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著名的批判主义作家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见下图),他的代表作《钦差大臣》(见下图)发表于1836年,是一部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讽刺戏剧。果戈理对沙皇政府专制的统治毫不畏惧,他用极其犀利的笔锋,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十九世纪沙皇政府的腐朽统治,以及官僚机构的腐败与丑恶的原型。

果戈理画像

《钦差大臣》封面

《钦差大臣》中的人物

《钦差大臣》电影海报 1952年

《钦差大臣》创作的前一年(1835年),果戈理探望俄国著名作家、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见下图)时,普希金向果戈理讲述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他路过奥伦堡(俄国的一个州)的一个小县城时,县长得知普希金来自圣彼得堡,误认为是沙皇派来的钦差,因此对他阿谀奉承甚至还企图向其行贿,但普希金反复声明自己不是“钦差大臣”时,县长听到后态度立即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又摆出了另一幅嘴脸。此外果戈理曾在圣彼得堡担任过两年的公务员,他深刻体会到官僚机构的腐败与黑暗。于是果戈理有感而发,于同年底写下了著名的讽刺戏剧《钦差大臣》。

普希金画像

小说《钦差大臣》的主人公赫列斯达可夫(见下图),是一位来自圣彼得堡的十二品小文官,他也是一位地道的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在辞职返乡途中,途径外省的一座小城市时,赫列斯达可夫与人赌博后不仅输光了所有盘缠,还在该城市的旅店里欠下一大笔住宿费、伙食费而被迫滞留。赫列斯达可夫正在一筹莫展见下图)、不知所措时,他的命运却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生了惊人的逆转。

赫列斯达可夫(话剧)

旅馆中的赫列斯达可夫(话剧)

一筹莫展的赫列斯达可夫(话剧)

当地的市长安东·安东诺维奇得知钦差大臣要来该城市微服私访时,引起了市长的高度重视。他平日贪赃枉法、作恶多端,但得知钦差大臣即将到访的消息后,市长坐立不安、百般恐惧,生怕自己恶贯满盈的行为被钦差大臣发现,于是惊慌失措的市长立即召集领导班子开了紧急会议见下图),共同研究和商量下一步的对策。参加会议的成员有慈善医院院长、邮政局长、督学、法院院长、警察局长等官员。

市长安东·安东诺维奇(话剧)

正在召开的紧急会议(影视作品)

会议上以市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每个人都显得格外焦虑,好像他们随时要成为被双规或逮捕的对象。这也为他们接下来上当受骗、闹出种种荒唐的笑话做了有力的铺垫。与此同时该城市的两位乡绅前来向市长报告(见下图):“当地旅馆住着一位的青年(赫列斯达可夫),他有着不错的外表和衣着,吃住等一切费用全部赊账。“市长听到后万分紧张, 误认为钦差大臣已经到来,于是他临时抱佛脚,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做出了 “井井有条”的安排:改善福利院、学校、法院和市容的面貌,此外市长还要求邮政局长及时”截留“举报信件。安排完各项事宜后,市长二话不说决定亲自率领他的领导班子去旅馆拜见“钦差大臣”。

乡绅向市长报告(影视作品)

在旅馆拜见“钦差大臣”(话剧)

市长见到赫列斯达可夫后其态度表现得毕恭毕敬、诚惶诚恐,他得知赫列斯达可夫缺钱时马上送上了一沓钞票(见下图),市长认为这是向上级表忠心的大好机会。此外他为了讨好上司还邀请赫列斯达可夫前往市长官邸下榻。离开旅馆后市长为了彰显自己的政绩工程“,特地安排了赫列斯达可夫到福利院去视察指导工作,此外市长还在福利院安排了丰盛的公务宴请,款待所谓的“钦差大臣”。此时酒足饭饱的赫列斯达可夫摆出了“高官”派头,开始了他的邪恶疯狂的诈骗行为。

市长给赫列斯达可夫送钱(话剧)

主人公赫列斯达可夫抵达市长官邸后(见下图),在各级官吏的前呼后拥、众星捧月的状态下变得志得意满、盛气凌人,赫列斯达可夫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开始夸夸奇谈(见下图)、海阔天空的吹嘘。他越说越兴奋,言谈话语也愈加狂妄,连主人公自己也陶醉在其中而不能自拔。即使赫列斯达可夫吹嘘时漏洞百出,但以市长为首的各级官员依旧深信不疑,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平时贪赃枉法、压榨百姓,作恶多端,因此遇到微服私访的 “钦差大臣”时表现出极度的恐惧与不安,此外他们还对权势和地位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不顾一切的巴结、讨好和迎合到访的上司。

赫列斯达可夫在市长官邸(话剧)

夸夸奇谈的赫列斯达可夫(话剧)

夸夸奇谈的赫列斯达可夫(话剧)

赫列斯达可夫在市长官邸(话剧)

主人公赫列斯达可夫以“高富帅”的形象,公开向市长的女儿“求婚”(见下图),市长得知后受宠若惊、异常兴奋,他认为自己不仅可以度过“上级审查”的难关,甚至还做起了升官发财的美梦,于是市长欣然地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赫列斯达可夫(见下图)。与此同时当地的各部门官员源源不断地为赫列斯达可夫送钱(见下图),他们试图保住自己的官位,对钦差大臣行贿拉拢,官员们甚至还幻想着“钦差大臣”能在日后为其提拔重用。此外送钱的人还有长期受市长欺压的当地商人,他们希望到访的“钦差大臣”为其主持公道。无论官员还是商人送给赫列斯达可夫的现金都在三百卢布以上,对于送钱少的其他来访者,赫列斯达可夫态度表现的格外冷淡,至于没有送钱的来访者,赫列斯达可夫干脆代答不理且态度极不耐烦。

赫列斯达可夫向市长女儿求婚

赫列斯达可夫与市长女儿订婚(影视作品)

赫列斯达可夫与市长女儿接吻(影视作品)

赫列斯达可夫送钱的官员

赫列斯达可夫害怕真相暴露,借口其伯父家有事而决定逃离。在临走之前赫列斯达可夫又向自己的“准岳父“借去了四百卢布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去。与此同时市长女儿与钦差大臣订婚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的名士得知市长的女儿与钦差大臣订婚后,都前往市长官邸表示祝贺。与此同时一贯喜欢偷拆他人信件的邮政局长悄悄拆开了赫列斯达可夫的信件,这封信是得意洋洋的赫列斯达可夫在逃走前,迫不及待地把这次诈骗经历写给圣彼得堡的一位朋友,邮政局长从信中才得知赫列斯达可夫是个冒牌的假钦差­——一个地道的诈骗犯。

话剧《钦差大臣》

话剧《钦差大臣》

邮政局长把假钦差的事情报告给市长后,市长听到后懊悔不已,该事件公布于众后(见下图),在场的所有人员都大为惊叹。此时此刻真正的钦差大臣到来了,所有在场的人员不知所措,一个个呆若木鸡似的站在原地,在全体“哑场”(见下图)的气氛中使喜剧最终谢幕。这是果戈理在作品中的点睛之笔,所以故事的结尾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和思索的空间:例如以市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接下来是如何拜见钦差,等待他们的最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他们平日贪赃枉法、作恶多端是否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呢?总之故事的结尾留给读者一个耐人寻味、回味无穷的悬念。

钦差的事件被公布于众(话剧)

全体“哑场”(影视作品)

举报/反馈

探索历史的细节

2322获赞 763粉丝
文史知识浅谈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