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四部曲中,李元芳作为男二号,官职自从跟了“狄阁老”之后,可谓步步高升。从原来的“游击将军”,一路高升到“检校千牛卫中郎将”,再到“检校千牛卫大将军”。
而在剧中,也说明了李元芳这个“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的主要任务,就是作为狄仁杰的“护卫”。当然,电视剧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不然狄仁杰一个三省大佬,只负责跑腿办案,也不太可能。
那么,在历史上,唐代(武周)时期,“千牛卫”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部队?主要架构又是什么样的?千牛卫的主要职责又是什么?
一、千牛卫的由来
“千牛卫”原本是唐代府兵制下的“十六卫”之一。但是,“千牛卫”的缘起可远远比唐代“十六卫”的历史时间要长。
“千牛卫”的前身是“千牛备身”,最早起源于北魏,在北齐时代最终形成制度。此时还不称“千牛卫”,而称“千牛备身”,隶属于“左右领军府”。但是,千牛备身甫一出场,就有这“出入禁中”的职权。
这也代表着“千牛备身”与一般的军府不同。“千牛备身”属于宫廷宿卫,配制式千牛刀,更像皇家宫廷御刀仪仗队。
在北魏到隋唐时期,“千牛备身”逐渐从皇家宫廷宿卫武官,转型为仪仗队和达官子弟恩荫的“镀金场”。
在唐代确立了“南衙十六卫”府军的制度之后,正式确立了“千牛卫”这一名称。隋朝时一度改称为“左右骁卫”,以及“备身府”。
所以,“千牛卫”实际上有两支——“左千牛卫”和“右千牛卫”。“左右千牛卫”由左(右)千牛卫大将军总揽军务,每支“千牛卫”配备两名中郎将,组成基本管理单位。
每支“千牛卫”下辖千牛备身十二人,备身一百名,再加上一百五十名执杖共同组成了“左右千牛卫”的基本编员。
此外,“左右千牛卫”还与其余府卫军相同,设有长史、兵曹、录事参军和胄曹等基本文职人员,处理日常公文事务,比如:考勤、甲胄器械管理以及绩效等等。
在唐代,由于“千牛卫”的职能逐渐向“仪仗队”和“警卫团”的方向靠拢。因此,“千牛卫”的人员录取相当看重仪表和出身。所以“千牛卫”的兵源并不是各地的折冲府,而是包括:亲府、勋府和翊府在内的“五府”子弟。这些子弟家中的官爵最低从正五品起步。
比如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恩荫起步就是“太子千牛”。而李林甫其实是李唐皇室的偏房旁支。
“千牛卫”的制式甲胄和袍领十分华美,对人员的身高、面貌、出身等等要求极高。“千牛卫”的主要职责除了在宫殿宿卫之外,还有值守通传之责。然而,到了五代之后,“千牛卫”逐渐成了虚职。
因为,“牙兵”的崛起,使得五代的“军头”们更喜欢用亲随牙兵来宿卫宫殿的安全。加之在初唐时期的诸多“唐廷宫变”,“千牛卫”更像成了一支“仪仗队”。
二、“检校千牛卫大将军”
那么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当中,作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的李元芳为何不在宫中当值,而是“奉旨”在狄仁杰的身边呢?
其实,在电视剧中导演和编剧钱雁秋老师的细节做得很足。李元芳的升职路线,基本上大致符合各个职位的“历史特征”。
从“游击将军”到“检校鹰扬卫中郎将”,再到“检校千牛卫中郎将”,再升到“检校千牛卫大将军”。鹰扬卫作为十六卫之一,中郎将品秩为四品,刚好达到进入千牛卫的标准。
而且,如果李元芳的官职没有“检校”二字,那么李元芳就不再是皇帝“诏受”官员,而是三省合议之后由吏部会同兵部勘核之后予以任命。
那么李元芳不但无法陪着“狄大人”四处走,还得天天去军府“打卡上班”。上司也就不再是狄仁杰,而是“鹰扬卫”“千牛卫”的统领。
但是,有了“检校”即表示的是李元芳的待遇。李元芳的虽然作为“国佬”狄仁杰的护卫长,但是可以享受“四品中郎将”或者“大将军”的待遇,而不必实际执掌任事。
不过,这种“检校”待遇是在中唐以后才流行起来的,初唐(武周)时期的“检校”通常还带有一定的监督性质。
以李元芳的年纪和资历,无论如何也无法“检校”成一位正三品的“十六卫大将军”。所以编剧让李元芳获得这个官职,更多地是通过级别来凸显李元芳,在狄仁杰“办案小组”中的特殊地位。
比如在狄仁杰的“办案小组”里,除了一个实权威卫将军王孝杰,其他诸如曾泰等人的级别品秩都不如李元芳的高。
三、相当于现今什么官职?
其实,“千牛卫”更像现代的“仪仗队+安保人员”混合的一个综合体。在唐朝,实际上的皇城大内警卫是天子直属军队,号称“北衙禁军”,而“千牛卫”主要负责朝廷办公场所——“南衙”的安保任务。
但是,由于府军的“上番”制度,使得“千牛卫”的安保职能进一步被分给轮番入京的“十六卫”人员。
而“千牛卫”又经常成为达官勋爵子弟的“镀金”场所,因而“千牛卫”的仪仗队职责更被朝臣们看重,毕竟“千牛卫”经常在朝臣大佬和皇帝面前露脸。
所以,李元芳所担任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在品级上,可以享受“将”级以上的待遇。因为“千牛卫大将军”为十六名正三品卫军大将军之一,品级上属于顶级将领。
但是如果从职能上来看,李元芳的职责类似于现代“仪仗队”的队长,以及负责特勤工作的队长,可以享受“大校”级别的待遇。
参考资料
邓沛.释"千牛"[J].语文知识,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