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乘坐公共交通、阅读电子书等日常活动,可以节能减碳、保护环境。但你知道吗?这些低碳行为也可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近日,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的“2023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2023MIECF)就首次引入“碳普惠”元素,推出“MIECF×澳门碳普惠”活动。公众通过微信登录“澳门碳普惠”小程序,完成碳减排任务后将获得“碳积分”,并可兑换奖品,借此鼓励更多公众加入减碳行列。记者在大会现场发现,多个展区和主题演讲都反映出,碳普惠正在泛珠区域加速落地。
“澳门碳普惠”小程序页面
碳行为可记账变现
泛珠各方积极探索碳普惠机制
碳普惠是一种将企业与公众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记录,并通过交易变现、政策支持、市场化奖励等一定规则渠道,实现其低碳减排价值的方式。
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绿普惠创始人陶岚在2023年MIECF上表示,国际国内众多的实践标志碳普惠机制已从社会呼吁、城市实践上升成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泛珠三角各省区积极“试水”碳普惠机制,积累了一批经验成效。今年8月,海南出台《海南省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重点鼓励新能源汽车行驶、禁塑等低碳场景创建,鼓励开发海洋碳汇、林业碳汇等碳普惠方法,提供更多蓝碳、绿碳产品。
同月,四川正式上线全国首个将碳普惠机制融入环境司法的应用平台——“四川法院(熊猫)司法碳普惠平台”,平台包含碳汇司法、碳普惠司法激励、近零碳场景建设及打卡、双碳知识推广、碳盘查、个人自愿减排等功能模块,通过碳普惠机制激励和约束诉讼活动的相关当事人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江西抚州市创新推行“绿宝”碳普惠制公共服务平台,推广至全省并建立全国首个公共机构低碳积分制平台(绿宝碳汇)。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人数155万人,累计开展会议碳中和3666次,中和碳排放9815吨。
深圳通“全民碳路”碳普惠于日前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前三日累计成交量38340吨,累计成交额约141.02万元。
云南则建立碳积分、碳账户等碳普惠机制,开展“绿色商场”创建,目前全省已有21家绿色商场,为公众实施绿色消费、推广碳普惠提供基础场景和平台。
此外,福建、广西、贵州等地也正在加快探索碳普惠机制建设。这种有效实现碳中和的消费端减排机制,逐渐成为泛珠各方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新途径。
“澳门经验”激发新契合点
碳普惠场景跨区域融合未来可期
澳门会展行业发达,平均每年举行展览会、演唱会等多达1500场,吸引了每年近4千万内地旅客赴澳消费,日均旅客量高达9万人次。数量庞大的游客,在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促使澳门向绿色发展转型,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泛珠(大湾区)城市会展联盟主席李霞辉指出,澳门绿色会展行业一直走在前列,为大湾区、泛珠城市乃至全国城市会展绿色低碳发展作突出贡献,发挥示范标杆作用。
今年5月,澳门碳普惠正式启动并签署加入中国九地区碳普惠共同机制,助推泛珠区域碳普惠机制互联互通。
就在8月9日,澳门低碳发展协会与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联合签署《大湾区碳普惠平台建设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一系列线上合作活动,提供更多丰富的低碳场景,推动大湾区碳普惠一体化建设。
“我们希望,通过澳门碳普惠吸引内地的旅客来澳消费,同时引导两地市民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以往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推动绿色旅游发展。”澳门低碳发展协会理事长梁嘉豪介绍。
澳门低碳发展协会理事长梁嘉豪向观众介绍粤港澳三地加强碳普惠平台共建合作成果。(图片来源:陈静/摄)
据了解,大湾区碳普惠平台建设工作将实现“积分互通,共享权益”,比如两地市民可凭低碳积分,在双方碳普惠平台上兑换粤澳两地的酒店住宿、门票、餐饮消费等特色旅游产品。“碳普惠的核心是‘普惠’,市民看见了自己的减碳行动有益处,也确实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好的效果,会更加有意愿自发地将低碳生活进行下去。”梁嘉豪表示。
在2023MIECF举行期间,大湾区碳普惠平台还推出了绿色低碳游澳门的经典路线,为游客推荐绿色健康的低碳旅行方式。未来还将结合更多广东内地大型综合度假村及旅游相关产业,推出系列绿色联城产品。
“我们与成都等泛珠其他城市也在洽谈合作意向,希望能以大湾区碳普惠平台为第一步,将跨区域的碳普惠案例推广至更多内地城市,促进泛珠内的绿色旅游转型。”梁嘉豪说。
陶岚认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碳普惠平台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为下一步体系化、标准化、平台化的方式发展碳普惠机制做了重要探索,希望澳门通过碳普惠机制与大湾区及中国内地更多碳普惠平台建设打通,实现联动,通过碳普惠机制增加区域融合。
策划:门丽丽 陈静
统筹:陈静
文字:陈静 黎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