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俐燃

通讯员 潘希子

“爸爸,我来给你讲这个盔甲的故事,是之前一个老爷爷告诉我的。”

“好啊,我年轻时候他也给我讲过。”

这是在湖北省博物馆一对父子的对话,他们提到的这位“爷爷”便是省博001号志愿讲解员胡昇。

胡昇是武汉市一冶机械厂的退休干部,退休后他便将精力投入到了中华文物的讲解工作中,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知识、自成一派的讲解风格,这一讲就是40余年。

近日,经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人社厅六个部门联合评选,第九届湖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发布,今年76岁的胡昇在候选名单之列。

无意间的介绍吸引大批“粉丝”

“这是省博的工作牌,这是黄鹤楼的,这个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8月5日,极目新闻记者见到胡昇时,他正对自己的工作牌如数家珍,然而记者注意到,他对一张已发黄的工作牌很是珍视,那上面赫然写着一串数字“001”,原来,这是胡昇作为讲解员的第一块工作牌。

一拿出这块工作牌,胡昇便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自己与湖北省博物馆的缘分。那是曾侯乙编钟刚展出的时候,得知消息的胡昇,立马前去参观。“一看不得了,那工艺直到现在都很难复制,当时的我只想深入揣摩。”胡昇此后便像着了迷一般,一个月至少去两三次博物馆。

胡昇义务讲解

他介绍,那时的自己虽对青铜器熟悉,但对文物背后的故事还是了解不多。为了更好地贴近文物,每天下班后,胡昇便会在家翻看历史方面的书,就在那一刻,他发现了自己的爱好。

“人们总是喜欢将喜欢的东西分享给他人,我也不例外。”胡昇告诉记者,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常带着工作伙伴去省博物馆参观。有一次,接待从外地到来的客户,对方对曾侯乙编钟十分感兴趣,这让胡昇有种遇着知音的感觉,他便绕着编钟介绍了起来,从历史故事到铸造、锻造工艺,再加以自己多年从事锻造工作的经验加持,他的身边逐渐围绕了许多人。“当时发现有人围过来,还有一路跟着的,我是又惊又喜,觉得自己得到了肯定。”

胡昇义务讲解

从那时开始,省博物馆时不时便会出现胡昇自发讲解的身影,每次讲解,他都会正装出场,“这是对文化、历史的敬畏”他这样说。

从编钟到其他文物,胡昇的讲解范围越来越广。游客们常常以为,他就是省博的专职讲解员,甚至还有人专程带着朋友来听胡昇介绍,久而久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皆已习惯了他的存在,博物馆馆长也将自己的藏书送给了胡昇。

据胡昇回忆,馆长将书递给他的同时还说了声“谢谢”,那一瞬间,胡昇突然意识到了自己讲解的意义,那就是将传统文物的魅力展现出来。“我想到,老一辈的学者也好,专家也好,他们对文物和历史的发掘不是为了将其锁在象牙塔的,他们也希望有人能将文物的美丽讲出去,我愿意做其中一员。”胡昇认为,展示传统文物的魅力,除了让无数“大家”将它们发掘出来以外,作为普通人的自己,也能通过讲解的方式将其普及给大众,让更多人体会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美与内涵。

连续讲解4小时,他总将午饭遗忘

对热爱的不遗余力,总会等到合适的机会。2007年,湖北省博物馆组建志愿讲解团队,胡昇也受邀成为其中一员,正式开始讲解之路。

“又用保温包装,是给胡老师的吧。”每当过路的人看到讲解团成员提着一个保温盒,便知道是胡昇又“废寝忘食”了。原来,自胡昇加入讲解团以来,他将大部分时间用到了讲解上,从制造技艺引历史、由地域特点到文化传承、遇外地游客侧重当地文化特征、有小孩则从故事讲起……这些都是胡昇的“拿手好戏”,而无论他用哪种方法讲解,“从一而终”一直是他的习惯。

胡昇进入社区宣传党史

“很多外地游客千里迢迢过来,时间有限,我得让大家乘兴而归啊。”胡昇介绍,自己的讲解没有固定时间段,每当看到身边围着的人,他都有“全讲完”的习惯。据他的同事们介绍,胡昇常常错过午饭点,一天连续讲解4小时已成为常态,“我们给他提前打好的饭菜,常被他‘晾凉’,但胡老师对讲解的热爱总是热的。”讲解团其他成员调侃道。

如果说参加讲解团是源于热爱,那么坚定胡昇信念的便是民族文化自信。他给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下午,胡昇正和往常一样为大家讲解编钟和青铜器,这时他注意到,有两个“背包客”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在讲解完毕后,其中一人递上了自己的名片,这人是韩国某大学的访问学者,也是一位汉学专家,他认为胡昇的讲解十分精彩,他还将讲解词一句句翻译给身边不会中文的朋友。“那一刻我的民族自豪感一下就起来了,也是那一瞬间我觉得,我要尽己所能,将中华文化推荐给更多国外友人。”胡昇说。

帮助大家“通过文物观世界”

而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之后,胡昇除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还会将国外的文化纳入学习范畴。后来的讲解中,他将同一时期的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共同讲解,以此达到让大家“通过文物观世界”的效果。“我们要让大家认识世界,也要让世界认识我们。”

胡昇讲解戴家湖公园的故事

说到这里,胡昇拿出了自己目前佩戴的工作牌,上面写着“实习志愿者”,面对记者的疑惑,胡昇表示“001号是过去,而今迈步从头越,学无止境,我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永远在‘实习’。”

据了解,除了文物讲解,胡昇多年来,坚持义务进社区、校园、企事业单位、军营,以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历史文化普及、革命传统教育、党的理论宣讲,听众超过100万人次。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湖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称号。

胡昇在翻阅书籍

在黄鹤楼,小朋友给胡昇系上红领巾

“讲解文物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爱好,更是一份责任。我始终觉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胡昇表示,“模范”二字在他心中分量很重,正如铸造青铜器一般,他首先做了尝试,这是“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日后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踏上这条路,这便是“范”,“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长此以往,中国故事一定会讲得更精彩。”胡昇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

极目新闻

2517万获赞 522.8万粉丝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