为一个长远、且有一定地位的机构。
于是,在西湖“申遗”成功的19天后,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集合了动态视频监控、气象因素监测、防汛抗灾监测、船舶GPS定位监测、交通视频监控、高清智能卡口监测、可视化调度监测等七大功能监测。”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书记、主任陈云飞详细介绍了西湖建立起的这套实时监测管理系统。
目前实时管理监测中心与遗产区内的43个现场分控室、19个现场管理机构,共同构成了有效的保护管理体系,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及缓冲区执行实时动态管理,随时发现风险。
西湖的花草树木、虫鸟鱼兽,每一处古建筑,面对越来越大的游客数量时,都需要及时呵护。
陈云飞介绍,“我们围绕遗产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民生五篇文章,法治先行,规划统领,机制保障,公约指引,搭建遗产预警平台,加强全要素监测,规范管理,多领域专业支撑,坚持生态优先,问计于民、还利于民,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西湖文化国际传播,形成了独特的世界遗产保护‘西湖模式’。”
西湖全景
以断桥为例,在应急预案中,断桥游客流量分成四档,分别为“冷清型”“闲适型”“饱满型”和“拥堵型”。依据游客量的多少,启动鼓励引导、适度管理、Ⅲ级响应、Ⅱ级响应和Ⅰ级响应等不同级别的调控措施。
十余年来,西湖在遗产保护和传播等方面还与国内外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实现弘扬中华文化、讲好杭州故事、推动文明互学互鉴的目标。
从还湖于民到美美与共
让世界共享西湖独特韵味
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一直按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九字方针,悉心呵护西湖这颗明珠。做出了“六个不”的承诺,包括“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等。
作为杭州的城市名片,西湖每年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何服务好游客,同样至关重要。
在柳浪闻莺的西湖志愿者微笑亭,每次遇到前来问路、求助的游客,身穿红马甲的戴椿年总是笑脸相迎、耐心解答。
戴椿年今年71岁,退休后就投身于西湖边的志愿服务工作,曾荣获杭州市功勋志愿者称号。
“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对西湖很有感情,希望外地的游客看见它永远是干净美丽的样子。”戴椿年说。
西湖志愿者微笑亭,全年365天开放,戴椿年每次都会比规定时间早一个小时到岗,这是他做志愿者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目前,西湖志愿者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其中像戴椿年这样的退休人员占60%左右。他们在西湖边风吹日晒,不取报酬,他们对西湖有一份特殊的热爱,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各类贴心的服务。夏天的微笑亭里,还准备了凉茶、爱心伞、小药箱、冷饮等等,温馨的志愿服务,让游客们感到宾至如归。
这是属于杭州西湖的温情,也展现了杭州的城市温度:从景区长椅间保持一定间距,到西湖边公共厕所全部24小时免费开放。细微之处,尽显为民情怀。
还湖于民、还山于民、还景于民,西湖向世界展示独特韵味的同时,市民游客也在共享杭州这座“山水城市”的理想生活。
【北高峰观察】
天人合一 湖城共荣
——余夕雯
杭州,因湖而名,倚湖而兴。
西湖景致自然秀美,饱含人文灵气。在杭州人眼里,西湖就好比是这座城市的“魂灵儿”。
20多年前,西湖拆掉围墙,取消门票,曾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免费”模式,还湖于民,把西湖从“园中湖”变成“城中湖”,没有将目光局限于景区的“小账”,更着眼于民生幸福、城市发展、经济增长的“大账”。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向世界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杭州,正是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廓清了保护与发展的思想迷雾,在城市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始终以民生为本,开创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考察时指出,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西湖是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样本。西湖保护开放与城市协调发展齐头并进,杭州的魅力不仅在于美景和现代化,更在于这座城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观。
西湖正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注入绿色能量。
西湖的未来,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把城市融入自然,用西湖的秀丽渲染杭城的底色,让市民游客在湖光山色之间感受到满满的幸福,也许这就是杭州最普惠的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