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商周时期,再到各国诸侯割据的战国时期,可所谓是战火纷飞,争斗不断。
而自战国后期,秦国横空出世,秦始皇嬴政横扫韩、赵、魏、楚、燕,大约公元前221年,王贲顺利拿下齐国,至此,实现了中原各国的大统一,秦始皇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中国的历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伴随着秦王朝的诞生,有数之不尽的杰出人物出现,其中秦王朝的丞相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臣,他为秦王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的贡献,留下很多播扬四方的故事,后世之人多知李斯。
但有一人他并没有李斯那般有名气,但为秦朝的兴起所作出的贡献与成绩,绝不在李斯之下,他便是秦朝的首位丞相王绾。
王绾
在秦朝时期,王绾是秦国四朝元老,总揽全局可谓是一代能臣。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任了首位丞相,若论深谋远虑,王绾与李斯其实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在嬴政执政的秦国,并不赡养闲人,官员各就其职,可以说秦始皇在位期间的秦朝是能者居之的朝代,没有能力和贡献的朝臣,就没有权力和地位。
王绾本人能在这样人才辈出的秦朝出任丞相,就可以看出其本身是有过人的能力。从出土的史料记载,王绾为人比较低调内敛,处理朝政更是着卓尔不群的能力,为秦朝曾作出不小的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位秦朝丞相却没有得到秦始皇嬴政的重用。
除此之外,在现有的历史资料中,王绾的资料除了关于分封和郡县制的记载外寥寥无几,而且在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描述李斯的自传,但并未为王绾立传,涉及到王绾的记述也少得之又少。
相比同时代的李斯、王翦、吕不韦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并且在后世,王绾远没有相邦吕不韦、丞相李斯名气大。
但是在史书上仅有的零星记载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王绾其人是很有政治远见的,不过在揣摩秦始皇意图方面却有缺所欠缺,在后世的史料,对王绾这位秦朝首位丞相没有过多的记载。
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王绾的政见并不符合秦始皇的心意,尤其在该如何治理统一后的天下这个核心问题上,可以说王绾的建议是和秦始皇嬴政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
王绾的执政思路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始皇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王朝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雄心的帝王,在秦王朝建立的初期,朝廷一切事物,百废待兴。
在统一之初,秦始皇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起一个尊号来彰显其前无来者之万事功业,而后秦始皇开始着手处理的便是如何稳定秦王朝的江山,将权力集中,防止地方的叛乱,而以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为首的重臣,他们必须参透秦始皇的心思,在秦始皇扫灭六国的过程中,李斯已深得秦始皇的赏识。
王绾和李斯同朝为官,但在国家治理方式上,王绾的建议和李斯的建议是背道而驰。
王绾极力主张实行古代的治国办法,王绾认为秦国刚刚扫灭六国,天下初定,各国形势不稳定,残余势力复辟暗流依旧涌动,尤其是燕国、齐国、楚国等地处偏远的领土,残留势力更是异动频繁,中央管理不便。
大秦欲安天下,王绾丞相建议陛下实行分封制,封建诸侯,稳定秦朝新立的国内形势。
但是实行分封制后,贵族功臣被封王、封侯,拥有了和陛下抗衡的军队,会出现第二个春秋战国,而且秦始皇嬴政并不是墨守成规之人,王绾的建议并不是很得秦始皇的心意。
此时,李斯却提出了与王绾背道而驰的建议,李斯建议秦始皇要想使秦帝国长治久安,必须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地方诸侯可以享受分封的待遇,但是没有封地和军权。而且必须中央集权,地方听从中央指挥。
除此之外,李斯当场一针见血的指出,自周朝以来各个国家都在实施封建制,但是此种制度有一个致命缺陷:天子和诸侯之间以血缘纽带建立起来的亲密联系必将随着王侯世袭而逐渐疏远,等到其子孙后代执掌权利的时候,由于野心的膨胀,那时候中央权力就会受到威胁,所以只有郡县制才是唯一合理的。
李斯所提出的郡县制由他本人首创,郡县制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郡里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亲自任,丞相处理行政事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司法监察,郡县制可以说是将地方权力牢牢地掌握在帝王手中的制度。
在观秦始皇嬴政本人的执政经历,他在执政前期算得上是一位仁君,当时的秦国是以儒家思想为执政理念,以儒家学者隗状、王绾为丞相。
但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王朝后,在秦始皇看来,新建立的大秦帝国以施政治民为侧重,以治权集于中央为轴心。
这才是他要想要的治国安邦之道,之前的施政方案已经不适合新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而且秦始皇觉得诸侯王的存在确实就是导致天下打仗打不停的原因。
所以秦始皇力排众议,采纳了李斯的意见,随即秦始皇嬴政让李斯起草具体的实施方案,然后在秦国加以实行。
李斯的治国理论极大巩固了皇权的地位,将秦始皇手中的权力推向了巅峰,李斯也因此不断地展露头角,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成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取代王绾成为秦帝国的新丞相。
结语
历史上关于王绾的记载寥寥无几,他的建议虽然在秦朝年间被秦始皇弃之不用,但是在汉朝初年被汉高祖刘邦采纳,刘邦对王绾建议推崇备至,认为这是建国立邦的良策,并在汉朝的朝政中贯彻实施,直到明朝初期,这一思路仍然作用于中国的封建王朝之中。
王绾为秦国做出的贡献与成绩,绝不在李斯之下,然而却由于与秦始皇的意志相违背,终归无闻于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