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七城市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繁琐,但是在一些传统家庭中仍然保留着这一习俗。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但是,对于那些注重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做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
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更加重视这个习俗。人们认为这些传统文化是他们的精神财富,他们在做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力求做到完美。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做七都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祭奠习俗之一,据说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人死后灵魂并没有离开,而是在世间游荡,需要家人的祭祀才能得到安宁。因此,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以期安抚逝者的灵魂,使其得到超度和安息。
做七习俗有许多讲究,其中包括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和断七等。头七是指逝者去世的第七天,认为这一天是逝者灵魂离开后的第一次回归,需要家人的祭祀来迎接其回归。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和断七则分别是指逝者去世后的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和第七周,每一次都需要家人进行祭祀。断七则是指逝者去世后的第四十九天,认为这一天是逝者灵魂彻底离开世间的日子,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祭祀。
虽然做七习俗并非儒家传统丧葬礼俗的一部分,但是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至今对做七习俗的来源及信仰内涵等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是这一习俗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已经深深扎根,成为了人们祭奠逝者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