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农耕文化中,犁是传统农耕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犁是开垦种植、耕翻土壤等农活需要的工具。 研究和了解犁的结构形态及发展和运用历史变迁过程,可反映一定时代的农耕文化特征及农耕生产力水平。

一、犁的起源

最早的犁是石犂,始见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铜犂始见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 生铁做的犁,实物遗存发现于春秋战国时的吴越荆楚之地。 公元前206年后的西汉产生一人二头牛拉着犁耕地的模式,牛拉的犁叫牛犁

二、现代牛犁的形态结构

1950年代前,牛犁由犁架(犁体)和犁头两大部分组成; 犁架根据不同的材料可分为木犁架和铁犁架,木犁架是木质而犁头是铸铁,铁犁架的犁架和犁头都是铁件。 犁头由碜头和犁铧两部分组成; 碜头上面为平面三角形、表面光滑,下面为半圆椎体; 犁铧为曲弧形片状体、弧内面设有点状半球形突起,从而达到减少与土壤接触、减少摩擦面,犁前行时,减轻牛的用力,又可使土成片状翻落。 油泥土地区,由于土壤的耕作阻力大,一般由两头水牛拉一张犁翻土耕作,因此,犁架粗笨。 沙土地区的犁架较小巧,有的地方只用一头黄牛就可耕地。

三、犁耕的区域性差异

牛犁耕地是人与牛之间的配合田间劳作形态。 土质结构、土壤含水量、前茬作物根系及杂草多少等因素,使牛拉犁用的力不同,需要人发出不同的指令让牛安扶犁人的要求而出力,由此形成耕地文化。 牛耕地文化存在着区域间的差异性。

1、 油泥土耕作:土壤粘性强、对犁的阻力大,垦荒及耕翻板茬时,一般需两头水牛才能耕翻土壤,需要人与牛之间的配合,形成特有赶牛耕地机能。

鞭子指令。 两头牛拉犁耕地,扶犁人左肩上挂着一条长4米左右(扶犁人挥鞭伸手,鞭尖能打到牛体中部时鞭子的长),鞭根粗尖细,根部装着手掌宽木柄。 耕作前行时,两头牛耕作时,如其中一头耕牛不用力,另一头牛就会太吃力,也会不拉而停下,扶犁人根据脚下的步行速率,注视两头牛的用力疲态,右手抓住鞭柄,将鞭子甩向后方,使鞭子在身后成直线,当右膀背挥起大鞭,鞭尖部打在牛的身上,被鞭子打的牛就会协力前行,使耕地保持平稳前行。 一个常年扶着犁把的农夫,右膀力量挥起大鞭打牛时的机巧,一鞭挥起打下,能达到想要打牛身上的某一部位、重打还是轻打、鞭子打下去的力量可表示不同的目的!

吆喝指令。 正常耕作时,扶犁人常有节奏的发出吆喝声指令,不同的吆喝声,让牛感知到主人的要求:在牛耕作行走中,主人发出一声短暂的:“哗”的声音时,牛就会立即停下来; 当主人发出低沉的:“嘿… 嘿”,牛就会开始拉犁前行; 当牛耕地行到田头,主人要将拉起,一般是右手拉了拉缰绳,并同时发出亮丽的:“墒… 了…”的声音,牛就会知道扶犁人转向回头的指令意向,回到返方向的犁沟中前行。

在每年的春秋播种前,在距宅地近的田中耕耖地时,妇人在家维持家务,听到夫人在田间赶牛发出有乐节的吆喝声,成为牛郎织女艺术场景中人们追求安逸的一幕!

缰绳指令。 扶犁人拉动缰绳的力度和动频都会让牛知道主人的要求; 为了减少牛体力的过度消耗,一般两个小时要停下来让人和牛休息一会再耕。 有时土壤湿度较大,耕作时犁铧不能滑动翻土,阻力增加,有的老牛遇到这种情况会低下头用力,并转头向后看一眼主人,扶犁人一般左右摆动犁把,或用右脚踢除犁铧上的粘土,减轻阻力,达到人和牛的默契配合

2、 砂土耕作:“一耕一条线、耕后如炒面”,土壤阻力小,有的土壤只用一头耕牛拉着犁就能翻耕板茬地,有的高砂土田一头黄牛就可拉犁翻土,砂土地区耕地赶牛用的鞭子较油泥地用的牛鞭要小的多。

3耖耙模式:夏季第一次耕翻后经晒土,秋季播种前遇降雨后耖地松土灭草,冬耕风化后春季耖地,土壤阻力小,牛拉犁省力,一般耖田时的翻耕要比耕翻板茬时的速度快的多,扶犁人更省力。

四、牛犁的历史功能与变迁

从西汉(206年)时期牛犁产生,至今已近2000年,在这历史长河中,牛犁在农耕中的发展运用,形成其独特的犁作文化。

20世纪50年代,大型拖拉机的引进,开启机械耕作翻土劳作,农耕动力源进入人畜劳作与机械劳作并用时代。20世纪70年代,手扶拖拉机的少免耕栽培推广,牛犁进一步减少。21世纪初,工业化发展,机械化普及,少免耕的大面积运用,大面积耕作逐步被机械取代。不到50年时间,黄海故道农业劳作动力源由人畜力为主转变为机械半机械化为主要的劳作动力时代。

举报/反馈

农耕史解说

274获赞 73粉丝
解析黄河故道农耕文化史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