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爱德华 · 希尔斯在《论传统》中论及“真正的传统”时指出:“原始经文和对其所做的诠释都是传统。……这种‘传统’就是对经文累积起来的理解;没有诠释,经文将只是一种物件。经文的神圣性使其与众不同,但若没有诠释,经文便毫无意义。”经典和对经典的诠释 延续着传统,形成“真正的传统”的双重结构。
在20世纪大量经典“诠释”,经典“常谈”的著作中,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就是这样一部特色鲜明、引人入胜、充满学术活力的著作
《经典常谈》第八章《战国策》内容要点梳理:
发展由来:
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
艺术特色:
①文辞妙绝。把策士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都传达了出来,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入扣,千载如生。读来如闻其语,如见其人。
②所记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公元前403—前202年),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政治、军事和外交。
1、在政治方面,它涉及国家的政治体制、机构完善、社会统一和纷争消除等问题;2、在军事方面,它包括军队的组建、组织、战术、御敌技巧、抗战胜算等;
3、在外交方面,它涉及对边国之间的影响、攻略对策、和谈战略、社交策略等。
4、此外,《战国策》还记载了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诸侯、国君的活动和说辞,以及他们相互辩论驳讦时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军事见解,所提出的各种斗争策略。
我们通常认为《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所编,实际上,这是一本收录战国策士说辞的书,并非一人所做,刘向编撰后,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才将其定名为《战国策》。
本篇作者先是花大笔力介绍了战国时期历史背景,烘托出策士的重要性,所以才有后人将其说辞编撰,通过这些说辞,也能体现当时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而其语言生动,富于文采,又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战国策》又被认为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古典史书。
在“《战国策》第八”一章,我们来到的是诸侯征战、谋士纵横的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与君主争权。到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战争吞并更不休止。
在这长期的混乱中,有的贵族做了国君,没有了世袭的大臣,他们便竭力招揽有才之人,其中最高的就是说客,游说之士。不分身份贵贱,只要你能以口舌排难解纷,甚至可取卿相。
《战国策》正是记载这些策士说辞的书。
到这你要问了:这都是些怎样的人?游说君主又是一件怎样的差事呢?
朱先生又为我们引荐了两位名气不小的谋士——苏秦和张仪。苏秦是主张联合抗秦的“合纵派”代表,张仪则是主张联合亲秦的“连横派”代表。
这苏秦原是连横派,但始终不受秦惠王待见,便回家悬梁刺股,发奋读书,待重新出山时,调转枪头,成功游说六国合纵,变得有钱有势,衣锦还乡,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亲戚朋友甚至趴在地上谢罪。
张仪与苏秦的经历也差不多,穷困时期被冤枉为窃贼,绑起来打了几百下也不认,只好放了他。
回到家中,只问了妻子一句:我舌头还在罢?后来他做了秦国的相,大大得意了一番。谋士与大臣不同,谋士是职业,谁任用他们就帮谁说话,翻覆易主更是寻常事。
他们所图的是自己的荣华富贵,没有理想,没有主张,一切只求投主上所好,但要能因人因地进言,也少不了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
是不是想知道这些人是怎么不靠数理化,一张嘴走天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改变阶级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战国策》原著分解。到此,朱先生的目的也已经圆满达成。
经典常谈战国策主要内容全文附录如下:
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这些大臣都是世袭的,他们一代一代聚财养众,明争暗夺了君主的权力,建立起自己的特殊地位。等到机会成熟,便跳起来打倒君主自己干。那时候各国差不多都起了内乱。
晋国让韩魏赵三家分了,姓姜的齐国也让姓田的大夫占了。这些,周天子只得承认了。这是封建制度崩坏的开始。那时候周室也经过了内乱,土地大半上邻国抢去,剩下的又分为东西周;东西周各有君王,彼此还争争吵吵的。这两位君王早已失去春秋时代“共主”的地位,而和列国诸侯相等了。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他们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等量齐观罢了。
秦楚两国也经过内乱,可是站住了。它们本是边远的国家,却渐渐伸张势力到中原来。内乱平后,大加整顿,努力图强,声威便更广了。还有极北的燕国,向来和中原国家少来往;这时候也有力量向南参加国际政治了。秦、楚、燕和新兴的韩、魏、赵、齐,是那时代的大国,称为“七雄”。
那些小国呢,从前可以仰仗霸主的保护,作大国的附庸;现在可不成了,只好让人家吞的吞,并的并。算只留下宋、鲁等两三国,给七雄当缓冲地带。封建制度既然在崩坏中,七雄便各成一-单位,各自争存,各自争强,国际政局比春秋时代紧张多了。
战争也比从前严重多了。列国都在自已边界上修起长城来。这时候军器进步了;从前的兵器都用铜打成,现在有用铁打成的了。战术也进步了。攻守的方法都比从前精明;从前只有兵车和步卒,现在却发展了骑兵了。这时候还有以帮人家作战为职业的人。这时候的战争,杀伤是很多的。
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可见那凶惨的情形。后人因此称这时代为战国时代。
在长期混乱之后,贵族有的做了国君,有的渐渐衰灭。这个阶级算是随着封建制度崩坏了。那时候的国君,没有了世袭的大臣,便集权专制起来。辅助他们的是一些出身贵贱不同的士人。那时候君主和大臣都竭力招揽有技能的人,甚至学鸡鸣学狗盜的也都收留着。
这是所谓“好客”“好士”的风气。其中最高的是说客,是游说之士。当时国际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战争到底是劳民伤财的,况且难得有把握;重要的还是作外交的工夫。外交办得好,只凭口舌排难解纷,可以免去战祸;就是不得不战,也可以多找一些与国,一些帮手。担负这种外交的人,便是那些策士,那些游说之士。游说之上既然这般重要,所以立谈可取卿相;只要有计谋,会辩说就成,出身的贵贱倒是不在乎的。
七雄中的秦,从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日渐强盛。到后来成了与六国对峙的局势。这时候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前一派叫“ 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一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
后世提到游说的策士,总想到这两个人,提到纵横家,也总是想到这两个人。他们]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苏秦起初也是连横派。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
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趴在地上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张仪和楚相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璧。
手下人说张仪穷而无行,一定是他偷的,绑起来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不认,只好放了他。回家,他妻子说:“唉,要不是读书游说,哪会受这场气!”他不理,只说:“看我舌头还在吧?”妻子笑道:“舌头是在的。”他说:“那就成!”后来果然做了秦国的相;苏秦死后,他也大大得意了一番。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那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上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
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这需要技巧,《韩非子.说难篇》专论这个。说得好固然可以取“金玉锦锈”和“卿相之尊”,说得不好也会招杀身之祸,利害所关如此之大, 苏秦费- -整年研究揣摩不算多。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
记载那些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名也是他提议的,但在他以前,汉初著名的说客蒯通,大约已经加以整理和润饰,所以各篇如出一手。《汉书》本传里记着他“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篇,号日《隽永》”,大约就是刘向所根据的底本了。
蒯通那支笔是很有力量的。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固然传达出来了;而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人扣,千载如生。读这部书,真是如闻其语,如见其人。汉以来批评这部书的都用儒家的眼光。
刘向的序里说战国时代“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可以代表。但他又说这些是“高才秀士”的“奇策异智”,“亦可喜,皆可观”。这便是文辞的作用了。宋代有个李文叔,也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浅
陋不足道”,但“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又道,说的还不算难,记的才真难得呢”。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四O三一前二O二),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参考资料:
雷海宗《中国通史选读》第二册(清华大学讲义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