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曾经显赫一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是七巧板游戏的狂热爱好者。在公元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中非常偏远的岛屿——圣赫勒拿岛。在收拾随身物品时他特地带上了一副经常玩的七巧板,在被幽禁的黯淡岁月里,七巧板陪他度过了被流放的余生。
不仅皇帝拿破仑对七巧板游戏如此着迷,就连普通百姓也如此。图1描绘的便是夫妻俩为了拼七巧板而绞尽脑汁。图中的家里乱成一团,挂钟显示的是5点,摇篮里的孩子饿得直哭,猫已经困得睡着了,可想而知夫妻俩整夜未睡还在拼七巧板。
从这张图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叫“痴迷”和“着魔”。图中的妻子被七巧板折磨得眉头紧皱,而戴着睡帽的丈夫终于拼出了答案,他激动地推了推妻子并说道:“快看,我拼出来了!”可见,七巧板在当时是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智力玩具。
七巧板,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由古至今,七巧板经历了很多次演变,最后变成了图2中的模样。它由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板(两块小等腰直角三角形板、一块中等腰直角三角形板和两块大等腰直角三角形板)、一块正方形板和一块平行四边形板组成。
如图2所示,这七块板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正方形。用七巧板拼图的要求是:必须把七块板都用上;每块板都必须平面放置,且“角边相接”或“边边相接”,不能重叠或相离。每块板的正反面均可使用,所拼图形叫做七巧图(图3所示即为一种七巧图)。
那么七巧板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怎么流传到欧洲的呢?
关于它的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有如下一段简短的介绍:
七巧板由宋代的燕(宴)几图演变而来……黄伯思撰有《燕几图》,记述较详。明代严澄著有《蝶几谱》,他将宋代方形的宴几改为三角形,用13张三角形的宴几合为蝶翅形,称为蝶翅几,也可拼出各种图形。清初始有七巧板,成为游戏器具。嘉庆年间(1796~1820),养拙居士著有《七巧图》刊行于世,使七巧板广为流传。
七巧板的发明者已无法考究。现有的资料表明,七巧板的发展演变可以简单概括为:从宋代的燕几到明代的蝶翅几,再到清代的七巧板。
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七巧板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在清代的民间,七巧板已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在《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后立刻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有些痴迷的外国友人为了七巧板废寝忘食,称它为“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2.1宋代黄伯思的燕几
古时候“燕”与“宴”相通,因此所谓“燕几”也就是“宴几”,即宴请宾客的案几,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饭桌。燕几由黄伯思首创。黄伯思(1079~1118),北宋邵武(今属福建省)人,字长睿,别字霄宾,又号云林子。
据说,黄伯思在当时是一位大书法家如图4所示,他设计的燕几由6件桌面为长方形的案儿组成,6件案几可分可合。黄伯思称这套案几“纵横离合变态无穷”,设宴招待宾客时,可视人数的多少和菜肴的数量而摆设案几。因以六为度,故取名“骰了桌”。大家都很赞叹他的巧思。
一次,一位叫宣谷卿的朋友看见这套案几,非常喜欢,但觉得六张桌子不够实用,又增加了一张小几,即包括两张大桌、两张中桌和三张小桌,改名为“七星桌”,宾客来坐无不惬意。
从黄伯思的自序中得知,《燕几图》成书于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序中又言:“燕衍之余,以展经史,陈古玩。”
从这些字里行间可知,黄伯思也是一位文人雅士。在《燕几图》中,案几的设计原理是,以一尺七寸五分的正方形为基础,形成三种长方形的桌面:大桌面共有两张,每张七尺(即1.75尺×4),可围坐四人;中桌面共有两张,每张五尺二寸五分(即1.75尺×3),可围坐三人;小桌面共有三张,每张三尺五寸(即1.75尺×2),可围坐二人。黄伯思将以上尺寸的案几排列组合成种种不同的形状,因体定名,因名取义,共有20体、40名。
2.2明代严澄的蝶翅几
黄伯思的燕几中只有长方形桌面,虽然可以拼出多种巧妙的图形来,毕竟变化有限。到了明代,严澄对其进行改进,发明了蝶翅几。
蝶翅几抛弃了长方形的桌面基本形态,其桌面形态由非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三角形构成。每套蝶翅几多至13件(如图5-1、5-2、5-3所示),不仅能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还可以拼成菱形、马蹄形、S形及其他各种复杂的形状。蝶翅几虽是严澄发明的,但流传于世的《蝶几谱》却是由明朝的戈灿编著的。
2.3七巧板的问世与流传
在《燕几图》和《蝶几谱》的基础上,有了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组合之后,七巧板问世了。七巧板不是作为宴会时用的案几,而是作为智力玩具出现的。虽然七巧板问世的年代与发明人难以考证,但据现有的资料可知,清初已有七巧板是毫无疑问的。七巧板在出现之初是专供达官贵人消遣用的,平常百姓不能拥有。那么七巧板是如何传到海外的呢?
据史料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初期,七巧板最早传到了日本,日本天保十年(1839年),就有我国名为《七巧图合璧》(如图6-1、6-2所示)的翻刻本在日本民间行销。
大约在19世纪初,七巧板传到了欧洲。1805年,欧洲出版了《中国儿童七巧图》,其中有24幅七巧图,并附有一套木制七巧板。从此七巧板在欧美广为流传。1813年,荷兰出版了《七巧图合璧》,随后,美、德、英、法、意、奥等国也相继翻译出版了关于我国七巧板智慧游戏的书籍。1864年,英国出版的《韦氏大辞典》对七巧板作了介绍,并将“唐图”这个漂亮的名字确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