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帝记卷三:辛亥,发河南诸 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是说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即隋炀帝登基三个月之后,就宣布征调河南各郡的男女民工一百余万人,开挖通济渠,从西苑引谷水、洛水通向黄河,从板渚引黄河水通向淮河。
大业元年隋炀帝在开挖通济渠的同时,还着手营建东都洛阳,建洛仓储粮。三大工程都是围绕一个主要目的:解决关中与京都长安的粮荒问题。
一、炀帝在开挖通济渠的原因
关中缺粮由来已久,如《汉书·食货志》有“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魏书》更有“京师民饥,听出山东就食”;隋自开皇初起,关中人口愈来愈多,都城为人口集中地区,粮荒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文帝命开通济渠从山东等地调粮,但因黄河段运输能力受限,京都长安的缺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隋书》帝记:开皇四年( 584年)九月,因“关内饥”,隋文帝“驾幸洛阳”,至次年四月才回长安。“十四年,关中大旱,人饥。上幸洛阳。”十五年“尝遇关中饥,……,关中户口就食洛阳者”。关中大饥,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与关中饥民,去洛阳讨饭,可见缺粮之严重。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迁都洛阳,开挖运河,从江淮和江南调粮以解决吃饭问题,也就成了隋炀帝登基后要做的头等大事。
大业元年,因隋文帝对外北征服突厥,消弭边患;对内平北齐,灭南陈,一统天下;又实行如轻徭薄赋、鼓励农桑、改革政治、躬履俭素而使国力昌盛。为隋炀帝实施大型工程奠定了基础。
二、开挖通济渠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开挖通济渠,五个多月后工程即告竣工。同年,“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注:《资治通鉴·隋纪四》卷一八零。】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又征伐淮南民夫十多万人开通邗沟,引长江水经扬子(今江苏仪征县)到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与淮水通,通济渠连通邗沟,全长一千多公里,成为沟通黄河、淮河、长江的重要通道。
通济渠和邗沟的开通,使得南方出产的粮食源源不断地供应到洛阳等重要城市,对全国的经济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通济渠不单是南北水道运输网,还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灌溉系统,河沿岸的良田,得到了灌溉和开垦,粮食产量逐年提高。《隋书》《资治通鉴》等史料中描述当时富庶景象的地方都颇多,例如“国家盈富”“库藏皆满” 、“京师努屋既充,积于廊庞之下”等等。可见,当时国家之殷富的状况。
粮食产量的提高带来的是人口的增长,《资治通鉴.隋纪》“大业五年己巳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余户。……隋朝之盛,极于此矣。”大业五年的户口数已从隋初的四百万户激增到八百九十万余户。此时已达隋朝最鼎盛的时期。
通济渠和邗沟的开通,使得隋朝经济有了新的支撑。河沿线成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两岸城镇如开封、扬州等迅速兴起。就是那被认为劳民伤财的四十余所离宫,也派上了用场。一所离宫就是一座码头,就是一座新的城镇。今天,中国地图上的很多城镇都是得惠于此河的哺育发展起来的。这些沿河城市由河而兴,由河而盛。
三、通济渠——利在千秋的工程
通济渠在整个大运河系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可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隋朝便灭亡了。隋炀帝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开元之治和宋代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唐、宋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
据《权载之文集》载:唐王朝“赋取所资,漕运所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唐王朝建都长安,但大批生活、军需物资仍由江淮地区供给,这些物资都要由汴河运送至黄河,再转入永济渠。此时的通济渠(唐时称汴河),关系着江淮租赋能否送达中央,亦关系到唐王朝的经济来源是否有保障。
北宋王朝建都于开封,汴河及大运河的漕运交通之利实为决定性的作用。《宋史.食货上三》载:“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史载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汴河漕运粮食竟达八百万石,为北宋时期漕运的最高纪录。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和后来的整个大运河工程,史实证明是一项利在当时,功在千秋的事业,隋的败亡,不是因河而累,历史应当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