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巴克图,又译为“丁布各都”,现名通布图(Tombouctou),位于沙漠中心一个 叫做“尼日尔河之岸”(“Boucle du Niger”)的地方,距尼日尔河7公里,坐落在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地通道的交汇处,为1087年(另一资料:1100年)图阿雷格人所建。图阿雷格人是非洲著名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为了寻找水源,他们赶着牛羊、带着骆驼,驮着帐篷和其他生活用品,常年往返于阿鲁万纳和尼日尔河沿岸之间。据传说,当年图阿雷格人每逢旱季,他们南下来到廷巴克图所在地的一口水井旁,围着水井安营扎寨,雨季时便留下多余物品返回北方。这口水井由一名叫布克图的老妇人看守,他们每次南下都说去“廷—布克图”,意为“布克图之地”,后来建立的城镇也称之为“廷—布克图”,廷巴克图便是从“廷—布克图”演化而来的。图阿雷格人的这口水井迄今依然保留着,供游人观赏,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
廷巴克图是声名显赫的科兰尼克•桑科雷大学的所在地,在15-16世纪成为了精神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198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 (II)、(IV)、(V) ,廷巴克图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津加里贝尔、桑科尔和西迪.牙希亚这三座雄伟的清真寺反映了廷巴克图的黄金年代。尽管这些建筑在16世纪被修复,但是今天它们仍然受到风沙侵蚀的威胁。由于风沙侵蚀的威胁,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14届会议上把廷巴克图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为了抵御这些最严重的危险,一项保护世界财产的计划已经启动,包括修固津加里贝尔清真寺和雨水排放系统的改建。
廷巴克图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它享有“苏丹的珍珠”、“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王”之美称,是马里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古城。此外,它还以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而闻名于世。
公元13世纪,随着以尼日尔河为经济中心的马里帝国的崛起,廷巴克图日渐重要。由于它与杰姆之间发展的食盐、谷粮和黄金贸易,其商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军事作用。它不仅接纳了许多从撒哈拉沙漠边界城镇逃出来的外国商人,而且吸引了众多伊斯兰学者。所有这些人为廷巴克图的发展及其包括贡达姆等邻近地区的确立作出了贡献。
历史名城廷巴克图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都市,修建了防卫城墙和清真寺。此时的廷巴克图在曼丁哥帝国的统治下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结构的基本布局就在那个时候确定下来。在阿斯吉亚王朝(1493年至1591年)时期,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城市建设密集发展。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纷纷到这里讲学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这里大显身手,使这座城市声威远震,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学术研究地之一。
公元16世纪末期,摩洛哥人侵占,城市遭到破坏,开始衰落。法国殖民者于1893年占领此地后,廷巴克图更加衰落破败,而且从此一蹶不起。今天的廷巴克图,是在马里独立后得到建设和发展的,是马里最北部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通布图区(全国八大行政区之一)首府。
这里的建筑是伊斯兰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穆萨清真寺了。这个出名的伊斯兰建筑群在1325年创建,经过了几次扩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这座清真寺由2座宣礼塔和3座内院共同组成,2座宣礼塔中较高的那座是市内最高的建筑。市区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创建于14世纪的斯科尔清真寺。在寺中耸立着一座装饰精巧的宣礼塔。16世纪,伊斯兰教学者都在寺中那方形的祈祷大厅里深造、论道。
廷巴克图的清真寺以及圣地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伊斯兰教在非洲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6世纪由班迪亚拉基拉修复的廷巴克图三大清真寺是阿士基亚王朝末期廷巴克图作为首府达到黄金时代的见证。廷巴克图清真寺向世人解说了传统的建筑艺术。
廷巴克图的清真寺以及圣地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伊斯兰教在非洲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些建筑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影响下极易破坏。
(1) 津加里贝尔清真寺
津加里贝尔清真寺的金字塔状平头光塔在通布图市区以外也清晰可见,是津加里贝尔清真寺一道耀眼的景观。建于公元1325年曼丁哥王朝统治时期的津加里贝尔清真寺整体厚重,但其拱廊使这一感觉有所缓解。
(2)桑科尔
建于15世纪的桑科尔清真寺曾经是马里历史上学术组织Timbuktu的中心,在周围的泥巴墙的反衬下显得十分突出。
(3)西迪.牙希亚
廷巴克图这座被誉为“黑非洲保护最完美的古城”,但其付出的物质投入实在有限,为什么许多坚固的石头、木头建筑早就毁灭,而泥土造就的廷巴克图却完好保留至今?
廷巴克图全盛时期有20万以上人口,如今则不过2万,但古城始终是“活体”:津加里贝尔清真寺从诞生至今一直在使用,据说没有一天“歇业”,而拥有学生宿舍几百间、当年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桑科尔清真寺大学,如今虽不复昔日“天下学问皆出于此”的气魄,却依然坚持开门办学,继续沐浴着人间香火。这使得古迹成为当地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我去时,适逢下午,夕阳下,许多布满木头“钉子”的外墙闪着金光,一些当地人手提泥浆桶,不紧不慢地站在“钉子”上修修补补。据当地朋友介绍,这样的场面
人们几乎每天都能在古城某个角落见到,一些当地人手提泥浆桶,不紧不慢地站在外墙的“钉子”上修修补补,因为他们补的不是文物,而是自己的家,自己的活动场所。很显然,这种独特的安排,极大节约了文物保护的成本。
如今,大量游客的涌入不可避免,而旅游收入也的确不可或缺,古城僻处撒哈拉沙漠深处,如何才能兼顾旅游和古城保护?
对于一些标志性建筑,当地文管部门既没有一味关门保护,也没有“整旧如新”或过度放纵旅游开发,而是采取“顺势而为”的方法区别对待:津加里贝尔清真寺号称“神秘清真寺”,历史上从无非穆斯林入内,且至今仍在使用,因此继续“关门”,游客只能在外墙留影,这固然有些扫兴,却也吊起了游客的胃口;桑科尔既是清真寺,也是著名的古代高等学府,向来有开门办学、男女不忌的传统,因此对所有游客敞开大门,让人们面对鳞次栉比却空空荡荡的学生宿舍、传闻藏有宝藏的图书馆,大发怀古之思。当地朋友认为,这种做法还有助于让游客产生对这座古城的“敬畏”,从而自觉加入爱惜古城的行列。
廷巴克图只有一座小型机场,通航的只有一个马里本国的小型航空公司,主要航线只有一条:连接廷巴克图和首都巴马科。之所以一直不扩建机场、增加运能,不完全是因为没钱(以廷巴克图的鼎鼎大名,想融资还是做得到的),而是为了便于控制每年访问廷巴克图的人流量。在巴马科“达巴纳里”大市场,有个“旅游一条街”,几乎所有承办廷巴克图旅游的旅行社都在那里开业,据介绍,每年去廷巴克图的游客总数是有控制的,而且6-9月控制严,12月至来年4月较宽松,这可不是为了迁就西方游客的假日方便,而主要是出于保护古城的需要:6-9月是廷巴克图的雨季,黄泥砌成的各种古建处于最脆弱状态,经不起大量游客的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