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散剂是中药的一种传统剂型,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市场上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各种现代化剂型发展较快,而散剂面临临床应用减少的现状,但事实上散剂具有其独特的应用特色,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既可直接调服又可煎煮服用。
中药散剂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有记载“燔白鷄毛及人鬓,冶各等,百草末八灰,治而……”。此中医药古籍现留存有170个处方,涉及剂型15种,其中散剂多达31个处方,数量甚多。
前秦时期,《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散剂有泽泻散和左角发酒2个方剂,服用方式均为研末饮服。后有《神农本草经》中关于剂型的归纳就提及到了散剂“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散剂与丸剂和水煎汤剂均为中药传统剂型。
汉代时期,《伤寒杂病论》中有记载“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散逐邪风湿痹”,说明散剂可用于妇科、儿科、伤寒、外科等众多病症。东晋时期的《肘后备急方》中有记载各种剂型20余种,而散剂涉及的方剂数量也较多,主要通过内服用于治疗疾危病症。
南北朝至唐代时期,是散剂快速发展的时期。《雷公炮炙论》记载有“细或捣细,以便于煮散”。陶宏景《名医别录》“凡丸散药,先细切曝燥乃捣之”。孙思邈《千金方》的七星散、桑螵蛸散,王焘《外台秘要》的牡丹皮散等,至今仍在临床上使用。
宋代时期,散剂达到鼎峰时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共收载了788 个方剂,其中散剂多达229 个,约占总处方数量的三分之一,散剂的应用在宋代达到鼎盛水平。宋代及其之后的中医古籍中,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济生方》等均可见大量散剂的记载。
金元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散剂名方,如防风通圣散,此方为治疗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的要方,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有汗不伤表、下不伤里的特点;又如朱丹溪的玉屏风散,本方用于表虚自汗证,临床应用以自汗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为辨证要点。
明代时期,《普济方》中记载的散剂处方如百草霜散、茯神散、芎附散、金鞭散等以及《证治准绳》中的鸡鸣散。
清代时期,散剂更重视外治,如《医宗金鉴》以及程国彭《医学心悟》中的止嗽散等,一直沿用至今。
散剂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明确了散剂可分为口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
口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稀释液或者其他液体中服用,也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的散剂也可称为撒布剂或撒粉。
而中药散剂又包括吞散剂和煮散剂,吞散剂系指直接吞服的散剂,药材用量多在 6 g以内,属固体制剂;煮散剂是将药材粗粉与水一同煎煮并去渣取汁服用,属液体制剂,与汤剂形式相近,药材用量一般多在6~30 g。
煮散剂在宋代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各种医书古籍中的处方都大量采用了煮散,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汤剂的使用。吞散剂与煮散剂在用药上具有差异性,吞散剂中多含有不宜煎煮的矿物药如朱砂、雄黄等,如镇惊散就以“朱砂(研细入)、牛黄”二药研末吞服;煮散剂则以草本药物为主。此外,吞散剂在宋元明清之间具有继承性,即理气药如木香、陈皮等,这种用药习惯与吞散剂的治法和所主病证具有一致性。
散剂具有起效快、吸收度高、剂量增减方便的优势。散剂药物粉碎后表面积较大,容易分散,因而起效也较快,但散剂的化学性能不太稳定,容易出现变质现象,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要求严格。中医外科中的掺药就是将少量散剂药粉放在膏药的中间,外敷在肿疡上,治疗体表局部病变,如生肌散、金黄散等。民间对于散剂多是急症实证用之,缓图将养亦用之,内服外用,可谓药到病除。
中药散剂拥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溯源,通过数千年的中医古籍等历史文献的记载以及现代医疗的实践,中药散剂仍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经济和临床优势,从古籍记载的古方、验方、名方中深入发掘其临床应用,对疗效确切的散剂处方可以传承与创新兼顾,进一步发挥这一中药传统剂型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后续将围绕散剂的临床应用和制法工艺进一步开展讨论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